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52篇“ 中国农民“的相关文章
- 中国农民
- 本书分为中国农民与中国文化、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民与中国政府三部分,论述了以“忍”为本的中国农村文化、农业家庭化到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民的教育等问题。
- 周其森
- 关键词:农民
- 十五年两登《中国农民合作社》封面
- 2024年
- 我是黑龙江省虎林市森蜜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战立新,算是本刊的老朋友了。2024年是《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15周年。15年来,她似黑夜书桌旁的一盏灯,照亮合作社的前方道路;似干旱土地的一场甘霖,给我滋养、慰藉。她不仅是一份期刊,更是一个平台,于我而言,有幸遇见,受益良多。记得第一次登上《中国农民合作社》是在2009年夏天,故事还要从虎林市森蜜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说起。
- 战立新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蜜蜂
- 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三大争议问题的回应——基于“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的评估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基于“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回应有关“空壳社”、合作社经营和服务能力以及合作社“异化”三个方面的争论。研究发现:第一,根据合作社报送年报情况和活跃度得分情况,尚在运行的合作社约60%为“空壳社”。第二,合作社经营和服务能力整体偏弱,分布很不均衡。近90%的合作社社员数量不足10人;合作社平均注册资金为218万元,但有虚增可能;2013-2020年,仅有15%左右的合作社公示了资产状况,其中,35%~47%的合作社所报告的营业收入为0,44%~57%的合作社盈余小于或等于0,90%以上的合作社纳税金额为0,而且,以上各项指标在合作社之间差异很大。第三,合作社“异化”问题尚未解决。实地调研发现,合作社盈余分配以按股分红为主,股权集中度与按股分红的比例正相关。另外,对合作社股权集中度的测算表明,多数合作社的股权集中度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进一步上升。基于以上情况,政府和学术界应进一步反思合作社相关法律和政策,提升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
- 马彦丽李子皓贾玉丛孙天合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集中度
- 一抹新芽 满树繁花——《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15年成长记实
- 2024年
- 2009年6月,《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撰写发刊词。殷殷期望,转眼15载。15年来,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宣传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宗旨,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以“工匠”精神锻造精品期刊,为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媒体动能。
- 向朝阳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筚路蓝缕
- 《中国农民合作社》15年成长印记
- 2024年
- 2009年2009年6月,《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7月4日,本刊在京举行发刊式。2009年9月,本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2009年10月,《中国农民合作社》出版第4期(总第4期),专题聚焦北京市密云合作社发展,为首次集中报道单个地区合作社整体发展情况。
- 本刊(整理)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发展
- 《中国农民合作社》让“葫芦河”品牌传播得更广
- 2024年
- 2024年5月29日,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聚力强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军带头人培育计划活动中,我再次走上讲台,以学员身份作了题为《葫芦河品牌成长故事》的分享:我是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首任理事长、总经理景永学,格瑞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11日,现有成员110户,种植苹果3000余亩,年产值4500万元,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 景永学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领军
- 中国农民主体性持续发挥的百年探索与逻辑分析——基于“共识—激励”分析框架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的宝贵经验表明,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如何持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核心在于“共识—激励”机制的发掘与运用。借助“共识—激励”分析框架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就“三农”问题达成的共识,是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方案、激活农民主体性的前提与基础;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的政策和制度,是发挥农民主体性的重要保障。纵然“三农”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和焦点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及时与农民就新问题达成新共识,进一步完善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制度,从而激发农民主体性,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推动“三农”工作走向新的辉煌。
- 冯超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主体性
- 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赴苏参观团述评
- 2024年
- 1952年4月至8月,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对苏联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访问,其间参观了苏联各地的城市和农村,深入了解和学习了苏联农业技术和农业集体化经验,并体验了苏联农民的实际生活。回国后,他们大力推广苏联农业技术,广泛传播访苏经验和感受,改变了中国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激发起大家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同时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 肖钊
- 关键词:中国农民农业集体化
- 中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该文基于2014—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条件、自我发展、生活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工具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逐年改善,贫困发生率逐步降低;生活保障维度指标对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条件与自我发展维度指标的贡献度趋于上升.2)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类城市群、各级城市的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规模大的城市减缓幅度较大.3)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分布呈现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低-低集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地区.4)农民工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等个性特征与流入地财政支出、医疗服务供给、信息化建设等外部因素均影响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农民工自身教育水平和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能有效发挥减贫效应,而且该效应还呈现一定的空间溢出特征.
- 高云虹刘津铭
- 关键词:农民工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 “组织兴”何以带动“产业兴”:以中国农民合作社为例
- 2024年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当前产业振兴面临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匮乏的现实挑战,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有助于优化要素配置。文章基于全国工商注册企业信息与全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整理出各县农民合作社、农业以及上下游企业数据,并将其与2007—2020年县域经济统计指标、地理遥感数据等进行横向匹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增长,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农民合作社对于农业增长的积极效应在市场发育不足、数字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地区更加突出。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中介载体,能够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吸引要素资源流入,实现生产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文章结论为理解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实际作用提供了全国层面的经验证据,并由此总结出一条“组织兴”带动“产业兴”进而推动“乡村兴”的实践路径。
- 张兴祥何元茜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市场交易成本农业增长
相关作者
- 张英洪

- 作品数:38被引量:3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问题 当代中国农民 农民权利 农民 公民权
- 刘奇

- 作品数:195被引量:301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务院
- 研究主题:乡村 三农 中国农民 农民 农业
- 张晓山

- 作品数:301被引量:2,81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 三农问题 合作社 农村 现代农业
- 贺雪峰

- 作品数:528被引量:9,317H指数:5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民 农村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
- 党国英

- 作品数:554被引量:2,17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民 农村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