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篇“ 乳房缩小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 改良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45例疗效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改良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治疗巨乳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15-01—2019-12行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的45例巨乳症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39个月。末次随访,45例患者术后乳房形态综合评分为87.22(3.26)分,高于术前的54.82(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为3.15(0.81)分。结论改良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设计合理,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乳房塑形佳等优势,是治疗巨乳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术式。
- 汤梦岩陈旻静刘林嶓李广帅赵高峰
- 关键词:巨乳症乳房缩小成形术
- 保留乳腺横隔的垂直瘢痕乳房缩小成形术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保留乳腺横隔的垂直瘢痕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典垂直瘢痕内上蒂乳房缩小的手术设计,标记保护乳腺横隔的血管组织,切除设计的下穹窿皮肤、腺体,内上蒂的腺体真皮组织蒂向新乳头移位,残留腺体塑形、定位。结果采取保留乳腺横隔的垂直瘢痕乳房缩小成形术共79例患者154侧乳房,其中单侧乳房缩小4例,手术后评估,乳房形态良好。术后4侧乳房切口部分裂开,均经换药后愈合,无乳头、乳晕坏死发生。结论保留乳腺横隔的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手术,可更好地保护乳头乳晕复合组织的血供及静脉回流,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顾建英张勇冯自豪杨燕文施越冬亓发芝
- 关键词:乳房缩小成形术
- 乳房缩小成形术不同方法应用体会
- 目的:对乳房缩小成形术不同方法临床应用进行回顾和分析,选出比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我科开展的18例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比较各种常见乳房成形手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包括垂直切口双蒂、环乳晕切口中心蒂、垂直切口上...
- 王廷金
- 关键词:乳房缩小成形术术式选择临床疗效
- 中央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47例临床分析
- 目的:回顾临床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中央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乳房肥大症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2015年应用中央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乳房肥大症47例,共94个乳房,其...
- 朱蓉
- 关键词:乳房缩小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复合组织下蒂法在乳房缩小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下蒂法在肥大乳房缩小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复合组织下蒂法矫治乳房肥大症患者18例,34侧乳房。术后根据术前伴随症状与乳房外形评判术后效果。论述本术式的基本方法与探讨操作要点。通过对患者术后乳房外形、感觉、瘢痕、不适症状的缓解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复合组织下蒂法的特点及优缺点。结果:本组18例患者,1侧术后切口发生局部脂肪液化,1例术后乳房仍有轻度下垂2例术后2个月出现乳晕扩大,余均效果满意。术前各种不适得到明显改善。乳房疼痛改善率为83.3%。肩、颈、项、背痛改善为100%,睡眠明显改善100%。结论:复合组织下蒂法是治疗乳房肥大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马娟董祥林乔星秦涛马少林
- 关键词:乳房缩小术乳房下垂
- 内上方蒂法与吸脂术在乳房缩小成形术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结合脂肪抽吸法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对乳房肥大伴下垂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8例乳房肥大伴下垂的患者,行结合脂肪抽吸法的携带Würinger's乳房水平中隔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进行修复.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肿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等并发症.1例发生小段切口裂开.均获随访6~18个月,新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新乳房外形满意.结论 联合应用脂肪抽吸法和内上方真皮腺体蒂术可使肥大伴下垂的乳房进一步得到良好的塑形,疗效满意.
- 郑梁吴小蔚宋海臣吴文娟
-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
- 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文献回顾与51例临床经验总结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法切口行乳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我们对51例患者行直线切口法乳房成形术,根据术前乳房肥大或下垂情况设计手术切口,切除多余的表皮组织,保留乳晕区域真皮层,剥离并保留上部蒂营养乳头、乳晕,去除多余的乳房下极及基底乳腺组织,并缝合固定于第2肋水平。重新塑形乳腺组织,缝合皮肤。结果采用本法共治疗51例患者,其中巨乳症18例、乳房肥大12例、乳房下垂21例,术后乳房外形美观。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2.5年,平均11.5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新乳房外形挺拔、自然。结论本术式对乳房中重度肥大及下垂治疗效果好,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作为乳房肥大及下垂矫正的术式。
- 田方文陈光平徐荣阳邓正军徐斌赵正杰段家海张少军
- 关键词:乳房肥大乳房下垂乳房成形术
- 改良双环法中心蒂乳房缩小成形术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环法中心蒂乳房缩小成形术术亿效果不件的原因,以便改进手术疗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远期美学效果。方法通过对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双环法中心蒂术式行肥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该技术的临床经验,针对各类术后效果不佳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对改良术式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采用改良术式的76例随访3个月至3年。结果表明,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满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术后环乳晕瘢痕不明显,远期美学效果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小前2次修整。结论改良双环法中心带乳房缩小成形术是适合中国妇女的较优选术式;精细的术前设计和重视手术细节的把握是降低许发痛、提高于术效果的有效措施。
- 杨杰孙家明郭科熊凌云王荣荣
- 关键词:巨乳乳房缩小成形术
- 保留Wü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Wti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乳房肥大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对21例轻、中度女性乳房肥大患者行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时,采用去除Wtiringer水平横隔头侧方向、保留横隔尾侧方向乳腺组织的方式。结果21例患者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为(327.8±148.6)g,锁乳距由术前的24.0-28.0cm(25.5cm)缩小为术后的18.0-22.0cm(20.0cm),胸骨上凹至乳头的距离由术前的23.5-28.5cm(26.0cm)缩小为术后的19.5-22.5cm(21.0cm)。上提乳头4.0-10.0cm,平均6.5cm。术后无一例血肿,无乳头、乳晕坏死的现象发生。1例患者切口小范围裂开,经换药后自愈。17例获术后3个月至2年的随访,乳头、乳晕感觉良好,乳房外形满意。结论保留Wii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解剖学基础,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乳头、乳晕复合体的血运和感觉,减少血肿或血清肿的发生率,术后远期效果更为稳定,适用于部分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患者。
- 杨艳清孙家明熊凌云郭能强刘嘉锋郭科郭亮
- 关键词: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肥大
- 双环法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实践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双环法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在巨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32例64侧乳房肥大伴或不伴乳房松垂者,采用以乳头为中心的中央蒂真皮帽双环法乳房缩小成形术,保留第4肋间神经径路的乳腺组织的完整性,切除多余的腺体组织,环形荷包缩拢外环口缝合。结果切除腺体组织量150~920 g/侧。3例术后9~12 d拆线时切口部分裂开;1例乳头表面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余均无伤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0.5~5年,5例切口处瘢痕增生;4例乳晕形态不佳再次修复后满意;1例乳房肥大复发伴松垂。其余患者双侧乳房大小和乳头乳晕对称,形态自然,乳房上极较饱满,瘢痕隐蔽,乳头乳晕感觉正常,效果满意。结论双环法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及悬吊术设计操作简单、灵活,瘢痕隐蔽,手术后可确保乳头乳晕的血供、感觉与哺乳功能。
- 张茂红杜庆安宗逊章冠东
- 关键词:巨乳症双环法乳房缩小术
相关作者
- 乔群

- 作品数:239被引量:1,4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乳房 乳房再造 扩张皮瓣
- 郭树忠

- 作品数:663被引量:3,358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瘢痕 整形外科 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瘢痕
- 孙家明

- 作品数:309被引量:8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脂肪 乳房 乳房再造 隆乳术 乳房缩小整形术
- 吴杰

- 作品数:159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眼袋整复术 眼袋 褥式缝合法 眶隔 小切口
- 葛华强

- 作品数:85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眼袋整复术 眼袋 眶隔 联合入路 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