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Γ-谷氨酰移换酶“的相关文章
- 血清γ-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铁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γ 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 (GGTⅡ )、血清铁蛋白 (SF)和α1 抗胰蛋白酶 (α1A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GGTⅡ采用聚丙烯酰胺阶段梯度凝胶平板电泳法 ,α1AT用胰蛋白酶火箭免疫电泳法 ,SF、甲胎蛋白(AFP)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结果 GGTⅡ、SF、α1AT三者联合检测AFP <4 0 0ng/ml的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为86 .4 %。若将AFP、GGTⅡ、SF、α1AT 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 ,总阳性率可达 95 .4 %。结论 血清GGTⅡ、SF。
- 王建刚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胰蛋白酶放射免疫测定法
- γ—谷氨酰移换酶HG/TG比值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 2001年
- 邓农
- 关键词:Γ-谷氨酰移换酶肝癌
-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和甲胎蛋白联检诊断原发性肝癌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γ 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 (γ GTⅡ )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效果。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测定 13 8例肝癌 ,82例非肝癌以及 3 0例正常人的血清γ GTⅡ ,以AFP为对照。结果 原发性肝癌阳性率为 79.5 %,继发性肝癌为 43 .8%,胃肠道肿瘤为 10 .7%,良性肝胆疾病为 3 .7%,正常人为零 ,假阳性率 4.5 %,特异性95 .5 %。 12 2例原发性肝癌同时检测了AFP ,阳性率为 72 .1%,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 91.0 %。AFP阴性患者γ GTⅡ的阳性率为 5 0 .0 %,小肝癌的阳性率为 5 8.3 %。结论 γ GTⅡ对PH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AFP阴性肝癌和小肝癌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和AF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PHC的诊断率。
- 徐艳萍王梦龙
- 关键词:甲胎蛋白原发性
-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对原发性肝癌疗效与预后判断价值的探讨
- 1999年
- 目的:了解γ-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动态观察80例PHC治疗前后γ-GTⅡ的变化,以AFP作对照。结果:治疗后γ-GTⅡ可转阴,手术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化疗栓塞组(86.9%vs.11.1%),根治切除组显著高于姑息切除组(100.0%vs.57.1%)。8例肝癌术后复发,γ-GTⅡ均转阳性,2例再切除后又转阴性。结论:手术前后动态监测γ-GTⅡ可了解肝癌切除是否彻底,能及时发现肝癌复发,对AFP阴性患者意义更大。γ-GTⅡ和AFP联用对PHC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 王梦龙徐艳萍
- 关键词:AFP原发性肝癌
- γ—谷氨酰移换酶同酶Ⅱ对原发性肝癌疗效与预后判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4
- 1999年
- 了解γ-谷氨酰移换酶同功酶Ⅱ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动态观察80例PHC治疗前后γ-GTⅡ的变化,以AFP作对照。结果:治疗后γ-GTⅡ可转阴,手术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化疗栓塞组,根治切除显著高于姑息切除组。
- 王梦龙徐艳萍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预后AFP
- 影响血清γ-谷氨酰移换酶活性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吴向军
- 关键词:Γ-GT血清活性饮酒
-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对肝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 1996年
- 本文以2-FAA喂饲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对膜结合γ-谷氨酰移换酶(GGT)及其同工酶在癌变过程中的早期改变进行了研究;经组织学及酶组织化学定位证实,在诱癌过程中肝细胞过度表达GGT并分泌入血.正常对照组鼠肝组织及血清GGT活性分别为0.34±0.23U/g蛋白和6.0±4.8U/L;诱癌后鼠肝组织GGT增加3~25倍,而鼠血清GGT增加3~6倍,实验组肝及血清G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鼠2周时,异常增加的GGT便以多种分子形式在血或肝组织中同步出现,与胎肝GGT的形式相同。其结果提示.鼠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表达的GGT具有癌胚性质,对异常区带的分析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 陈澍周姚登福黄介飞孟宪镛魏群张弘肖明兵江枫
- 关键词:GGT肝癌鼠肝癌变过程胎肝
- γ—谷氨酰移换酶Ⅱ与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在高危人群中检出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 1994年
- 本文通过对高危人群136例,正常人55例的γ─谷氨酰移换酶Ⅱ(GGTⅡ),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Ⅰ)检测,结果高危人群中发现原发性肝癌(PHC)4例,GGTⅡ均为阳性,ALPⅠ阳性1例,AFP阳性之例,正常人GGTⅡ、ALPⅠ全部阴性,证明了GGTⅡ在高危人群中阳性检出率高,GGTⅡ、ALPⅠ、AFP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 张坚党彤任宝霞康交阳
- 关键词: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肝肿瘤
-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 1993年
- 1965年,Kokot首先用纸上电泳法将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分成3~4个区带,证明了GGT的异质性。以后陆续有应用琼脂、琼脂糖、醋酸纤维素、淀粉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PAG)等作为支持物进行电泳分离血清GGT活性带的报道。我们现在用PAG垂直平板电泳分离血清GGT肝癌特异性区带(GGTⅡ),并探讨这种特异区带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 郑华燊罗心绮黄慧芳林惠
- 关键词:同工酶电泳分离良性占位胃癌肝转移良性肝病
- 铅作业工人尿中γ—谷氨酰移换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对218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果表明尿γ谷氨酰移换酶(γ-GT)活性下降与尿铅浓度和铅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尿γ-GT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性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γ—GT检测可作为铅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 何兴轩凌之琰陈安朝罗莎菲胡建安陈广湘
- 关键词:铅中毒尿酸肾脏毒性卟啉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