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事件平均浓度“的相关文章
样品数量对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估算结果的影响--以时间间隔采样法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3场径流事件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Pb、Zn、溶解态Pb、溶解态Zn的浓度变化及出流规律,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场次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估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降雨事件,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波动剧烈且受雨强影响较大,径流中后段浓度下降且逐渐趋于平稳,为提高EMC估算的准确性应对径流全程采样并在初期加密样品采集.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EMC估算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场次径流样品数量较少时,根据样品浓度结合相应时段径流量计算的EMC呈较大离散性,随着样品数量增加估算EMC值离散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场次径流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随样品增多而降低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与径流水质水量波动程度有关.若场次径流样品数量小于10,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接近40%,当样品数量增至13个或19个,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0%和20%.
陈莹王昭赵剑强杨文娟
关键词:路面径流事件平均浓度
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这使得不透水面大幅度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增加,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增多。城市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河流水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位于同一流域的各城市所产生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导致城市群流域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群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关于城市非点源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内部小尺度,对城市群大尺度的研究亟需发展。以位于浑河太子河流域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在沈阳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下垫面进行降雨径流采样,基于事件平均浓度(EMC)法和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估城市群流域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径流中城市非点源污染物浓度、负荷量及其单位面积负荷要高于屋面径流和透水面径流。辽宁中部城市群TP、TN、COD、TSS的年均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为265.52、852.89、2249.71、192496.74 t/a,重金属Cd、Ni、Pb、Cr、Cu、Zn的年均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为347.99、9932.62、25861.29、28360.41、36068.30、138840.42 kg/a。沈阳市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最高,但其单位面积负荷最低。研究基于更为精细的城市下垫面划分,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区划、下垫面类型和降雨强度,更为准确的评估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流域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能够为高度城市化流域城市非点源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宗敏刘淼李春林胡远满王聪
关键词:城市非点源污染事件平均浓度SWMM模型辽宁中部城市群
屋面径流污染特性及回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以天津市某大学SBS(改性沥青)屋面为研究对象,2018年8-9月考察了3次典型降雨事件中屋面径流中污染物随降雨历时的出流规律和影响因素、各降雨事件事件平均浓度(EMC)以及初始冲洗效果强度。研究表明,初期径流水质较差,污染较严重,随时间的延长,各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且降雨量越大、屋面污染总负荷越高,雨水对屋面的冲刷作用越强,降低趋势和初始冲洗效果越显著;结合各污染物EMC分析可知,3次降雨事件中COD污染最严重,均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TP污染较轻,最小质量浓度可达0.08 mg/L(降雨事件Ⅰ和降雨事件Ⅲ),同时其他指标也达到湖泊、水景类水质标准,可作为景观类用水水源。
高玉婵金星龙赵乐军宋现才
关键词:屋面径流污染特性事件平均浓度
青岛市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重金属的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采集2014年9月28日青岛市4个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样品,监测其重金属Cd、Cu、Pb、Zn的含量,并分析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事件平均浓度(EMC)和初期冲刷现象等。结果表明:石油化工区降雨径流中Cd、Cu、Pb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Zn、Cu、Pb之间亦具有显著相关性;重金属Cd、Pb是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Pb具有交通强度越高含量越高的特点,Cd具有距离石油化工区越远含量越低的特点;降雨径流中Cd、Cu、Pb、Zn的初期冲刷效应不仅与汇水面积、下垫面材料有关,而且与重金属的类别有关。
张春荣武波杨皓然吴昊郑慧铭姚春卉
关键词:重金属事件平均浓度初期冲刷
乡村散养家禽场地径流污染物出流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乡村散养家禽场地径流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分散不易控制,对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摸清该类径流的污染特征是开展相关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研究了散养家禽场地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并初步分析了降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较高,COD_(Mn)、TN、TP和NH_3-N的EMC均值分别为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的1.7、12.1、7.3和3.3倍,TSS的EMC均值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三级标准限值的11.5倍,TN和TP是主要污染物;径流污染物存在弱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冲刷比值FF_(20)为1.0~1.5;降雨总量和降雨强度对径流污染物特征的影响较显著,与污染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初期冲刷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前期晴天数越长,则径流中TP浓度越高,其他污染物浓度和前期晴天数的相关性不明显。
张忠祥费一鸣傅大放
关键词:径流污染事件平均浓度初期冲刷效应
样品个数对路面径流场次EMC估算准确性影响
2017年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对2014年8月至2014年11月的3场降雨径流事件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进行全程采样,测试并计算径流过程SS、COD、Cr、Ni、Cd、溶解态Cr、溶解态Ni和溶解态Cd的事件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EMC),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场次径流估算EMC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EMC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场次径流样品数量较少时,根据样品浓度结合径流量计算的EMC呈较大离散性,随着样品数量增加估算EMC值离散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场次径流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随样品数量增多而降低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与场次径流水质水量波动程度有关。场次径流时间间隔采样样品数量大于13个,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0%。
王昭李娟陈超
关键词:路面径流事件平均浓度
天津典型居民区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在对天津典型居民区域的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以典型降雨为例,探讨了雨水径流污染物的特征和事件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结果表明,天津典型居民区主干道和菜市场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随着降雨历时的延续呈降低趋势,冲刷效应明显;屋顶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续变化较小,冲刷效应较弱。3种下垫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小差异明显,菜市场和主干道雨水径流中SS质量浓度相差不大,且都远远超过屋顶雨水径流;雨水径流中COD和TP质量浓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菜市场、主干道、屋顶;雨水径流中TN质量浓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菜市场、屋顶、主干道。以EMC中值计,菜市场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平均浓度要高于主干道和屋顶,菜市场雨水径流中TP的质量浓度是主干道的3倍、屋顶的24倍。天津典型居民区雨水径流污染比较严重,如不经截留或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等接纳水体,会严重影响河道的水质和城市的环境。
许伟常素云占强
关键词:雨水径流不同下垫面污染特征事件平均浓度
上海市高架道路降雨径流的水质特征与负荷估算
以上海市高架道路五洲大道某段为研究对象,采集和检测了19场降雨径流的水质,对径流的水质特征和营养盐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污染物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同场次降雨径流平均质量浓度(EMC)差异明显,COD、TSS、TN、TP...
滕俊伟尹秋晓李飞鹏张海平
关键词:高架道路径流事件平均浓度污染负荷
文献传递
沈阳市降雨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被引量:21
2014年
城市降雨径流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以沈阳市典型区域为例,研究了坡顶屋面、平顶屋面和路面3种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总悬浮颗粒物(TSS)、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主要重金属(Cd、Pb、Cr、Cu、Ni和Zn)共10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浓度峰值提前于径流峰值;路面径流的污染程度重于屋面径流,TN是屋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TSS、TN、TP、Pb和Cr则是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TSS超过了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其余污染物均超过了国家V类地表水标准;径流中TSS与除TN以外的其他8种污染物有较强相关性,氮、磷营养元素与降雨量和雨强大小呈显著正相关,COD则易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释放到径流中;与其他国家和城市对比发现,沈阳屋面径流中TSS、TN、TP和COD较少,但却有一定的重金属污染;路面径流中TSS和TP浓度较高,但TN和COD浓度较低,且重金属中Pb、Cr、Cu和Zn的污染较严重。
李春林刘淼胡远满布仁仓孙凤云宫继萍陈探
关键词:降雨径流事件平均浓度非点源污染
上海市高架道路降雨径流的水质特征与负荷估算被引量:5
2014年
以上海市高架道路五洲大道某段为研究对象,采集和检测了19场降雨径流的水质,对径流的水质特征和营养盐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污染物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同场次降雨径流平均质量浓度(EMC)差异明显,COD、TSS、TN、TP和NH3-N的EMC平均值为139、261、2.35、0.46、1.07 mg/L,其中TSS,COD的EMC平均值分别是《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09)排放限值二级标准的2.3倍和6.2倍,溶解态氮、颗粒态磷是径流中营养盐的主要输出形式。负荷估算结果表明COD,TSS,TN,TP和NH3-N年污染负荷分别为1 317、2 473、22.3、4.3和10.1 kg/hm2·a,远高于国外的研究结果,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该研究可为城市高架道路径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对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滕俊伟尹秋晓李飞鹏张海平
关键词:高架道路径流事件平均浓度污染负荷

相关作者

李贺
作品数:71被引量:45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事件平均浓度 雨水径流 高速公路 路面径流 重金属
李田
作品数:218被引量:2,126H指数:2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排水系统 固定膜 污染负荷 光催化氧化 排水管道
傅大放
作品数:186被引量:1,56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高速公路 重金属 雨水径流
张科峰
作品数:6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莫纳什大学
研究主题:事件平均浓度 径流水质 屋面雨水 影响因素 雨水径流
李春林
作品数:43被引量:48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非点源污染 城市 降雨径流 城市非点源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