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826篇“ 中医证候疗效“的相关文章
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指南
2025年
量表是实现传统主观定性指标量化、客观化评价的重要工具。疗效评价量表可为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公认的研究据,是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行业内尚无统一的疗效评价量表构建方法与共识。本研究总结前期已研制的中医疗效评价量表技术规范与流程,起草了《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指南》。本指南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以“相关核心症状/体征”为主体的中医疗效评价量表构建的关键技术与流程,为中西医临床医师、中医药临床研究工作者、中药研发相关人员及企业开展中医疗效评价提供方法学指导,实现中医疗效评价的科学化、客观量化与标准化,为开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类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王建新孙明月吕行郭曼萍代欣玥杨巧宁申春悌元唯安王天芳连凤梅刘树林张磊谢雁鸣王忠王保和黄宇虹刘文娜高蕊
关键词:证候疗效量表
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2025年
基于“疾病变化、特征、人体健康生命状态三要素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主客观指标结合、医患共评相结合、病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多指标、多维度、系统性综合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目标。中医疗效中医特有且最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疗效评价指标,但其科学内涵、评价思路与方法、关键技术尚不明确,导致中医疗效评价模式与方法多样,评价指标各不相同,限制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阐明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疗效评价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基于医生报告结局、患者报告结局的中医相关症状或体征指标以及相关客观生物学指标的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医生用和患者用疗效评价量表以及客观生物学指标评价疗效,构建了中医临床有效性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以期实现中医疗效评价科学化、客观量化和标准规范化,实现多指标、多维度系统评价中医临床疗效
王建新代欣玥孙明月吕行郭曼萍訾明杰杨巧宁高蕊
关键词:证候疗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
交泰丸治疗抑郁症心肾不交患者的中医疗效及对COX2/PGE2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抑郁症心肾不交患者的中医疗效及对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天津4家临床医院的120例抑郁症心肾不交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交泰丸联合西药组和西药对照组3组,每组40例,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量表积分、中医量表积分有效率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OX2、PGE2、前列腺素受体3(EP3)表达水平,采用反转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COX2 mRNA、E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8周后交泰丸联合西药组中医量表评分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交泰丸联合西药组中医量表积分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患者COX2、EP3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3组患者EP3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比较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交泰丸联合西药组患者COX2 mRNA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交泰丸治疗可以缓解抑郁症心肾不交患者抑郁状态,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并有效调节COX2/PGE2信号通路表达水平。
黄梦楠何媛媛杨彤李琳高杉毛稚霞于春泉
关键词:交泰丸中医证候量表
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4年
中医疗效中医特有且最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疗效评价指标。疗效评价方法的构建和测量工具的研发,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客观、量化的据,是中医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的探索方向。传统中医疗效评价的内涵局限于症状、体征的改善,主观因素较强,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难以形成,评价方法缺乏统一性和客观性,缺少定量研究。疗效的科学内涵、评价思路与方法、关键技术尚不明确,导致中医疗效评价模式与方法多样,评价指标各不相同。量表法为中医的客观量化和标准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成为中医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和载体。该文对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梳理了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现状,提出对疗效特色与临床价值综合评价的思考,以期为疗效评价研究带来更多启示。
王建新任毅铭丰雪吕行史琪郭曼萍孙明月高蕊
关键词: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疏肝温胆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疗效、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疏肝温胆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疗效、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和对症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另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疏肝温胆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检查和检测动态心电图、血脂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疗效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观察组正常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心跳差值>50ms与总心跳次数数的百分比(pNN50)、24h频域功率、最大频域功率小时、最小频域功率小时分别为(125.23±31.47)ms、(10.84±2.79)%、(2490.37±538.80)ms^(2)/Hz、(886.14±227.51)ms^(2)/Hz和(5783.25±514.97)ms^(2)/Hz,均高于对照组[(113.73±28.96)ms、(8.06±2.53)%、(2236.17±486.31)ms^(2)/Hz、(772.39±213.52)ms^(2)/Hz和(5026.11±493.25)ms^(2)/Hz,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3.89±0.86)mmol/L、(1.74±0.42)mmol/L和(2.13±0.36)mmol/L低于对照组[(4.35±0.81)mmol/L、(2.35±0.56)mmol/L和(2.55±0.40)mmol/L],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2.41±0.39)mmol/L,高于对照组[(1.92±0.41)mmol/L,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别为(8.13±1.54)ng/L、(4.18±1.15)ng/L、(1.44±0.27)mg/L和(155.37±36.31)ng/L均低于对照组[(10.29±1.97)ng/L、(6.42±1.38)ng/L、(1.89±0.31)mg/L和(187.59±32.46)ng/L,P<0.05]。结论:应用疏肝温胆汤可有效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和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脂质代谢和体内微环境。
李庆敏邱志远欧阳震文瞿武林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炎症因子
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对阳虚型肾性水肿患者中医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对阳虚型肾性水肿患者中医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研究对象为110例阳虚型肾性水肿病人,分组方式选用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划分类型对照、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速尿片口服治疗,对比分析病人肾功能(内容涵盖24h UPro、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中医积分(内容涵盖面浮肢肿、畏寒、腰膝酸软刺痛和便溏)、治疗效果(内容涵盖显效、有效和无效)、不良反应(内容涵盖腹泻、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结果 观察、对照组间干预前24 h U-Pro、Alb、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lb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24 h U-Pro、BUN、Scr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24 h U-Pro、BUN、Sc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照组间干预前中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面浮肢肿、畏寒、腰膝酸软刺痛和便溏积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的利用对阳虚型肾性水肿患者中医改善具有显著的价值,能够提升疾病干预疗效,改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阳虚引发的肾功能问题,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
张将军白玉霞樊新成
关键词:真武汤济生肾气丸中医证候24H尿蛋白定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疗效评价相关研究
目的:基于病结合的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初步的ASO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1)基于文献调查法,初步形成ASO的不同下临床疗效评价条目池;(2)基于调查研究法,对《脱疽病PRO量表201604版》在评价ASO患者临床疗...
徐孟娇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中医疗效评价的概念与研究方法的概括性评价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对现有疗效评价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性评价,分析疗效概念的异同或关联,整理疗效评价方法及其与概念对应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概括性评价方法,以“”“疗效评价”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明确阐述疗效评价概念或方法的研究。使用EndNote、Excel软件管理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文献中的概念、研究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构建概念间关联、研究方法分类,并关联两者。结果:研究最终纳入26篇文献,疗效评价概念的文献6篇,方法的文献22篇,2篇文献同时描述概念和方法。根据疗效评价对象,将概念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根据评价数量(单一或一组)和研究方法特点(方法学或数理统计)将方法分为4类,并分析其优劣。在此基础上探讨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潜在对应关系。结论:系统梳理了疗效评价概念与方法及两者对应关系,为临床研究者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临床医生从不同层次诠释患者疗效,决策者根据疗效制定国内外标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胡超越吴忆宁万颖孙亚男于长禾
关键词:证候辨证论治疗效评价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对中医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年
观察对眩晕患者通过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眩晕患者开展研究,按照信封随机法进行分组,设定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其余40例为观察组应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观察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眩晕患者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极为确切,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减轻其不适症状,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用药安全性更为理想,适用于对患者的长期用药,并促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张耀文
关键词:眩晕中医症状生活质量
“醒脑调枢启阖”法对中风病的中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中风病的中医分布特点和“醒脑调枢启阖”法对中风病的中医疗效。方法:将32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调枢启阖”穴位组(159例)和康复组(165例)。康复组接受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穴位组在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选取经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后的古籍穴位方案,在合适体位下行常规针刺,每日1次,1周5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中风要素评价表,分析岭南地区中风病特征;观察治疗前后中风病临床评价量表,比较群改善情况。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2周后,上下肢体功能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感觉异常主均较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醒脑启阖调枢”法治疗后改善效果比康复疗法显著。结论:在缺血性中风病内风、风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几个要素中,以痰湿、气虚、血瘀为主,痰湿在岭南地区中风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醒脑调枢启阖”穴位组和康复组均能改善中风病中医,“醒脑调枢启阖”穴位组比康复组在改善中医疗效更显著。
卢立宏陈楚云林国华唐东晖李丽霞林诗语翁小容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证素随机对照研究

相关作者

周永明
作品数:350被引量:1,13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药治疗 生血合剂
胡思源
作品数:328被引量:2,167H指数:21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小儿 中药 中药新药 病毒性心肌炎
陆嘉惠
作品数:110被引量:43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生血合剂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高景华
作品数:171被引量:1,54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高春雨
作品数:106被引量:87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手法 手法治疗 踝关节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