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乳房再造术“的相关文章
- 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行腹部皮瓣乳房再造4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4例患者中95例(19.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5.5%发生皮瓣并发症,5.2%发生供区并发症,脂肪坏死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11.9%),通过技术改进脂肪液化率较前大幅下降(1.7%比7.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再造术式、新辅助化疗史、BMI、吸烟史均与术后并发症有关(χ^(2)=21.088,P<0.001;χ^(2)=4.385,P=0.036;χ^(2)=14.784,P=0.018;χ^(2)=19.015,P=0.048),再造时机及术式均与非计划再次手术有关(χ^(2)=7.316,P=0.007;χ^(2)=17.167,P<0.001),再造时机、放疗时序均与修整手术有关(χ^(2)=40.785,P<0.001;χ^(2)=18.60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吸烟史是皮瓣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84,95%CI:0.022~0.325,P<0.001;OR=41.623,95%CI:3.241~534.569,P=0.004)。结论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应详细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方案。
- 苏聪王庶丁泊文何珊珊韩春勇殷竹鸣尹健
-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
- 奥马哈系统在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精准护理中奥马哈系统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延期乳房再造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至11月收治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5例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并改进护理方案,采用奥马哈系统、实施精准护理的35例列为研究组。通过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的比较,评估两组实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性调节和身体意向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身体意向评分高于对照组,性调节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2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1,P=0.21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开展精准护理,能够有效解决乳房再造术后护理问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改善其情感生活状态,提高患者自信及生活质量,使患者康复更佳。
- 王清徐敏刘蓉王珏许腊梅
-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乳房再造术生活质量评分
- 硅凝胶假体植入或扩张器乳房再造术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 2024年
- 目的探讨硅凝胶假体植入或扩张器乳房再造术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收治行植入物乳房再造手术女性患者23例,年龄19~49(31.7±7.6)岁。分析病史、病因、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结果23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3~12个月,23例患者中8例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其中乳头乳晕复合体部分坏死1例、术后感染2例、假体或扩张器位置欠佳或移位2例、乳头乳晕复合体移位3例,所有并发症均进行相应处理,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硅凝胶假体植入和扩张器乳房再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针对并发症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 杨开王先成孙杨熊祥孟宪熙李文波李晓芳方柏荣
-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假体和植入物乳房假体植入
-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应用于乳房再造术中的效果
- 2024年
-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应用于乳房再造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房恶性肿瘤患者44例,44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分析44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44例患者乳房再造术后乳房美学评价优良率97.72%;44例患者手术时间(1.20±0.20)h,出血量(41.15±3.32)ml,无需要二次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4.55%;术后3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 DIEP皮瓣可在乳房再造中发挥积极作用。
- 海森郭旭辉龚喜龙赵丽毋磊
- 关键词:乳房再造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横行腹直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横行腹直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TRAM)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同期行TRAM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治疗,比较两组美观效果、自我认同感、生命质量及术后转归情况。结果实验组美观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自我认同感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行TRAM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临床获益显著,可明显改善乳房外观,提高患者自我认同感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财胜杨斌周小青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术
- 零缺陷理论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总结DIEP乳房再造手术围术期手术配合流程的优化模式,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应用零缺陷管理理论,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DIEP乳房再造手术的48例乳腺癌患者,并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乳腺癌手术配合流程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立零缺陷理论护理小组,应用零缺陷理论模式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01),手术时间无显著缩短(P=0.15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01)。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2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2)。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方面明显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这说明加速康复外科背景下的零缺陷理论模式在DIEP乳房再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有积极意义。
- 马悦冯爱敏舒晓刘军晓冯然
- 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23年7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常规组(n=30)。研究组实施腔内多点缝合,常规组实施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肿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日均引流量、总引流量少于常规组,拔管时间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腔内多点缝合在乳腺癌患者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血清肿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欧阳志全嫒李松莲管慧红
- 关键词:乳腺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多维度康复护理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多维度康复护理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多维度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恢复效果心理危机水平和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外形、外观、手感等恢复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护理前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均比护理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情感、行为、认知等心理危机水平和家庭功能、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P<0.05)。试验组乳头挛缩、愈合不良、局部疼痛、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多维度康复护理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以及睡眠质量。
- 李选治叶彩霞赖春秀
- 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为受区血管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4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作为即刻乳房再造胸部受区血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应用胸背血管远、近心端同时作为受区血管的乳房再造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胸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腹壁下血管主干及其穿支。先行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分离腹部皮瓣双侧穿支和主干血管,再离断双侧腹壁下动脉主干、暴露血管蒂,分别与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然后经切口将塑形好的皮瓣植入乳腺切除后的腔隙内,行再造乳房塑形摆位,患者屈膝曲髋位调整再造乳房形态,关闭腹部供区,重建脐孔,放置负压引流管,关闭乳房切口。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结果共纳入4例女性患者,年龄(46.0±6.5)岁(37~52岁)。4例患者供区血管均为双侧腹壁下血管蒂,3例受区血管为胸背血管远、近心端,1例为胸背血管前锯肌支的远、近心端。术后7~10 d拔除全部引流管,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对再造乳房效果均很满意。结论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的同时应用既可保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又减少了对肋骨、肋间肌的损伤,达到了更好的乳房美学效果。
- 陈秀秀吴煌福穆籣郑武平潘俊博何贵省宋韬张亚珍陈恒余黄菁慧许艺莲
- 关键词:乳腺肿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胸背动脉
- 达芬奇机器人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保留乳头乳晕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接受单侧达芬奇机器人保留乳头乳晕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16例,年龄17~58(42.1±7.2)岁,体重指数(22.93±2.53)kg/m^(2)。收集并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机器人镜下操作时间、总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以确定手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14例患者使用达芬奇机器人SITM系统,102例患者使用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使用三孔三臂操作78例,单孔三臂操作38例。机器人镜下操作时间和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15.95±58.10)min和(205.14±57.72)min。机器人准备时间从最初的25 min减少到目前的5 min。术后随访时间(3±1)个月,无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除2例假体丢失、5例皮肤发生热损伤外,109例患者无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且对术后美学效果满意。结论达芬奇机器人保留乳头乳晕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手术能提供较好的美容效果,且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
- 陈阔宋达疆吕鹏威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乳房再造美学效果
相关作者
- 张晨

- 作品数:417被引量:8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脂肪移植 隆乳术 整形外科 美容外科 自体脂肪移植
- 高景恒

- 作品数:566被引量:1,53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 研究主题:美容医学 美容外科 脂肪移植 美容 除皱术
- 穆兰花

- 作品数:90被引量:63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房再造 乳房再造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腺癌 乳房
- 王彪

- 作品数:174被引量:3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瘤 ANG2 乳房再造 整复治疗 小耳畸形
- 张学慧

- 作品数:45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房再造 乳腺癌 乳房重建 乳房再造术 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