搜索到306篇“ ^1HNMR“的相关文章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氟咯草酮90d染毒大鼠尿液特征代谢物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氟咯草酮(FLC)是一种吡咯烷酮类芽前施用的选择性除草剂,用于防制多种阔叶类和禾本科杂草,常施用于向日葵、马铃薯、胡萝卜、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以防其周边杂草生长。[目的]研究农药FLC 90 d染毒大鼠尿液的代谢物特征,寻找染毒特征性代谢物,探索FLC毒理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1.25、125.0、500.0 mg·kg^-1 FLC染毒组和溶媒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灌胃染毒90 d后,收集大鼠的尿液。采用600 MHz核磁共振氢谱(1{1})法检测,得到一维氢谱图,以相对化学位移δ为0.04区间进行分段积分。采用模式识别技术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寻找FLC染毒特征性代谢物。[结果]四组雄性大鼠PLS-DA分析交叉验证模型合理(P <0.05),FLC染毒雄性大鼠各剂量组与溶媒对照组散点分类明确;而雌性大鼠模型不合理(P> 0.05),各组散点分类不明显。各组内部雌雄大鼠PLS-DA分析,溶媒对照组雌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染毒组模型均不合理(P> 0.05)。单个染毒组与溶媒对照组PLS-DA模型合理(P <0.001),预测值> 0.6,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0.75,分类明确。尿液核磁图谱共鉴定出35个代谢物,FLC染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物有脯氨酸、肌酸/肌酐、肌醇、氧化三甲胺、牛磺酸、甘露醇、苯丙氨酸;雄性高剂量染毒组与溶媒对照组的特征代谢物共15个,其中乙酸和尿酸升高,苯丙氨酸、乳酸、牛磺酸、3-羟基丁酸、脯氨酸、氧化三甲胺、二甲胺、肌酸、肌酐、肌醇、葡萄糖、甘露醇、柠檬酸盐降低。而雌性染毒仅柠檬酸盐、肌酸、肌酐和苯丙氨酸4个代谢物降低。[结论]FLC染毒对雄性大鼠更敏感,代谢物差异变化更明显,呈现一定量效关系;同时随染毒剂量的增高,组内雌雄大鼠代谢物的差异降低。高剂量染毒雄性大鼠的15个特征代谢物主要参与糖代谢
薛黎明金玉娥张素慧周志俊卢大胜汪国权
关键词:核磁共振氢谱糖代谢
C2轴对称多螺环化合物的合成及^1{1}特征
2016年
由于手性螺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其特殊结构和性质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实验和文献总结,结合含有手性轴的螺环化合物的1HNMR谱,发现在手性轴内的所有亚甲基(CH_2)上的2个H均发生裂分。结果表明发生裂分的原因不是由于螺环的刚性,而是手性轴的影响。
杨日升董叶丰杨伟军
关键词:^1HNMR螺环化合物
泽泻盐制前后成分转化的^1{1}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泽泻为临床常用中药,是五苓散、龙胆泻肝丸及六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的主要组成.我国药典收载了泽泻的两种饮片,即生饮片和盐制片.传统理论认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功效不同,生饮片偏重于利水泄热,盐制后泄热作用缓和,小剂量可用于补益剂,但其物质基础还不清楚,难以有效控制饮片的制备工艺和成品质量.为了深入揭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的成分差异,以及盐制过程中成分的转化,该研究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的化学成分差异及盐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成分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盐制时间的延长成分变化愈加明显.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显示,d_H 1.34信号对泽泻生饮片和盐制饮片在主成分1(t[1])方向的分离贡献最大.不同盐制时间条件下d_H 3.82、3.78、3.66、1.34、0.92和1.30处的泽泻醇类成分特征信号变化明显,提示泽泻盐制过程中原萜烷型泽泻醇类成分可能发生脱水、脱乙酰基和氧化反应.该文为深入了解泽泻盐制过程成分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韩伟健林晓彤郭娜陈俏张婷婷许枬
关键词:泽泻代谢组学
基于^1{1}代谢组学的抑郁症生物标志物发现及帕罗西汀干预作用被引量:21
2016年
寻找抑郁症患者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抑郁症临床诊断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和16例健康人分别作为疾病组和对照组,其中疾病组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两周。采集对照组、抑郁症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服用帕罗西汀两周后的血清进行1H NMR测试,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其规律,发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产物,结合相关代谢途径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进一步探讨其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的水平显著升高,而葡萄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而帕罗西汀对丙氨酸、N-乙酰糖蛋白、异亮氨酸及葡萄糖代谢水平具有显著的回调作用(P<0.05,P<0.01),并调节谷氨酸、谷氨酰胺及异亮氨酸代谢水平使其具有向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因此可被确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抑郁症临床诊断的客观性和抗抑郁药物临床疗效评价的准确性。
夏小涛孙宁刘彩春秦雪梅田俊生
关键词:抑郁症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帕罗西汀
^1{1}-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法分析椰奶的质量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技术来鉴别椰奶质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1HNMR测定椰奶样品,采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利用模式识别方法中的PLS-DA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鉴别模型。结果 5个厂家的椰奶样品均能获得有效的鉴别,含有添加物的椰奶样品也能有效地与正常椰奶样品鉴别开来。结论所用方法可靠、快速,能有效地鉴别椰奶的品质。
彭晓姣杨晓燕冉坚刘淼许浩然张琦黄静
关键词:椰奶核磁共振添加物
己基葡萄糖苷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014年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己基葡萄糖苷(APG-06),并对分离的各组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鉴定。结果表明,以氯仿/无水乙醇/氨水(V(氯仿)∶V(无水乙醇)∶V(氨水)=19∶13∶1)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可将APG-06在薄层板上分成5个区段;5个区段的组分分别为原料醇、单苷、二苷、三苷、四苷及以上与多聚糖的混合物。
付鹿王万绪杜志平王天壮刘晓英
关键词:核磁共振氢谱
基于核磁共振^1H谱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清代谢组学的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组学上的差异,探讨术前通过代谢特征来辨别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各8例,通过核磁共振1H谱(1HNMR)技术检测其血清代谢组特征,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代谢差异。结果 PCA和OPLS-DA分析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相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脂质、乳酸盐、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升高,而谷氨酰胺、牛磺酸、肌酸和葡萄糖含量降低。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可作为潜在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临床区分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刘影冀天星李江超王丽京杨永霞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纤维腺瘤乳腺导管癌
基于^1{1}对泽泻药材地缘区分和质量评价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建立泽泻的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确定不同产地泽泻药材的整体代谢物差异和质量评价。方法用核磁共振仪测定不同产地的泽泻样品,获得1H NMR谱图,所得自由衰减信号导入MestReNova软件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泽泻药材的1H NMR指纹图谱,并鉴定了4个主要代谢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蔗糖、β-半乳糖和丙氨酸;PLS-DA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泽泻药材能够明显分开;以23-乙酰泽泻醇B的相对含量为质量评价指标,经1H NMR定量分析,发现四川产地的泽泻药材质量最优,且与福建产地的泽泻药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和进行质量评价,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无损检测、无需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比常规的HPLC反映出更加全面综合的化学信息,且谱图中信号的相对强弱还能反映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罗尚华吴四维范刚张艺唐策
关键词:泽泻核磁共振光谱
^1{1}双内标法测定2,4-DNT标准物质中的有机杂质
2012年
利用1H NMR确定了2,4-DNT标准物质中的有机杂质为乙醇,根据化合物的核载量定义,采用不含四甲基硅烷(TMS)的氘代丙酮为溶剂,将1,1,2,2-四氯乙烷与六甲基二硅醚的四氯化碳标准溶液加入待测液中作为双内标,用乙醇的甲基质子峰为定量峰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双内标法测定结果分别为0.075%,0.074%,标准偏差分别为0.005,0.006,t检验证实该结果与色谱法定值结果一致。该方法专属、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标准物质中有机杂质的测定。
王民昌张皋徐敏栾洁玉陈智群李遵来齐珠钗
^1{1}-PR研究4种基源种川贝母的整体差异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川贝母4种基源种的种内、种间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方法采用1HNMR采集川贝母样品的信息,采用模式识别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信息。结果 4种川贝母基源种间的相似度较高,但种内、种间样品存在细微差异。同一基源种川贝母样品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成分的含量上,而不同基源种样品间则存在成分含量和成分类别上的差异。结论1HNMR结合模式识别的全成分分析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不同基源种川贝母样品,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基源种川贝母的生物活性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谭小燕张艺肖云川席贞黄连黄静
关键词:川贝母暗紫贝母模式识别

相关作者

胡玉仙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磁共振研究 ^1HNMR NMR研究 化学位移 1H-NMR
颜叙秀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磁共振研究 ^1HNMR NMR研究 1H-NMR 荧光光谱
黄静
作品数:95被引量:4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木犀科 日香桂 核磁共振
张艺
作品数:833被引量:3,463H指数:28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藏药 翼首草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藏医
张佩玉
作品数:31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水平井 地层伤害 致密油藏 苯 邻羟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