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相关文章
- 过程清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刑事责任评价争议焦点及完善建议
- 2017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视频监控得到逐渐普及,在视阈范围内的交通事故之发生过程得到如实的记录,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的侦查与调查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占比不多但社会影响巨大的逃逸交通事故的侦破,比以往仅凭言词证据和物证书证等方式得到的查证结果更能清晰还原其发生过程。
- 周鹏
- 关键词:言词证据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酒后驾驶加重情节
- 浅谈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尸体检验
- 2016年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尸体检验,可以帮助确认案件性质,确定死亡原因,为追究肇事逃逸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提供量刑依据,帮助确定嫌疑肇事车辆。该文根据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规定,结合文献资料,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尸体检验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刘海耀禤辉洪
- 关键词:交通事故交通肇事逃逸尸体检验
- 山东省泰安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调查报告
- 2016年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的也越来越频繁,事故发生后不救助伤者而逃逸的行为司空见惯,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公序良俗,危害到了受伤者的人身健康,而且因事故现场的不能维护加大了司法工作难度,浪费了国家资源。本文欲以山东省泰安市为视角,通过对泰安市普通民众及各基层法院的调研,结合调研的案例分析,总结一下现如今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规定的不足之处,普通民众对交通事故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目前立法的建议,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在实践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袁倩
- 关键词:逃逸行为
- 试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法医检验鉴定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3
- 2016年
- 文章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法医检验鉴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明确案件的类型与性质,降低误判问题发生几率;明确损伤的原因与特点,提供更多可利用的信息;明确损伤的形态与高度,辅助案件推理过程;认真检查重复性损伤,明确认定肇事车辆以及细致开展现场检验工作,还原案情发生现场情况等方面。
- 陶加权
-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 蚌埠:有效提升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
- 2016年
- 2016年11月14日,安徽省蚌埠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在市局和兄弟城市技术侦查部门的缜密配合下,将5年前肇事逃逸的石某抓获。2011年3月26日,石某驾驶变型拖拉机与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的康某相撞,致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石某下车观察,发现康某重伤且周围无人发现,遂驾车逃逸。事故发生后,民警通过加油站模糊监控录像及现场遗留物锁定逃逸车辆类型,
- 任长稳
- 关键词:变型拖拉机肇事逃逸侦查部门目击证人
- 如何根据损伤痕迹检验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被引量:6
- 2013年
-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一般包括人-车碰撞事故和车-车碰撞事故。对于此类事故,通常需要借助对车体痕迹检验、人体衣物痕迹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法医人体损伤检验、现场散落物整体分离痕迹检验等法庭科学技术以及运动学、动力学等物理学相关知识认定肇事车辆,判定车与车、车与人是否接触,推断接触部位及接触方式。
- 王淳浩石向东张龙陈谦
- 关键词:法医学检验交通肇事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物证快速采集标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综合分析研究百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及检验鉴定工作,针对此类案件现场出现的物证采集种类不全、采集质量不高及物证间关联性缺失等失误类型,初步制定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物证的采集流程和采集规范,构建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物证快速采集的标准体系。
- 王洋王元超杨海松
-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
- 昆明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研究
-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驾驶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交通肇事逃逸现象已十分严重,而逃逸侦破率还不是很高,逃逸事故频频发生。预防和遏制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减少因肇事逃逸造成的损失,已经是国家迫在眉睫的一项重大工程。要做好这项...
- 罗菊玲
-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执法公信力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法医学鉴定1例
- 2012年
- 1案例资料某年5月29日10时许,张某驾驶“松花江”牌小客车由西向东行至某路时,从右侧超越黄某(男,52岁)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的过程中,小客车前部撞击三轮车后部,黄某从三轮车上摔出受伤。后经查实,事故发生后张某将黄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推至距事故现场迤东60m的废品收购站内,又将黄某抬到小客车上,因小客车损坏无法启动,张某自行修车后仍无法启动,遂将黄某从车上搬至车下遗弃。
- 王山青石向东
- 关键词:肇事逃逸法医学鉴定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犯罪转化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对行为人肇事逃逸后出现被害人死亡的实害后果,应定性为交通肇事逃逸还是故意杀人罪,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分歧。以对大陆法系等价值性理论和对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认知为基础,对"单纯逃逸"和"移动逃逸"进行了分类分析,单纯逃逸致人死亡并不必然得出故意杀人的结论,关键在于对排他性支配力的判断。
- 朱锡平
-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相关作者
- 陈嵩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ASP 交互性 网络课堂 大教育大培训
- 刘淑霞

- 作品数:35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培训部
- 研究主题:墨水 色谱法 字迹色痕 教育训练工作 签字笔
- 韩凤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查缉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交通肇事逃逸
- 李锦

- 作品数:17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公安工作 AI 教育训练工作 物证分析
- 吴良培

- 作品数:30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诱惑侦查 侦查主体 侦查 犯罪案件 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