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 篇“ 上颌复合体 “的相关文章
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男性儿童鼻上颌 复合体 形态研究 目的 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ectodermaldysplasia,HED)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以无汗或少汗、无牙或少牙、少毛为特征,常伴有颌面部发育异常。鼻上颌 复合体 构成了面中份的主体,其形... 李成艳关键词:牙齿缺失 男性儿童 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修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 复合体 (Zygomatic—Maxillar Complex,ZMC)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面部多标记点评估对称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 胡俊关键词:数字化 改良式唇挡扩弓矫治器对替牙期儿童鼻上颌 复合体 的三维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改良式唇挡扩弓矫治器对替牙期儿童鼻上颌 复合体 的三维影响,测量治疗前后软硬组织三维数值,分析软硬组织变化及相关性,为替牙期儿童扩弓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就诊... 张小宇关键词:替牙期儿童 锥形束CT 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类型与眶下神经损伤的相关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类型与眶下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7例颧上颌 骨复合体 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行三维CT检查,重建颅骨颌面硬组织影像,明确骨折分型。同时予以患者两点辨别觉检查与痛觉检查,基于AI指数评估患者骨折区域神经损伤情况。比较观察不同骨折分型患者患侧与健侧的痛阈、两点间辨别觉与AI值。结果:根据三维CT检查结果,患者中A型骨折14例(24.56%),B型骨折36例(63.16%),C型骨折7例(12.28%)。三种类型骨折患侧痛阈值均高于健侧,B型患者患侧痛阈高于A型和C型,B型和C型两点间辨别觉高于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痛阈与两点间辨别觉AI最高,C型次之,A型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眶下神经损伤,其中以颧骨复合体 分离或移位的完全性颧骨骨折患者眶下神经损伤最为严重。 谢小星 郭昊亮 肖宇娟关键词:骨折类型 计算机导航结合个性化钛网在颧上颌 复合体 伴眶壁骨折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结合个性化钛网进行颧上颌 复合体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ZMC)伴眶壁骨折修复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例ZMC伴眶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计算机导航及个性化钛网进行骨折修复重建手术。测量术前、术后健侧与患侧的眶容积,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健侧与患侧的眶容积差。术后常规复查,对瞳孔位置、复视情况、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观及相关功能进行评价并随访,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术前健侧与患侧的眶容积差为(5.25±2.34)mL,术后健侧与患侧的眶容积差为(1.98±1.21)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视情况为5例治愈,1例好转;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瞳孔位置变化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术后所有患者瞳孔位置变化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均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手术创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植入体排斥等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结合个性化钛网进行ZMC伴眶壁骨折修复重建是一种精确、可行的方法,可以精确恢复眶壁解剖形态及眶容积,明显改善患者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使眶部功能和感觉得到较好的维护,患者面部外形也得到恢复。 孙亚威 张兴伟 吴朱昊 陈欣 蒲玉梅 孙国文关键词:计算机导航 钛网 眶壁骨折 三维打印个性化修复体修复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初探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借助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修复体对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重建,为临床颌面部复杂骨缺损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53岁。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个性化修复体(以颞骨、鼻骨及颧额为固定端),两种修复体其他部位设计相同,仅眶底延伸部分长度不一致;设计一: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9~10 mm;设计二: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10~15 mm。采用钛合金粉末三维打印两种修复体。获取两种修复体实物的三维扫描数据,在UG12.0软件中拟合,分析两种修复体的匹配度。术中对两种修复体对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效果进行对比评估,并根据修复体适配情况选择植入。结果三维打印制备的修复体可有效进行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术中验证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偏移误差为2~3 mm;软件拟合结果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误差范围约为1 mm。对5例患者均选择设计一修复体进行植入,术后即刻患者面部外形得到有效恢复。结论三维打印个性化修复体修复颧眶-上颌 复合体 骨缺损效果良好,但针对多突起复杂结构的设计和制备,需考虑多种因素对最终修复体效果的影响。 李永锋 刘华蔚 王超 席庆 张明 胡敏关键词:骨重建 颧骨 眼眶 上颌骨 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的诊疗进展 2021年 颧上颌 复合体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ZMC)骨折是最常见的面部骨折之一。为了恢复面部对称性,避免因眶容积改变导致的功能性损伤,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固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颧上颌 复合体 复杂的三维结构,治疗难度往往较大。本文参考当前有关文献对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的诊断、治疗做一综述。 刘鑫 李小丹关键词:颧骨骨折 眼眶骨折 面部骨折 骨性Ⅰ类儿童鼻上颌 复合体 的生长发育研究 目的: 近年来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具有矫形力的矫治器能够调节颅面生长发育已为大家所认可。而鼻上颌 复合体 基本构成了整个面中份主体,鼻上颌 复合体 的发育对于早期矫治至关重要。本研究拟利用数字化软件对骨... 孙文双关键词:儿童患者 临床矫治 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例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将其导入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虚拟设计复位导板,通过3D打印技术获得三维头颅模型和实体手术导板,以辅助手术引导骨折块复位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3 h。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症状。2例术前复视患者术后复视消失,3例张口受限患者术后3周均恢复正常开口度。12例患者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双侧面中部基本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使复位更加精准,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面型,效果较好。 朱浩 郑孟杰 李延超 张力关键词:导板 手术复位颧上颌 复合体 骨折对称性恢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介绍一种定量评估颧上颌 复合体 (ZMC)骨折术后对称性的方法。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25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复位粉碎性ZMC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导航手术分成两组。使用三维CT模型评估手术结果。在所有模型上确定五对标志点,并根据其坐标计算不对称评分,定量分析组间的对称性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3对标记点在导航组中观察到比对照组更好的对称性(P<0.05)。 结论 本研究介绍的分析方法能准确客观的评估颧上颌 体骨折的手术效果。 孙霞飞 包霆威 朱慧勇关键词:对称性
相关作者
王延荣 作品数:250 被引量:1,070 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航空发动机 叶片 数值模拟 颤振 三维有限元 刘洪臣 作品数:1,171 被引量:4,632 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老年人 下颌骨 成骨细胞 口腔 张彤 作品数:47 被引量:255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三维有限元 颅面复合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侯敏 作品数:139 被引量:262 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正颌外科 生物力学 截骨 下颌骨 牵引成骨 宋大立 作品数:59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正颌外科 面部 CMF 下颌 上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