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1篇“ 中国语言文化“的相关文章
- 从《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看方言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
- 2025年
- 本文以方言文化与文旅融合的角度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一书的体例与特色内容,探讨了其文化内涵与创新特色,认为其具有“田野调查与现代技术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记录保存与传承发展并重”三个主要特点,不仅是一部关于方言的调查著作,更是青岛文化的生动百科全书。
- 韩菁雯
- 关键词:方言
- “第三空间”视域下基于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翻译硕士《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为例
- 2024年
-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作为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学位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翻译硕士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文化素养的双重任务,具备鲜明的文化因素表征。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第三空间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和语种的交流与传播是要力求寻求一个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可以平等对话、和而不同的第三空间。基于“第三空间”的跨文化教学实践为外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外语学习者通过跨文化的探索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主动构建起自己的文化系统,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究本课程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教学策略,力求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跨文化探索与协商,通过体验式语言教学,重塑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 刘虹
- 关键词:中国文化翻译硕士跨文化交际
- 数字传播生态下方言图书出版的困局与破局——基于“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的出版经验
- 2024年
- 智媒时代,方言类图书出版在数量与规模方面取得些许进展,但尚存在技术门槛高、版权保护难、知名度低、市场需求小等问题。商务印书馆成功推出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其陆续问世为方言类图书的后续出版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宝贵启示,也为推动出版业践行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以“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出版为例,从政策扶持、版权保护、出版规范、市场需求等层面探寻数字传播时代方言类图书出版的破局之路。
- 李秀华莫妙兰
- 关键词:图书出版
-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评介
- 2023年
-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系列丛书脱胎于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中国方言文化典藏”项目,并且作为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得以编撰出版。丛书聚焦于以往在传统方言调查中被忽略的各地特色方言文化,通过纸笔调查、录音录影等形式进行调查记录,并最终将这些宝贵的方言文化资源整合为书籍、图册、影像资料等多媒体形式。
- 黄梓庭
- 关键词:方言调查文化资源整合方言文化典藏编撰出版中国语言文化
-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 2023年
-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则是指:“一种语言和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过程。”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而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更涉及国家与民族等维度,其背后的现实意义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基于此,该文深入解读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并从国际形象、国际品牌、教育体系、交际技巧、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语言文化获得更好的国际传播成效。
- 尹弢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语言文化
- 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启示——以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为例
- 2023年
- 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课堂教学前,建立课程学习“接触区”,可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语言社会化的进程;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互动建立课程学习“共同体”,可使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与文化能力的提升同步进行;在课堂教学后,通过应用拓展和教学反思,可激发学生的应用学术创新能力,实现师生同步成长。
- 邱洪瑞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化
- 以中国语言文化助力新时代外语教学——潘文国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 2023年
- 采访者就中国语言文化与新时代外语教学的关系对潘文国教授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潘文国教授分析了在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语言文化学习的原因:解决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回归中国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深化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认识,回应当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对外语教育的新要求;同时解读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内容:中国语言的密钥是“字”和“文章”,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治”学体系;最后指出了外语专业进行中国语言文化教学的关键是好的教材、好的教师、好的教法。
- 王宇弘潘文国
- 关键词:中国语言中国文化
- 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创新发展思考
- 202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各国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要顺应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来提高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质量和效率,细分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受众,满足不同受众不同语言文化需求。最后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管评价机制,对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并为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和策略,促进我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
- 刘颖
-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化
- 光明学术文库 教育与语言书系 汉语文化传播研究 以中国语言文化为视角
- 本书基于中西方文化语言学理论,阐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跨文化视域下,指出汉语不同于其它语言的人文性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与此同时,行文条分缕析,专题阐释,针对汉语称谓、汉语数字...
- 宋春香作
- 从思想文化术语看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被引量:9
- 2023年
- 文字语言是人类从蒙昧进入文明的主要阶梯和驱动力,文字的力量就是通过一系列“术语”既可表征外部事物,也可以表征人内在的主观意向,还可以表达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术语可以表达事物,可以让人通过运思反映事物的规律,表达人的意向性,让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可以说,语言逻辑构建的术语,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以及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另外,文字书写让人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中介力量,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获得了继承的历史性和不断丰富发展的创造性。术语内涵的变迁和创制就是人类文明变化的反映,我们传承发展思想文化术语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过程。
- 韩震
- 关键词:文字语言传承
相关作者
- 叶慧君

- 作品数:55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生化汤 重楼 文化 语境 翻译硕士
- 顾肃

- 作品数:95被引量:3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法治 政治哲学 民主 罗尔斯 自由主义
- 朱晓嘉

-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意合 形合 相对性 文化 翻译策略
- 王宇弘

- 作品数:22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学 哲学意义 通感 典籍翻译
- 王兴华

- 作品数:146被引量:46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伤寒论》 伤寒论 治未病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