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1篇“ 二里头文化“的相关文章
二里头文化铃器三题
2024年
立足中国音乐史学立场研究二里头铃的问题,弄清其来龙去脉是十分必要的。二里头陶铃和铜铃在音乐性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铜铃并非模仿陶铃制作,二者应是并行发展的两类乐器。陶寺铃与二里头铃之间的传承关系可能存疑,二里头铃并未受到陶寺影响,二者的音乐观念、演进模式并不相同。二里头铃的传播与扩散促进了各地音乐事业的发展,深刻体现出其文化的感染力与向心力。此外,二里岗时期中原铜铃的“流失”以及音乐面貌的黯淡景象,或是新兴政权主动选择的结果。
和一帆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铜铃音乐考古
黄河中游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炊煮器组合与炊煮方式的变革
2024年
陶器组合变化是考古学文化更替的重要指标,暗示着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群或者集团在社会组织结构变化中的某种转变。而陶器组合中炊煮器的变化与其所使用炉灶形态紧密相关。黄河中游从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学文化转变,在生活层面是否发生了变化?若有变化,其变化的社会背景又是如何?本文结合炊煮器组合及使用炉灶形态,通过分析不同地区考古资料来讨论该时段在炊煮方式上的变革,以此尝试恢复当时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随着时代变迁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秦小丽
关键词:黄河中游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的龙图腾信仰——以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中的龙图腾为例
2024年
在中国,龙图腾信仰出现的年代很早,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出土于内蒙古赛沁塔拉旗的红山玉龙等都说明,在广域王权国家建立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就已经形成了龙图腾信仰。发展至青铜时代,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龙图腾信仰更加突出彰显。本文以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中的龙图腾为例,对青铜时代的龙图腾信仰进行简要梳理,进而展示龙图腾信仰在这一时代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邢楷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中国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
三足壶(二里头文化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三足壶(二里头文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盛放液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为使用时不...
王延军王琳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耳饰浅析
2023年
二里头文化时期流行以绿松石珠为耳饰,其珠饰即甲骨文所谓“良”、金文所说“琅”,系挂绿松石珠的丝绳即甲骨文所说“(糹耳)”。二里头遗址有“官营”绿松石作坊,制造绿松石耳饰和其他种类繁多的绿松石制品。使用绿松石制品为耳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达到巅峰,商代依然传承这一传统。
杜金鹏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一期聚落性质再认识
2023年
二里头遗址在二里头文化二到四期已具备都邑性质是学界的基本共识,但对该遗址二里头文化一期聚落(以下简称“二里头遗址一期聚落”)性质的认识却有较大分歧,存在普通村落说[1]、一般聚落说[2]、中心聚落说[3]、都邑说[4]、先村落后都邑说[5]、区域性中心聚落或都邑说[6]等看法。以上观点有的较为接近,有的差别较大,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二里头遗址一期聚落究竟是一个普通村落,还是一处都邑?若是都邑.
贺俊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人群构成看夏文化概念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墓向葬俗可将含墓葬遗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以北向墓为主,乙类以南向墓为主,丙类北向、南向墓比例大体相当,三类遗址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规律。经分析可知该文化的北向墓和南向墓分别代表了不同人群,该文化的人群构成是以北向墓人群为主,南向墓人群为辅。参考夏、商、周三代皆流行北首葬的文献记载,以及夏遗民墓葬的考古发现,可知二里头文化的北向墓人群为姒姓夏族。文献又记载了彭姓的韦和己姓的顾、昆吾等夏之与国,考古发现周代彭姓、己姓贵族墓为南向墓,可推知二里头文化的南向墓人群为彭姓、己姓部族;这些部族擅长制陶、铸铜、绿松石工艺。夏王朝的兴起开始于姒姓夏人与部分“祝融”后裔的联盟。“夏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分别是在考古学文化和族属两个层面的定义。
梁云李盼盼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遗存反思
2023年
现有的层位关系不足以将二里头1号、2号基址在第四期晚段的使用期遗存与废弃期遗存截然分开,也不足以卡定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出现在宫殿区的具体时间节点。二里头遗址所见的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一向被视为商夷联盟西进占领二里头都邑的物质表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因素出现较早。只有下七垣文化(尤其是漳河型)与岳石文化风格的器物在二里头遗址中成组合地大量出现才意味着二里头都邑业已沦陷。从二里头都邑的主体要素、布局框架在第四期晚段的存废状况来看,二里头宫城东部持续兴建,西部渐趋衰落。6号、10号、11号基址及东1城门的始建年代或可视为二里头遗址中的夏商文化分界坐标。
井中伟张振腾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
聚焦郑州:关于二里头文化二里文化过渡的讨论
2023年
现代考古学引入中国之初,中国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对殷墟进行的发掘验证了晚商历史,这无疑给了学界一个经典范例:考古与文献互证。关于晚商之前的历史,文献记载较为简略,且众说纷纭,如何找到相对应的考古遗存,成为一个难题。1949年后,郑州地区一系列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并极大地推进了学界对夏商文化认识程度。
席乐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考古遗存现代考古学晚商夏商文化考古发现
河南宝丰县小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2017年发掘简报
2023年
小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西南约2公里的小李庄村委会北侧(图一)。遗址范围南北长约220、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平顶山市文物局于2008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夏琳瑜郑国奇李锋丁红岩(绘制)高棚(摄影)祝贺(拍摄)
关键词:聚落二里头文化

相关作者

许宏
作品数:99被引量:57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 二里头文化 考古 考古学
袁广阔
作品数:107被引量:449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遗址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郑州商城 仰韶文化
杜金鹏
作品数:79被引量:56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考古 偃师商城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 考古学
朱乃诚
作品数:76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红山文化 中国文明 二里头文化 玉器 牙璋
段天璟
作品数:34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遗址 遗存 二里头文化时期 考古学文化 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