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9 篇“ 交界部 “的相关文章
食管胃交界 部 癌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食管胃交界 部 癌(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 CEG)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与胃交界 处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年轻患者中更为显著。这种上升趋势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CEG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本文就CEG的定义、分型、分期、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穆热迪力·麦麦提阿卜杜拉 张海平关键词:组织学特征 预后 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 部 癌外科持续质量改进目标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2024年 外科诊疗提质增效是广大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 部 癌患者的疗效保证,而以“教科书式结局”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机制是不二之选。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顺利实施,由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牵头组织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和工作团队,应用国际规范的指南共识制订方法,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国情,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共计包括8项“教科书式结局”供参考,旨在规范、促进并夯实外科质量管理,以促进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 部 癌外科质量持续提升。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 李印 康晓征关键词:食管肿瘤 外科治疗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 部 癌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 部 癌(G/GEJ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gov等数据库和中国抗癌协会、韩国临床肿瘤学会、日本临床肿瘤学会等会议摘要中有关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G/GEJC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 4.3.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RCT共5297例HER2阴性晚期G/GEJC的成年患者。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HR=0.79,95%CI:0.74~0.85,P<0.001)及无进展生存期(PFS)(HR=0.74,95%CI:0.69~0.80,P<0.001),并提高客观有效率(ORR)(RR=1.23,95%CI:1.15~1.31,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综合阳性分数(CPS)≥1、CPS≥5、CPS≥10的患者中,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方案的OS、PFS、ORR均获益,且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程度越高,疗效获益均更佳。此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的患者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方案延长OS更为显著(HR=0.35,95%CI:0.21~0.59,P<0.001)。与化疗组相比,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方案未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G/GEJC的疗效优于化疗,且高CPS或MSI-H患者获益更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穆合太拜尔·海肉拉 魏瑜 张莉关键词:晚期胃癌 化疗 TFF3和HER2在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AEG)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0例行手术切除的AEG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G组织中TFF3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AEG组织中,TFF3的阳性表达率为51.43%,HER2的阳性表达率为15.00%。TFF3阳性多见于Laurén分型为弥漫型、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ER2阳性多见于Laurén分型为肠型的患者。HER2阴性患者TFF3阳性表达率高于阳性患者(χ^(2)=5.167,P=0.02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FF3表达会影响AEG患者生存率,TFF3阳性的AEG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TFF3阴性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及TFF3阳性表达是AEG独立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FF3阳性提示患者预后差,是影响AEG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ER2的表达不影响AEG的预后。TFF3及HER2是AEG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二者可能在AEG的发生发展中相互作用,是否可以作为治疗靶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小辉 王海伟 田云霄 杨建华 孙颖 袁艳龙关键词:TFF3 食管胃交界部 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Ⅰ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的效果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Ⅰ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秭归县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iewertⅠ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共获得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或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左胸食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对比术中临床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转移和复发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正常食管切除长度长,淋巴结清扫总数、胸腔淋巴结清扫数、腹腔淋巴结清扫数多,手术时间长,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少,胸腔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肝转移发生率、肺转移发生率、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纵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转移总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临床复发情况相比,吻合口复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Ⅰ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比较彻底地清扫淋巴结,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且安全性和远期疗效均良好。 董威 武凌云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SiewertⅠ型和Ⅱ型胸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 2023年 目的 探讨SiewertⅠ型和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AEG)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SiewertⅠ型和Ⅱ型AEG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iewertⅠ型80例,经胸腹入路手术48例,经胸入路手术32例;SiewertⅡ型104例,经胸腹入路手术71例,经胸入路手术33例。比较SiewertⅠ型和Ⅱ型AEG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3年、5年生存率差异,以及两者不同手术入路生存率差异。结果 与经胸腹入路组相比,经胸入路组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入路手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SiewertⅠ型患者3年生存率为36.25%、5年生存率为25.00%,SiewertⅡ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1.35%、29.81%,不同类型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ewertⅠ型:经胸入路者3年生存率为40.63%、5年生存率为21.88%,经胸腹入路者3年生存率为33.33%、5年生存率为2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ewertⅡ型:经胸入路者3年生存率为33.33%、5年生存率为27.274%,经胸腹入路者3年生存率为45.07%、5年生存率为3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Ⅰ型和Ⅱ型AEG用时短、出血少,而经胸腹入路手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 栗四方 花光斌 朱国玺 豆永辉 苏煜强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胸外科手术 预后 恶病质指数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恶病质指数(cachexia index,CXI)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3年0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86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第三腰椎骨骼肌面积、术前白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计算CXI。根据主要并发症ROC曲线和Youden指数确定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CXI组和低CXI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主要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III级)和住院费用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低CXI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更高(10.1%vs 2.1%,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4.21±8.22)d vs(12.55±5.09)d,P=0.003];住院费用更高[(78286.42±32118.59)元vs(69804.38±16654.53)元,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CXI(OR=4.903,95%CI:1.974~12.176,P<0.001)和恶病质(OR=4.636,95%CI:1.823~11.790,P=0.001)是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NLR(OR=1.916,95%CI:1.040~3.529,P=0.037)、恶病质(OR=1.620,95%CI:1.115~2.354,P=0.011)、贫血(OR=2.129,95%CI:1.289~3.516,P=0.003)、慢阻肺(OR=3.505,95%CI:1.321~9.300,P=0.012)和主要并发症(OR=21.121,95%CI:6.168~72.322,P<0.001)是住院费用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CXI预示着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风险增加,住院费用升高。建议术前计算恶病质指数,并以此作为评估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重要指标。 张辽 王成 冯泽伟 周芝森 郑世铭 班冰冰 张勐关键词:恶病质 主要并发症 住院费用 经上腹左胸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对比经上腹左胸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术中和术后各参数中的差别,以及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320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数据,其中行上腹左胸手术的患者175例,行Ivor-lewis手术的患者1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中和术后情况、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对影响AEG患者预后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最大直径、pTNM分期、pN分期和下残阳性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Ivor-lewis手术相比,行上腹左胸手术患者的术中时间缩短了30 min(P=0.034),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1.71%vs 4.83%,P=0.041);相比Ivor-lewis患者,行上腹左胸手术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OS和DFS(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是SiewertⅡ型AEG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上腹左胸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保留膈肌的完整,缩短开胸时间,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同时,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及时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更利于改善AEG患者的预后。 李飞 宋媛 岳泓旭 贺淼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IVOR-LEWIS手术 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M1、GST-π表达情况与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 部 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机械法分离出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内TILs,流式技术检测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以含有FoxM1、GST-π抗原细胞的百分率表示)。分析AEGJ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比较癌灶组织内TILs中FoxM1、GST-π不同表达量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癌灶组织TILs内FoxM1、GST-π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I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TILs内FoxM1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TILs内GST-π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访发现,FoxM1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4.039,P=0.044),GST-π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10.041,P=0.002)。结论 AEGJ组织TILs内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TILs,且与AEGJ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与AEGJ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周博 徐菁 张文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FOXM1 GST-Π 分化程度 预后 胃食管交界 部 SMARCA4缺陷型未分化癌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 部 SMARCA4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于胃食管交界 部 的SMARCA4缺陷型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年龄60岁和80岁,均为男性,分别以进行性吞咽困难和上腹部 闷痛不适为首发症状。例1伴有同期肝转移,行姑息手术治疗,术后接受多期化疗及靶向治疗,术后8个月肿瘤进展,更改治疗方案,术后11个月肿瘤再次进展,治疗无效死亡。例2行根治性手术后未予其他治疗,术后4个月复查发现肝脏多发转移。镜下肿瘤以失黏附性的横纹肌样细胞弥漫生长,部 分区域以间变样大细胞呈黏附性的实性巢状生长。2例肿瘤细胞免疫组化BRG1缺失表达,例1BRM保留表达,且角蛋白及上皮膜抗原阴性,例2伴有BRM缺失表达,但角蛋白及上皮膜抗原部 分阳性。结论胃食管交界 部 SMARCA4缺陷型未分化癌是一类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是食管未分化癌的一组特殊亚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预后差。包括BRG1、BRM在内的SWI/SNF复合体蛋白的缺失表达对本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陈淑梅 黄汉兴关键词:食管胃交界部 未分化癌
相关作者
李守淼 作品数:82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贲门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术后 李保中 作品数:94 被引量:167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贲门癌 胃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术后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刘志强 作品数:60 被引量:114 H指数:6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进展期胃癌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术后 张伟 作品数:189 被引量:400 H指数:8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低氧 电动拖拉机 低氧应激 腹腔热灌注化疗 急性 张志忠 作品数:26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新辅助化疗 胃食管结合部 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