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48篇“ 产城融合“的相关文章
雄安新区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2024年
当前业发展和市建设基础较弱、定位于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其融合发展面临着市高标准开发的自我造血机能较弱、业跨越式发展的要素支撑较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动态平衡较难等追赶和示范需同时进行等挑战。在未来业发展服务化、市发展多样化、发展协同化、创新数字化的趋向下,应以创新利用雄安“金字”招牌为首要、以充分发挥市场运行逻辑为支撑、以加快形成示范效应为突破、以渐进式业发展为路径、以有效协调周边区域利益为促进,加快雄安新区融合发展,更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和多赢。
薄文广黄南
关键词:产城融合
浅谈乡村振兴融合及规划布局——以福建省宁德市赤溪镇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例
2024年
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赤溪镇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及其规划布局。通过对园区的规划理念、业定位、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应用与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林纳瑁
关键词:产城融合乡村旅游
一种用于融合型园区的低碳数字化场景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景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融合型园区的低碳数字化场景装置,包括横板、箱体、显示屏本体和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卡接有用于限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卡接有用于支撑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卡接有用于...
梅晶郭里丽陈惠琪
钢铁企业融合路径及技术综述
2024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近七成处于市之中。随着市的高速发展,钢铁企业与环境保护、市发展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实现融合、共兴共荣,是钢铁企业面临的重点课题。本文从能源介质利用、固体废物消纳、景观融合等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技术及企业实例,论述了钢铁企业与融合发展的路径。
李华赵恩泽
关键词:产城融合
区县融合专项体检方法与实践
2024年
以人为核心的融合评价与测度,是国土空间规划专项体检评估的重要构成,也是促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促进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融合从“、人”向“人、”转变内因的基础上,遵循适量、聚焦的原则,兼顾区县层级实施可行性,以百度人口数据和GIS空间分析为基础,构建了吸引力、宜居性、收入消费水平3大方面的8项融合专项体检指标,并以重庆市12个区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个区县融合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开州、永川、綦江、铜梁等区县整体靠前,在对外人口吸引力度、15 min社区生活圈覆盖率、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彭婧金贤锋罗跃喻劲松杨任飞张越
关键词:产城融合
沌口街道: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4年
东风过境,万籁和鸣。在东风大道这条万亿业主轴上,地处“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核心腹地的沌口街道,勇挑创新发展重担,着力打造融合市样板。数万居民在此投身经济主战场,组成的14个社区涵盖物业型、职工型、商圈型、还建型等多种类型,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考验。
肖月余雅君
关键词:商圈产城融合着力打造物业
数字经济背景下县融合发展策略
2024年
融合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将业发展与市建设相融合,通过融合市建设提供强劲动力,使市的空间布局更合理、市功能更完善、市竞争力更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渗透能力为融合注入了新活力。数字经济背景下,县可以通过打造业集群、完善市功能等途径推动县融合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燕燕
关键词:数字经济县城经济产城融合
融合视角下通用航空小镇发展模式研究
2024年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通航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用航空小镇作为我国航空业与文化发展下的特色新形式,其建设数量剧增。但我国通航业发展与镇发展脱离、发展模式创新性不足、业体系不均衡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使得通用航空小镇的发展面临困境。文章从通用航空小镇业与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通航小镇建设过程中强调融合的重要性,阐述了通用航空小镇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归纳并对比了通用航空小镇的四个主要发展模式,最后总结了我国通用航空港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在其他通用航空小镇前期策划与规划设计过程中起到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杨瑛蔡若夫王倩
关键词:产城融合
川渝高竹新区 融合发展实践与启示
2024年
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经济规律,但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近年来,学界非常关注跨省域新区的建设发展,从新区破除行政壁垒制约、政策协调、利益分享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研究和探讨。而跨省域新区的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得相对较少,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跨省域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跨省域经济统计分算方式等方面。为此,本文聚焦川渝高竹新区的融合发展,力图总结出一条符合跨省域都市圈实际的省级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为其他都市圈内的新区推进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段萍舒涛伍彬吉勇
关键词:产城融合
以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融合的实现路径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并联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探索出一条能够克服业周期波动与市永续发展之间矛盾的融合发展道路。融合需要加快区域中心建设,以新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广泛应用开辟发展新领域,以制度创新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以创新生态的构建快速组合创新要素,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率。
李蕾古晨光王艺琳
关键词:产城融合内在逻辑

相关作者

丛海彬
作品数:99被引量:4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创意产业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国际贸易 竞争力
杨雪锋
作品数:55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产城融合 环境设施 反周期调节 智慧城市 影响因素
黄小勇
作品数:91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产权主体 区域经济 产城融合 企业
于新东
作品数:224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浙江经济 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发展 信息经济
唐晓宏
作品数:7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产城融合 开发区 产业园区 贝氏体 灰色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