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3篇“ 中段尿细菌培养“的相关文章
- 一种中段尿细菌培养用尿液留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段尿细菌培养用尿液留取装置,包括插入套,插入套底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中空壳体,中空壳体为长方体,中空壳体内部通过隔板分开初段留取区和中段留取区,隔板上开设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上设置有分...
- 袁大莉
- 术前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和中段尿细菌培养在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SIRS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renoscopy,f-URS)术前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和中段尿细菌培养在预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中的作用,为预防术后感染性休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f-U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进行SIRS评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术后SIRS的相关因素。再进一步探讨术前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和中段尿细菌培养三项指标中单项指标阳性、两项指标阳性、三项指标均阳性分别在预测f-URS术后SIRS发生中的作用。结果共收集321例行f-UR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SIRS共44例,发生率为13.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结石相关感染史、尿白细胞阳性、尿亚硝酸盐阳性是f-URS术后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出,单项指标阳性时,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及尿亚硝酸盐阳性与阴性相比在预测术后SIRS的发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指标阳性预测结果显示,术前尿白细胞联合尿亚硝酸盐均阳性与至少一项指标阴性相比在预测术后SIRS的发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均阳性在预测术后SIRS的发生中与至少一项指标阴性相比无明显优势(P>0.05)。结论既往结石相关感染史、尿白细胞阳性以及尿亚硝酸盐阳性是f-URS术后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一指标预测时,尿白细胞或尿亚硝酸盐阳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指标预测时,尿白细胞联合亚硝酸盐均阳性在预测f-URS术后SIRS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尿培养阳性患者术前和术中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尤为重要。
- 董浩杨锐李超彭泳涵李凌刘敏王则宇明少雄方梓宇高小峰
- 关键词:尿白细胞中段尿培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UT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集其清洁中段尿标本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感染细菌构成情况及主要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清洁中段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25%(33/80)。49株细菌中,69.39%(34/49)为革兰氏阴性菌,30.61%(15/49)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64.29%(9/14),肺炎克雷伯菌为50.00%(4/8);主要革兰氏阳性菌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性较低;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三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性均较低。结论RUTI患者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部分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现象,不同细菌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及时通过尿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分布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袁果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 114例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及主要病原菌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及主要病原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2019年2月~2020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经验组与实验组,各57例,收集全部研究对象中段尿液标本,予以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构成状况以及主要病原菌的敏感性予以分析,并结合药敏性分析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与经验用药效果对比.结果11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18株致病菌,而革兰阳性菌占比40.68%(48/118)、革兰阴性菌占比59.32%(70/11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敏感性高;与经验组84.21%(48/57)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96.49%(55/57)显著升高(P<0.05).结论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具有多样性,且主要致病菌具备多重耐药性,可在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下予以合理抗生素治疗.
- 王亚萍
- 关键词:细菌培养
-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太康县人民医院的158例RUTI患者,采集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统计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158例RUTI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7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0株(34.29%),奇异变形杆菌56株(32.00%),粪肠球菌22株(12.57%),肺炎克雷伯菌21株(12.00%),草绿色链球菌11株(6.29%),表皮葡萄球菌5株(2.8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23.33%)、美罗培南(28.33%)耐药性较低,奇异变形杆菌对美罗培南(19.64%)、亚胺培南(26.79%)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4.29%)、美罗培南(23.81%)耐药性较低,且三者均对奎奴普丁耐药性(100.00%)较高;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13.64%)耐药性较低。经治疗后,158例患者显效107例,有效46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153/158)。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可选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临床经验用药,但对于病原菌以粪肠球菌为主的RUTI患者应首选奎奴普丁治疗。
- 时云华岳秀丽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耐药性
- 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新鲜中段尿样,予以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233份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菌株2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为51.01%(126/247),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占比为43.32%(107/247),主要病原菌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真菌占比5.67%(14/247);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耐药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高。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致病菌存在多样性,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应结合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李亚楠
- 关键词:细菌培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前列腺增生症
- 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即治疗后1年内尿路感染次数大于3次,患者有尿频、尿痛等症状表现,细菌感染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针对RUTI疾病患者优选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选择是否得当是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关键。临床工作中发现,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下,RUTI患者易产生多种耐药菌株,从而影响病情转归。基于此,本文探讨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尹继娟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抗生素选择病情转归
-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及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0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采集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10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32株。革兰阴性菌84株,占63.64%;酵母样真菌43株,占32.58%;革兰阳性菌5株,占3.79%。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4.70%(59/132),肺炎克雷伯菌占7.58%(10/132);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占12.12%(16/132),屎肠球菌占6.06%(8/13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均≤30%;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屎肠球菌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四环素、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原菌,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刘秋艳高广林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抗菌药物耐药性
- 104例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及主要致病菌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下尿路感染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多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炎症反应,临床常 采用抗菌药物治疗[1]。但近年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愈发严重,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困难,治疗前明确病原 菌类型并分析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选择药物具有重要影响[2]。
- 孙庆霞
-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抗菌药物治疗
- 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26例,采集其中段尿标本,并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而后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实施治疗,统计细菌培养菌株、各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的中段尿标本经细菌培养显示(均为单一菌株),常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30.16%(38/126)、奇异变形杆菌27.78%(35/126)、肺炎克雷伯菌8.73%(11/126)、粪肠球菌7.14%(9/126)等;药敏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均高于71%),而对奎奴普汀敏感性低(均为0%);粪球杆菌对奎奴普丁、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均高于55%);经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后本组12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120/126).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存在较多致病菌类型,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对患者尿液标本采取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充分掌握病原菌分布与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陈学伟
-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菌药物
相关作者
- 彭泳涵

- 作品数:90被引量:594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钬激光 碎石术后 输尿管
- 高小峰

- 作品数:192被引量:1,713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钬激光 经皮肾镜 肾脏结石
- 王则宇

- 作品数:25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输尿管软镜 碎石术后 两点一线 肾结石 钬激光
- 李凌

- 作品数:70被引量:4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肾结石 经皮肾镜 肾脏结石
- 杨术生

- 作品数:15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血清肌酐 生物参考区间 标志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 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