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87篇“ 上消化道黏膜“的相关文章
超声内镜检查术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析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下的上消化道良性SMT和胃肠间质瘤(GIST)的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单独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2例上消化道SMT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结果证实,肿瘤位于食管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占比分别为7.32%、10.98%、10.98%、4.88%、29.27%、26.83%、6.10%和3.66%。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SMT 51例,占比62.20%;GIST 31例,占比37.80%。其中,良性SMT主要位于食管和胃部,并以平滑肌瘤最为多见;GIST主要位于胃部,并以胃底和胃体多见。良性SMT组回声均匀、表面黏膜光滑和边缘规则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多普勒丰富血流信号和起源于固有肌层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性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MT组同质性强化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动脉期高增强、静脉期弥漫性增强和不规则血管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鉴别诊断GIST和良性SM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4.52%、74.51%和70.73%,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别为90.32%、88.24%和89.02%,两者联合检查分别为100.00%、90.20%和93.90%。结论EUS与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对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覃家凭姚朝光陈丽芬黄理程读创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张晓彤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展
2024年
由于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临床检出率明显升,而内窥镜诊疗技术的日趋成熟,与传统的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措施相比,为相关疾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已逐步实现广泛的临床应用。因此,本文将对上消化道黏膜下不同镜下诊断技术及镜下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患者临床内镜下诊断、治疗的合理选择提供指导依据。
刘英豪沈娜思谭泉鑫谯敏
关键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断内镜治疗
胃肠激素变化评估STER与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价值
2024年
目的基于胃肠激素变化,探究评估STER与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TER组(n=34,STER切除肿瘤)和ESD组(n=36,ESD剥离肿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创面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激素水平、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ESD组,而住院费高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创面长径、创面愈合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胃泌素-17水平低于ESD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与STER治疗SMT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ESD相比,STER更有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与术后胃激素水平,缩短康复进程,且术后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建议医生与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张新竹凌安生伍平李峰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胃肠激素
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应用于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在进行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鉴别诊断时,将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进行研究,在该时段调选存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278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检查,配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278例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和两种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的可应用价值。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278名患者进行诊断,共诊断出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289个,其中包含良性结节196个和恶性结节93个,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确认其中良性结节共计182个,恶性结节91例;恶性结节漏诊3个,良性结节漏诊14个,总漏诊率为5.88%。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漏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超声内镜诊断相较于电子胃镜诊断准确度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而言,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超声内镜在提高恶性结节诊断准确性方面表现出潜在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杜雪鑫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血管瘤胃间质瘤平滑肌瘤
内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英豪
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评价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胃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下病变的患者174例,按注水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注水组及无水组,每组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图片。结果 无水组患者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及胃窦、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相同部位注水组,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相同部位注水组(P<0.05)。两组患者食管段、胃窦以及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均依次升,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同组食管段;无水组患者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同组食管段,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低于同组食管段;注水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食管段、胃窦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依次升高(P<0.05)。与注水组比较,无水组患者超声图片清晰度及图片质量不及注水组,但可清楚地反映出诊断疾病需要的回声特征。结论 对于食管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无注水法mEUS有效可行。
耿伟李闻王赞滔
关键词:黏膜下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4年
临床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疾病的诊断中,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在检查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二零二二年年十一月至二零二四年十月收治六十名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为对象,手术过后的病理诊断结果是“金标准”,以金标准为参考,比较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述患者中的诊断结果。结果 小探头超声内镜共检出病变类型69例,有二十八例为平滑肌瘤,在检测结果中阳性与真阳性分别为28、27,检出的病学类型包括间质瘤、囊肿、脂肪瘤,分别为6、6、10例,真阳性9例,异位胰腺7例、息肉5例。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出现误诊2例,误诊率为2.90%(2/69);超声内镜检出二十七例平滑肌瘤,间质瘤、囊肿以及脂肪瘤、异位胰腺分别为13例、6例、9例、7例,息肉5例,检出总病变类型67例(92.49),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60例患者术前接受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后,根据病变来源层次、病变性质以及大小等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同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为100.00%(60/60)。结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可使用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代替病理诊断,诊断的结果准确率高,避免了误诊以及漏诊等情况发生,能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郭娟肖南平蒋丽琳何子彬杨兴平
关键词: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1月迁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行无痛超声内镜检查,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行无痛超声内镜检查。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检查后8 h,2组CRP、NE、Cor水平均较检查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55%,低于对照组的28.30%(χ^(2)=7.759,P=0.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χ^(2)=3.975,P=0.046)。结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麻醉后行无痛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安全性高,应激反应小,患者体验良好,充分体现了舒适医疗的理念。
王玉刚倪伟梁志兴姜海川
关键词:布托啡诺丙泊酚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手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相关病变气体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杨佳

相关作者

钟芸诗
作品数:355被引量:2,959H指数:3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 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周平红
作品数:466被引量:3,606H指数:3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姚礼庆
作品数:560被引量:5,348H指数:3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大肠癌 黏膜下肿瘤
刘文天
作品数:232被引量:9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癌前病变 自身免疫性肝炎 DNA甲基化 胶囊内镜
彭贵勇
作品数:199被引量:1,074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超声内镜 胃癌 内镜治疗 早期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