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8篇“ 丙二醛含量“的相关文章
- UV-B胁迫对辣椒叶片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筛选抗紫外线UV-B辣椒品种,助力青藏高原地区辣椒产业发展,本试验以青海省特色品种青椒3号、循化线椒、甘科-2-11及吉祥101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UV-B(20.05μW/cm 2)胁迫时间对辣椒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UV-B胁迫时间的延长,POD、CAT及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处理第2 d和3 d达到最大,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分别于试验处理第2 d和4 d达到最大。综合以上4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4个辣椒品种的耐紫外性依次为青椒3号>循化线椒>甘科-2-11>吉祥101,因此推测青椒3号是耐紫外线强的辣椒品种,适合在青藏高原种植。
- 董文堂陈艳邵登魁邓昌蓉
- 关键词:辣椒防御酶活性丙二醛
- 一种提高生物样品中丙二醛含量测定准确性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物样品中丙二醛含量测定准确性的方法,包括向丙二醛标准溶液中加入缓冲液、蛋白酶溶液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测定丙二醛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后构建标准曲线,通过测得的生物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到生物样品...
- 田美平李慧茹黄清育
- 间作调控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降低小麦白粉病发生率被引量:2
- 2023年
- 小麦蚕豆间作可以降低小麦白粉病(Erysiphegraminisf.sp.tritici),但不同氮水平下间作提高小麦抗性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种种植模式[单作小麦(MW)和小麦蚕豆间作(IW)]和3个施氮水平[75、150、225mg/kg(分别为N1、N2、N3)],分别于白粉病菌接种0h、12h、1d、2d、3d、6d、10d调查小麦白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同时测定单间作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只有种植模式、氮水平与种植模式交互作用对小麦白粉病发病率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氮水平增加,小麦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增加。在病原菌接种后3d单间作小麦出现白粉病病斑,病原菌接种后5~10d,在3个氮水平下,间作分别降低小麦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29%、24%、21%和23%、21%(N3水平除外)。病原菌接种后单间作小麦叶片POD、CAT和SOD活性明显提高,随后降低;病原菌接种后12h,3个氮水平下间作叶片POD活性较单作分别提高56%、49%、29%,接种后10d时,N2、N3水平下间作较单作分别提高31%和22%;接种1d后,N1、N2下间作小麦叶片的CAT活性较单作提高18%、28%;但3个氮水平下,单间作小麦叶片SOD活性未见规律性差异。在N1水平下,病原菌侵染0~2d后,间作的MDA含量表现为间作低于单作;N2、N3水平下,0~45d时间作的MDA含量低于单作。说明间作调控病原菌侵染初期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程度是提高小麦抗白粉病的机制之一。
- 何建杨吴鑫雨周懂李海叶刘振洋肖靖秀
- 关键词:小麦蚕豆间作白粉病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病情指数
- 蓝藻胁迫对甘蓝型油菜早期发育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023年
- 甘蓝型油菜是非常重要的油料作物,对经济和农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铜绿微囊藻是淡水水体中广泛分布的一种蓝藻,为探究微藻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本项目以秦优9号油菜种子为对象,按照培养液中藻液浓度从低到高分别定为空白对照组5,以及组1、2、3、4。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计算发芽率,测量其鲜重、株高、根长。结果表明,藻液处理144 h后,1、2、4组的发芽率为94%,处理组3的发芽率为96%,与对照组的96%相比差异不明显;处理组幼苗株高为3.4~3.7 cm,高于对照组(2.98 cm),根长为8.08~9.03 cm,大于对照组(6.16 cm);1~4组的幼苗鲜重随藻液浓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分别为0.038 g、0.046 g、0.048 g、0.052 g;1~4组MDA的含量分别为6.824 nmoL/g、8.588 nmoL/g、23.647 nmoL/g、4.235 nmoL/g,与对照组(37.176 nmoL/g)相比含量偏低,说明微藻能抑制MDA的生成。
- 夏晓芳苗翠玲冯元鑫杨凯钧姜兆玉杨傲傲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甘蓝型油菜膜脂过氧化
- 日粮添加鱼油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蛋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试验旨在研究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深海鱼油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蛋黄丙二醛含量以及鸡蛋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198日龄的海兰灰蛋鸡6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蛋鸡。试验Ⅰ组(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Ⅲ组、Ⅳ组、Ⅴ组、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1.00%、1.25%、1.50%、1.75%的深海鱼油。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有所上升。试验第7、14、42 d,各试验组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升高;试验第28 d,Ⅲ组和Ⅴ组蛋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1.51%和20.01%(P>0.05);随着试验时间增加,各试验组蛋黄MDA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除Ⅵ组外,其余试验组鸡蛋的组织状态、口感、色泽以及整体感官评分增加,接受度提高,Ⅳ组得分最高,Ⅴ组其次,对Ⅵ组鸡蛋有轻微厌恶感。研究表明,蛋鸡基础日粮中的鱼油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 李菊芬杨梅李琦华葛长荣贾俊静黄劲郭敏李丽
- 关键词:蛋鸡鱼油血清生化指标感官评定
- 环境胁迫对福寿螺肝胰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023年
- 为研究广州、上海、成都3地的福寿螺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不同溶解氧环境胁迫下,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阐明环境胁迫对福寿螺生理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溶解氧、盐度单因子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的SOD活性、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24~48 h时达到最大值,在72 h时恢复到初始水平。在温度-盐度复合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SOD活性及MDA含量高于单因素胁迫,温度和盐度表现出协同作用。单因素或复合胁迫下,福寿螺肝胰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存在地区差异。
- 陆浩磊鲁仙赵志淼韩浩宇吴昊张饮江
- 关键词:福寿螺环境胁迫入侵风险
- 利用茎鞘异速生长和离层丙二醛含量评价甘蔗脱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茎鞘异速生长和离层丙二醛含量评价甘蔗脱叶的方法,涉及甘蔗脱叶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1)将叶鞘直径、节间径、叶鞘倾斜角度和离层丙二醛作为评价指标;(2)观测所述评价指标;(3)根据评价指标的观测结...
- 梁强宋修鹏林善海李毅杰刘晓燕宁德林李杨瑞梁光凤李冬梅
- 低温胁迫对葛叶片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葛的春季新展叶离体叶片,在15℃、 10℃、5℃、 0℃、-5℃、-10℃温度下处理12 h,测定叶片中的叶绿素、 MDA (丙二醛)含量等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叶片的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 杨小录王一峰王一峰孙杰何九军王永斌
- 关键词:叶绿素MDA低温胁迫
- 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菌草丙二醛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
- 2023年
- [目的/意义]菌草是多年生可用作饲料与生物质能源的草本植物,在温带种植需克服越冬问题。低温胁迫会对菌草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作为诊断菌草低温胁迫状态的有力诊断指标,利用光谱技术反演MDA含量,可快速无损地评估菌草生长动态,为菌草育种及低温胁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6个品种的菌草植株,设置低温胁迫组与常温对照组,获取菌草苗期的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um,VIS/NIR)数据与叶片MDA含量信息,分析低温胁迫条件下菌草MDA含量及其光谱反射率均相应增加的变化趋势;为提升模型的检测效果,提出了改进的一维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用于样本数量增广,并建立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以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算法的MDA光谱定量检测模型。[结果和讨论] DCGAN可优化模型的可靠性与MDA检测精度,且DCGAN联合RF模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效果,其中预测集决定系数Rp2为0.7922,均方根误差为2.4063,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2.1937。[结论]本研究利用DCGAN进行样本数量增广,能显著提升基于光谱数据的模型对菌草MDA含量的反演精度与预测性能。
- 叶大鹏陈晨李慧琳雷莹晓翁海勇翁海勇
- 关键词:菌草低温胁迫
- 模拟酸雨胁迫对桃树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西南酸雨区属于传统酸雨沉降区,是我国4个主要酸雨分布区之一。为筛选适合酸雨区生长的园林绿化植物,文章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pH 5.6(对照)、4.0、3.0、2.0共4个pH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桃树,每10d喷施1次模拟酸雨,共喷6次,研究胁迫60d后桃树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桃树对酸雨胁迫响应积极;(2)桃树可以承受短时间的酸雨胁迫,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时间的酸雨胁迫会损害桃树的酶系统;(3)桃树对pH2.0的酸雨反应敏感,不能抵抗pH2.0的酸雨。
- 苟姝贞唐苛夏志东邓仕槐王从明
- 关键词:模拟酸雨桃树丙二醛
相关作者
- 区炳庆

- 作品数:87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雏鸭 SOD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黄瓜 SOD
- 陈建红

- 作品数:240被引量:5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水禽 鸭肝炎病毒 禽流感 番鸭 鸡白痢
- 张济培

- 作品数:245被引量:5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水禽 番鸭 禽流感 禽源大肠杆菌 免疫应答
- 赵海全

- 作品数:107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雏鸭 鸭肝炎病毒 雏鸭感染 间性 SOD活性
- 卢卫红

- 作品数:40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SOD活性 丙二醛含量 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