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301篇“ 临床与病理分析“的相关文章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纳入本研究的老年肾病综合(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过去10年间老年NS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对比前5年后5年老年NS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变迁,并探...
牟芳欣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病理特征
炎症性肠病伴皮肤表现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IBD)皮肤表现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BD伴皮肤表现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例患者为克罗恩病合并皮肤表现,皮损表现为肛周红斑、溃疡,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非干酪样非感染性肉芽肿,使用乌司奴单抗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另1例为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外表现,皮损表现为全身红斑、结节,小腿、臀部可见溃疡,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皮损部分消退。结论 IBD合并皮肤表现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时临床医生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以免误诊漏诊。
丘晓英夏传刚肖文陈方如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皮肤表现病理特点
儿童肾小球疾病182例疾病谱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近12年儿童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特点,并归纳其疾病谱主要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住院,年龄低于14周岁,经临床检查为肾小球疾病且成功实施肾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P1即2010—2013年、P2即2014—2017年、P3即2018—2021年),从而分析病理类型疾病谱的变化。结果将182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其中男92例(50.55%),女90例(49.45%),男女比例为1.02∶1,平均年龄为(8.1±3.4)周岁,性别年龄构成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94例(51.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83例(45.6%),遗传性肾小球疾病(HGD)5例(2.7%)。P3P2比较,PGD所占百分比明显升高,SGD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D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NS)(63.8%)、孤立性血尿和(或)蛋白尿(IH/IP)(26.6%)及急性肾小球肾炎(AGN)(9.6%);疾病病理分型主要以微小病变性肾病(MCD)(42.6%)、IgA肾病(IgAN)(25.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9.6%)、肾小球病变轻微(GML)(7.4%)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4%)为主。近12年来,MCD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GS的所占百分比也有逐渐上升趋向,IgAN在P3较P2所占比例下降。SGD主要表现为紫癜性肾炎(HSPN)(72.3%)及狼疮性肾炎(LN)(26.5%),HSPN构成比在P2及P3较P1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所有PGD病理类型中,除去GML部分,其他类型都是男性所占比大于女性,其中MCD、IgAN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GD中则完全相反,无论是HSPN或是LN,女性所占比例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潮汕地区小儿肾脏活组织检查的病例中以PGD居多,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NS,最常见的病
陈程林广裕吴扬周晓华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流行病学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FH-DUL)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特点,并分析复发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诊治的19例FH-DUL,回顾分析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并对其中1例行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法)检测。结果:19例FH-DUL患者平均年龄(38.6±8.2)岁,其中5例(26.3%)有月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痛经等临床症状,其余14例(73.7%)为体检发现。11例(57.9%)为多发肌瘤(≥2枚),8例(42.1%)为单发性肌瘤,最大径4~13cm。1例(5.3%)为黏膜下肌瘤,13例(68.4%)为肌壁间肌瘤,5例(26.3%)为浆膜下肌瘤。6例(31.8%)患者的一级亲属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13例(68.4%)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31.6%)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9例均具有至少一个典型的FH-DUL形态特征。低倍镜视野下:19例(100%)可见薄壁鹿角状血管,13例(68.4%)明显富于细胞,11例(57.9%)可见灶性的肺泡样水肿间质。高倍镜视野下:11例(57.9%)见奇异形核,12例(63.2%)见胞质内嗜酸性小球沉积,8例(42.1%)见显著的嗜酸性大核仁及核仁周围空晕,核分裂<5个/HPF,未见明显肿瘤性凝固性坏死。19例免疫组化均为SMA、Desmin、h-caldesmon阳性表达,FH表达完全缺失。1例行高通量测序示FH基因胚系突变阴性,可能致病变异为FH基因拷贝数缺失。19例患者随访期内复发3例(15.8%),无死亡。年龄(<35岁)、家族肿瘤史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FH-DUL具有一定特征的组织学形态,但并不绝对。独特的病理形态联合免疫组化检查有利于FH-DUL的诊断,结合临床特征可以指导进行遗传咨询和正式的突变检测。当患者年龄<35岁、有肿瘤家族史时,需警惕其复发风险。
陆丹丹沈铭红陈汝蕾吕京澴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
重症肌无力合并肌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葛慧珍
652例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周朋朋
231例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胡名玉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临床病理分析(附12例)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临床分期9例(75%)为Ib2期,2例(17%)为Ib3期,1例(8%)为Ⅲc2期;11例患者均在术后补充放、化疗,其中10例(91%)无复发,1例伴双肺多发转移;肿物最大径(32.4±5.5)mm;8例(67%)形成糜烂及结节状肿物,4例(33%)呈息肉样;镜下均可见典型的浸润性复层、实性、含黏液的癌细胞巢,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除3例(25%)为纯的ISMC外,9例(75%)均合并其他类型的浸润性癌;12例(100%)查见宫颈上皮原位病变,包括子宫颈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免疫表型ISMC表达腺上皮标记物,过碘酸酸酶/阿利新蓝染色(PAS/AB)染色阳性;10例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6例(50%)为18型,4例(33%)为16型。结论:ISMC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本文报道病例平均年龄偏大,临床分期偏早,虽然存在脉管癌栓,但随访至撰稿前仅1例发现转移,本文数据可为临床对该肿瘤的认识提供参考和补充。
吴倩文阳琼芝肖诗维胡敏徐鹏飞王满香樊利芳岳君秋郭芳
关键词:宫颈腺癌
5例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GNMI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5例PGNMID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7~68岁,病程2.5~60.0个月,2例病程超过1年,5例均呈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病史,4例镜下血尿,3例肾功能异常。仅1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比率异常。光镜下,5例患者的肾脏均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免疫荧光下,PGNMID患者肾小球仅见免疫球蛋白G3和κ轻链沉积;电镜显示PGNMID患者肾脏系膜、内皮下和(或)上皮下颗粒状沉积物。结论 PGNMID患者常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下降,需尽早行肾脏病理检查,以提高PGNMID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汪凤刘小妹徐佳奕王福妹苏雪松周华王艳秋
关键词: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活检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分析
2023年
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这一罕见肿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3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观察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并综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入组13例患者男女比例约1:2.25,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主要表现为胰腺类圆形低密度影,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11例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影,其中5例增强后可见边缘及分隔强化。13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11例切面呈多房囊状或蜂窝状外观,2例为巨囊型(或寡囊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表达CK7、CK19、EMA、MUC6、 Inhibin及 CAIX,但不表达CEA以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K1-67 增殖指数显示为低表达。13例患者随访时间5~72个月,均无转移或复发。结论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为一种罕见胰腺良性肿瘤,多为偶然发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预后良好,手术切除通常可治愈。
张慧锋
关键词:胰腺囊肿浆液性囊腺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关作者

黄松明
作品数:366被引量:1,25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醛固酮 肾组织 迷迭香酸 系膜细胞
张爱华
作品数:404被引量:795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醛固酮 系膜细胞
张维真
作品数:92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临床与病理分析 过敏性紫癜 肾病综合征 儿童患者
吴红梅
作品数:71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临床与病理分析 血液灌流治疗 过敏性紫癜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鲍华英
作品数:139被引量:4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核心蛋白聚糖 临床与病理分析 过敏性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