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东北细毛羊“的相关文章
- 东北细毛羊提纯复壮试验报告
- 2021年
- 21世纪以来,世界性的羊毛市场萎缩及羊肉价格攀升,饲养传统的毛用绵羊品种经济收益逐年下降,不仅降低了饲养户养殖东北细毛羊的积极性,而且导致大量地方品种“倒改”细毛羊现象泛滥,东北细毛羊的品种质量和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现通过搜集散落在民间的东北细毛羊,组成五个家系,再次提纯东北细毛羊的性状,期待不断提高东北细毛羊的生产性能,以适应目前养羊业的生产。
- 王嘉厚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同期发情人工输精
- 饲粮添加包被泛酸和包被烟酸对东北细毛羊公羔育肥效果的影响
- 在饲粮添加包被泛酸(Coated pantothenic acid,CPA)和包被烟酸(Coated nicotinic acid,CNA)研究其对育肥羊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 × ...
- 纪梦飞
- 文献传递
-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东北细毛羊是上个世纪60年代培育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种,是东北农牧交错地区饲养的主要绵羊品种,但存在着肉用性能不突出等缺陷。因此,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作为父本品种与其进行二元杂交,将其F1代(SN)与同龄纯种东北细毛羊进行了生长发育及产毛性能的比较,目的在于探索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其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南东F1代羊的3月龄重、6月龄重和周岁体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的东北细毛羊(P<0.01);南东F1代羊的被毛仍为同质细毛,虽然羊毛长度和产毛量低于东北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有所增加,但剪毛后体重显著高于东北细毛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的杂交组合可以作为较佳的杂交组合在东北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
- 杨雨江姜怀志马志华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杂交
- 应用SSCP标记对东北细毛羊多胎基因(FecB)型检测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繁殖力是动物生产的重要经济指标,提高繁殖力可以提高产仔数,进而提高畜产品产量。目前,肉羊一般都产单羔而且季节性繁殖,因此生产效率低。小尾寒羊产羔率相对较高,但小尾寒羊肉质相对较差。东北细毛羊肉质好,耐寒,抗病力强。利用肉羊的多胎选育技术,与德肉美相互杂交改良,
- 郭立宏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多胎基因SSCP高繁殖力小尾寒羊
- 东北细毛羊同期发情与定时输精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东北细毛羊是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饲养的主要绵羊品种,采用同情发情技术是提高其繁殖效率有效方式之一。为了比较不同的外源性生殖激素处理东北细毛羊同情发情效果的差异性,采用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Ⅰ组)、进口CIDR+PMSG+PG(Ⅱ组)和二次氯前列烯醇法(Ⅲ组)对285只东北细毛羊进行同期发情研究。结果表明,Ⅰ组和Ⅱ组母羊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1.05%和85.26%,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分别为75.32%和83.95%,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期发情率为92.63%,与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后受胎率70.45%。综合成本与风险分析后认为,进口CIDR为首选方法,但在一定条件下国产阴道海绵栓+PMSG+PG法也可作为低成本的实用技术加以应用。
- 宋玉贵杨雨江姜怀志
- 关键词:同期发情阴道海绵栓PG东北细毛羊
-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东北细毛羊繁殖率的研究
- 2016年
- 为了提高东北细毛羊的繁殖率,增加养殖户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试验采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水剂型、Ⅰ型油剂型和Ⅱ型油剂型,对齐齐哈尔种羊场和大庆种羊场的东北细毛羊进行了免疫试验,测定了三种剂型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水剂型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效果最好。齐齐哈尔试验点,与对照组相比,初产母羊水剂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显著提高(P<0.05),经产母羊水剂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极显著提高(P<0.01);大庆试验点,与对照组相比,经产母羊水剂试验1,2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也显著提高(P<0.05)。
- 冯瑞林郭健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
-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一代6号染色体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实验从绵羊第6号染色体随机选取8个微卫星基因座,通过PCR-SSCP技术对308只南东杂交羊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分析其微卫星多态性及分子遗传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南东杂交羊群体第6号染色体的8个微卫星标记中,共发现64个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座BMS2460、OAREL03等位基因数较少,分别为3个和2个;对8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南东杂交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E)在1.1872~7.943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达到4.8119,其中MCM214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为7.9431,BMS2460最低为1.1872;8个微卫星标记中平均杂合度(H)为0.6040,其中BM415的杂合度最高为0.8438,MCM 214最低为0.1246;多态信息含量(PIC)MCM214基因座最高为0.8633,BMS2460最低为0.15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34说明南东杂交羊群体属于多态信息含量较高的遗传群体。南东杂交羊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第6号染色体上MCM53、BMS360、BM4621、BM415、MCM2145、MCM1406个微卫星基因座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用于优质肉羊杂交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陈洋孙丽敏陈辉姜怀志
- 关键词:PCR-SSCP
- 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性能测定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构建了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并进行了生长与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毛用性状的检测与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羔羊适于舍饲强度育肥,对高营养水平反应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细度23μm,羊毛长约13 cm,毛用性状与东北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 马惠海赵玉民金海国曹阳赵云辉闫秋良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
- 不同粗饲料日粮东北细毛羊消化率的影响
- 2011年
- 试验用羊草、氨化秸秆、生物秸秆结合相同的精料饲喂东北细毛羊,研究该品种羊对不同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氨化秸秆作为粗饲料的饲喂效果最佳。
- 邱晓蕾
- 关键词:东北细毛羊羊草氨化秸秆生物秸秆消化率
- 东北细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被引量:3
- 2011年
- 寄生虫有复杂的生活史,某种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人们的卫生习惯、经济状况、以及畜禽饲养状况,牲畜屠宰管理措施以及畜产品的检验等有密切关系。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畜禽寄生虫病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危害我国畜禽的寄生虫病种类已经基本理清,并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 成栓之沈维力
- 关键词:畜禽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东北细毛羊畜禽饲养卫生习惯
相关作者
- 金海国

- 作品数:254被引量:6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绵羊 肉质性状 延边黄牛 多态性 基因
- 马惠海

- 作品数:130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绵羊 肉羊 屠宰性能 基因 肉品质
- 姜怀志

- 作品数:283被引量:8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辽宁绒山羊 绵羊 皮肤毛囊 毛囊 小尾寒羊
- 曹阳

- 作品数:627被引量:1,75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储粮害虫 绵羊 肉质性状 磷化氢 草原红牛
- 赵云辉

- 作品数:99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绵羊 新吉细毛羊 肉品质 东北细毛羊 屠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