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人民公敌》“的相关文章
尘世之间——评林兆华版《人民公敌
2023年
人民公敌》是挪威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曾经被多次搬上舞台,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版本。2005年,南京大学排演的《人民公敌事件》在当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身为现实主义剧作家的易卜生,在19世纪的戏剧舞台上曾经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天赋,还是因为他对于戏剧环境、社会以及戏剧中的人物深刻的洞察力。他把普通人物的命运上升到了悲剧的高度,在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社会问题,他的作品《玩偶之家》《野鸭》《人民公敌》等作品脍炙人口,在欧洲甚至中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林琰
关键词:《人民公敌》《玩偶之家》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野鸭》
孤独的理想主义者 浅析话剧《人民公敌》的人物形象塑造
2022年
话剧《人民公敌》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斯多克芒的小城医生,他也是理想主义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偶然发现城市的浴场里存有大量细菌,已经严重污染了温泉浴场,长此以往危害会越来越大,他想把真相告诉市民,却遭到了哥哥彼得的强烈反对,彼得是这个城市的市长,却由于担心因此会造成利益的亏损而阻止他。斯多克芒医生不肯妥协,于是他决定通过在报纸上发布一篇文章,来公布浴场的真相。权贵当权,强势压迫,即使处处被压制.
王亚楠
关键词:理想主义者《人民公敌》人物形象塑造真相
聚光灯下被孤立的觉醒者——浅析易卜生剧作《人民公敌
2022年
邬昕妤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以《玩偶之家》《人民公敌》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现实主义是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将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戏剧中是新时代戏剧的一大特色。艺术生产需要对焦现实题材,攻坚克难,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都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品,《玩偶之家》主要以家庭背景为内容,进而围绕家庭和婚姻等问题展开情节,包括社会与道德。《人民公敌》则是通过对污染事件调查中,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从而引出人们对于良知、欲望和民意的博弈,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旨在对人物刻画、剧情发展、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陈际雨
关键词: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人民公敌》艺术特色
孤独的力量——《公民凯恩》与《人民公敌》人物形象对比
2020年
异类便意味着被孤立被流放。人类是懦弱的,我们向权利和金钱屈服,向安全和和谐屈服,向一切对我们利益做出损害的东西屈服;然而人类又是强大的,我们反对不同和标新立异,我们铲除异己决不手软。于是世界上便多了许多孤独的人,他们有的伟大有的渺小,但都始终活在自己的坚持和追求里无法融入这个大世界。
刘旭坤
关键词:《公民凯恩》《人民公敌》
浅析《人民公敌》中戏剧情境和动作的关系及其对当代影视剧的借鉴意义
2019年
本文以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人民公敌》为案例,分析了该剧在戏剧情境确立后,戏剧情境怎样影响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又怎样推动人物动作发生,并就戏剧情境和动作的关系及其对当代影视剧的借鉴意义展开阐释。
吴佳谕
关键词:戏剧情境
易卜生的力量:从《人民公敌》到《乌合之众》
2018年
在中国话剧发展的进程中,易卜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和对中国话剧所产生的影响,到当下重演《人民公敌》审视其中所揭露的环保问题、政治腐败问题,在经济利益面前群体性的道德失落现象,以及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盲从心理和变异,更认识到这部戏的深刻,它超越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具有普世价值和划时代的现实意义。2015年公演的话剧《乌合之众》正是源自于易卜生《人民公敌》的启迪,探讨民众心理与心态,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刘明厚
关键词:易卜生乌合之众盲从心理
北京人艺《人民公敌》的“表演技术”——显性的表演行为重建
2018年
2016年5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人民公敌》。本文以北京人艺的《人民公敌》为探讨对象,研究发现,为了舞台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以及满足北京观众舞台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人民公敌》偶遇地遵循了理查·谢克纳的表演行为重建理论1-3-5a-5b模式,以及创作的显性技巧,凸显了《人民公敌》剧组的"表演技术"和精神追求,赢得了观众的喜欢。
俞建村
关键词:谢克纳显性
人民公敌》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思想
2017年
挪威著名戏剧大师易亨利克·易卜生在戏剧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荣誉,被称为"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之一的《人民公敌》讲述了主人公小镇温泉浴场的医务官斯多克芒由于坚持"浴场有毒"的事实真理,从而受到上至市长下至市民的一致杯葛,被视为"人民公敌",但他仍然孤军奋战,绝不妥协,坚决和地方官僚市侩周旋到底。用生态主义批评为理论对《人民公敌》进行新的生态主义视角观照下的解读,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戏剧中斯多克芒为追求公义和真相而斗争的人文精神,深刻体会戏剧所传递的剧作家易卜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人文关怀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张晓艳
关键词:《人民公敌》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集体无意识:波兰版《人民公敌》的智慧锋芒
2017年
乌镇的水安静流淌,人流涌出剧院,我站在剧院之外,看见人头攒动,川流在乌镇的狭窄小巷中,雨丝风片,我静默无声。波兰版《人民公敌》给我的体验如此强烈——这有点奇怪,尤其是在莫名四散的人群中,在昏昏睡着的观众群众,在熙熙攘攘奔向另一空间的戏剧节庆中,在江南夜幕将至的清风客舟中……我对波兰版《人民公敌》的理解,与同行者多少有些区别,
方冠男
关键词:波兰人川流戏剧节集体无意识

相关作者

杨迎平
作品数:104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老舍 《茶馆》 小说 戏剧观 戏剧
姜小卫
作品数:15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德里罗 身份认同 主体性 创伤记忆 《福》
张春蕾
作品数:26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本体论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
王斌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本体属性 爸爸 哪儿 综艺节目
江一帆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人才培养 官学 启示性 《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