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45篇“ 中国诗学“的相关文章
- 中国诗学
- 陈庆辉著
- 关键词:诗歌文学理论
- 中国诗学
- 本书析解了中国汉文字的结构特点、美学特征和传意、释意之间若即若离的内在关联,参察了渗透着传统美学特征的中国古典诗作、古典哲学思想和诗论,及其在“五四”和现代的演变。
- 叶维廉著
- 关键词:诗歌文学理论
- 中国诗学
- 吴战垒著
- 关键词:古典诗歌文学理论
- 中国诗学
- 书名原文: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本书用比较的语言、异域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的诗学。
- (美)刘若愚著
- 关键词:诗歌文学理论
- 中国诗学
- 本书共分八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诗学中一系列重要而有趣的理论问题。作者按照中国诗歌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外在形式的不同表现,分别阐明了诗、诗的内涵、诗的外现和艺术等等。
- 吴战垒著
- 关键词:诗歌文学评论
- 潘德舆与中国诗学古典时代的终结
- 2025年
- 生活在中国近代社会前夕的潘德舆,怀济世之志而蹭蹬不遇,转而欲以文学救世,诗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不满于当时流于平庸的诗话写作,力图围绕着以人本论为核心的“质实”诗观建构自己的诗学理论。其质实观念暗袭翁方刚的质厚之说,但更强调伦理性,尚质去文而缺乏美学的建树,因而很难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批评产生有建设性的影响。这不全是他的问题,古典诗学实已走到理论开掘的尽头,没有观念的变革和新理论资源的引进,理论创新已绝无可能。潘德舆的努力适足成为古典诗学命运的一个象征,为古典诗学的终结划上了句号。
- 蒋寅
- 关键词:潘德舆质实古典诗学终结
- “四元”式变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兼构方式
- 2025年
- 外观中国诗学的四个元区间能察其范型式变,内观则能达其话语的兼构方式。体式之变、三教之宗与人格范式是顺视“四元”范型式变之三要。逆求“四元”的诗学话语兼构之法亦有三端:一是发挥经学余热,以政治带动诗学;二是结合“我观”的效用,提炼个性命题;三是平衡同侪的诗学视野,进行观念的互补。“四元”式变及其话语兼构成为中国诗学话语生成之缩影。
- 潘链钰
- 关键词:诗学话语
- 从“供给侧”看周庆荣散文诗观对中国诗学的当代贡献——《格物、及物、化物及其他》文本评析
- 2024年
- 说起来匪夷所思,当代文坛有个现象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由于某种体裁被人为小觑,以致钟爱这一艺术形式的作者不得不一边写作,一边为之辩护,这便是诗歌的亚类——散文诗。散文诗究竟是散文还是诗?如果是诗,为什么要以“散文”作为定语,并且不用分行排列的形式?如果是散文,为什么要用“诗”作为中心词?作者还有必要近乎执拗地追求诗意吗?散文诗体裁发轫于鲁迅《野草》,如今在文学视域中竟被错置于吟风弄月地带,或干脆被“边缘化”了。
- 李萨李惊涛
- 关键词:中国诗学鲁迅《野草》文学视域执拗边缘化
- 《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象解读》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 本翻译材料摘自美籍华人余宝琳教授的《中国诗歌传统中的意象解读》一书,是一部系统性讨论中国诗学意象的理论专著。该书于1987年出版,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文将从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翻译案例研究和翻译实践总结等几个方面阐述...
- 谢民
- 关键词:意象翻译
- “有力”与“无意”:中国诗学中“风”与“水”的意象
- 2024年
-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常以“风”与“水”的意象论述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意图讨论的首先是文学所具备的“力”,如杜甫“词源倒流三峡水”等,通过强大激烈的风与水的意象,呈现出文学的力及其带来的运动、变化。进入宋代,与上述性质略有不同的风与水的意象也逐渐增多。自北宋苏洵以“风行水上,涣”来论述文学本质,又经苏轼等人的提倡,这种风与水的意象逐渐普遍化。通过这种自在变化、无碍地改换姿态的风与水的比喻,文人们试图讨论“无意”,亦即超越作者支配而发挥作用的文学及其创造的“自然”之美。通过追溯风与水意象的系谱,可以阐明自六朝至宋代广泛存在的两种类型的诗学即“有力”的诗学与“无意(自然)”的诗学之间关系的诸相,以及由此展现的文学观,特别是关于作者及其“意”“力”的认识。
- 浅见洋二
- 关键词:中国诗学文学本质水意象文学观风行水上
相关作者
- 张晶

- 作品数:318被引量:8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感兴 文艺美学 艺术媒介 审美 中国诗学
- 陈伯海

- 作品数:128被引量:6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国诗学 意象 生命 天人合一 生命体验
- 胡晓明

- 作品数:117被引量:3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诗学 中国文论 诗学 陈寅恪 五四时代
- 殷学国

- 作品数:37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诗学 母题 意象 诗学 受用
- 韩经太

- 作品数:77被引量:2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诗学 宋词 词体 探询 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