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45篇“ 产酶条件优化“的相关文章
- 一株内切葡聚糖酶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从湖南省长沙县养殖场牛胃秸秆发酵物中分离获得了一株高产内切葡聚糖酶的菌株,命名为SCUEC7.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CUEC7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当培养时间为12 h、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37°C、碳源为20.0 g·L^(-1)麦芽糖、氮源为15.0 g·L^(-1)胰蛋白胨、金属离子为1.5 g·L^(-1)的Mn^(2+)的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SCUEC7菌株菌体生长量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均较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响应面法分析显示:培养11.9 h,初始pH值为5.9,麦芽糖含量为19.8 g·L^(-1)时,预测最高酶活力为409.0 U·mL^(-1),内切葡聚糖酶的酶活力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较高的拟合度.SCUEC7菌株产生内切葡聚糖酶活性较高,为其秸秆饲料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赵思卡许倍滔冯喆王力张建国李晓华
- 关键词:内切葡聚糖酶产酶条件优化响应面法优化
- 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豆豉纤溶酶菌株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该研究以分离自豆豉样品中产豆豉纤溶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C-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豆豉纤溶酶且稳定遗传的菌株,并以豆豉纤溶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豆豉纤溶酶活力且稳定遗传的诱变菌株DC-V5,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装液量70 mL/250 mL、发酵温度34℃、初始pH 6.5。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诱变菌株DC-V5产豆豉纤溶酶活力最高达到(451.26±11.09)IU/mL,是优化前出发菌株DC-1的1.74倍。
- 张文勇张恒慧王晓丽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豆豉纤溶酶紫外线诱变产酶条件优化
- 产纤维素酶真菌RX-3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并进行产酶优化及酶学性质探究,可为纤维素酶在废纸造纸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利用刚果红鉴定法筛选若干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以DNS显色法测定菌株CMCase酶活。选取产酶能力最强即酶活最高的菌株对其进行产酶条件优化。最后,收集菌株产生的粗酶液探究其酶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真菌RX-3的产酶能力最强,经鉴定为曲霉属中的黑曲霉;真菌RX-3的最佳产酶条件是,麦麸和蛋白胨分别为RX-3的碳源和氮源、接种量为2%、最适pH环境为4。真菌RX-3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是,最适反应时间为25 min,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与酶液最适比为3:1,Fe^(2+)和Mn^(2+)对酶活性起促进作用,Zn^(2+)、Mg^(2+)和Cu^(2+)对酶活性起抑制作用。
- 李瑄冉松万子艳刘洁吴若彤曾晓希
- 关键词:纤维素酶真菌酶学性质废纸造纸
- 产蛋白酶波茨坦短芽孢杆菌的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该研究旨在提高一株环境分离菌株的产酶效率,为后续菌株及其蛋白酶的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通过水解圈法初步检测菌株S8的产蛋白酶能力,并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确认其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添加成分。并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在发酵时间为38.70 h、菌液接种量为1.84%(V/V)、发酵温度为35℃、酵母粉添加量为23.70 g/L、胰蛋白胨添加量为11.70 g/L、MgSO4添加量为20.20 g/L的条件下,菌株的产酶活力可达到114.79 U/mL,相比优化前提升了209.70%。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后续发酵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 梁安健石沁兰王金丽朱成林邹立扣朱鹏程李东亮唐俊妮
- 关键词:产酶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 一株产纤维素酶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为了筛选高产纤维素酶酵母菌,该研究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和刚果红培养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筛选产纤维素酶的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考察其耐受性并优化产酶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JXJP-Y19,经鉴定后确定该菌株为解脂耶氏酵母菌(Yarrowia lipolytica)。菌株JXJP-Y19的温度、乙醇、pH耐受性分别为39℃、8%(V/V)、3,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环境胁迫耐受性能。最佳产酶条件为以麸皮作碳源,棉籽饼作氮源,接种量1%,初始pH值6,发酵温度30℃。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JXJP-Y19所产滤纸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为(0.913±0.025)U/mL、(1.272±0.025)U/mL、(0.937±0.030)U/mL,是优化前的2.15倍、1.81倍和1.94倍。菌株JXJP-Y19展现出良好的纤维素酶活力,可作为潜在菌株应用于纤维素生物降解利用。
- 冉光耀唐佳代赵益梅孟卓妮龙亚飞郭敏郭举
- 关键词:酵母菌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
- 高效虾壳脱蛋白菌株的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2024年
- 该研究旨在筛选高效虾壳脱蛋白菌株并进行工艺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先通过单因素、Placket-Burman(PB)和正交优化试验对筛选菌株虾壳脱蛋白工艺优化,进一步对酶学性质和降解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Gxun-7脱蛋白效果最好;最优产酶条件为:虾壳粉40 g/L,玉米浆5 g/L,接种量1%(体积分数),初始pH 7.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优化后酶活性达(617.13±22.11)U/mL,较优化前提高了43.50%,此时,虾壳脱蛋白率为(82.61±0.54)%;菌株Gxun-7所产蛋白酶为诱导酶,酶的耐盐性较好,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和7.0,除Cu^(2+)和Al^(3+)对酶活性有显著抑制外,其他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不大,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抑制酶活性超过40%,而β-巯基乙醇却能提高酶活性到468%;降解液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含量达1856.14 mg/L。因此,Gxun-7对虾壳具有高效脱蛋白能力,所产蛋白酶稳定性强,降解液中氨基酸含量丰富,为虾壳蛋白降解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宋超东殷豆豆谢晨杰尹凯波韦玉玲李林利黄宏智张红岩申乃坤姜明国
- 关键词:虾壳脱蛋白铜绿假单胞菌酶学性质
- 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中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近年来,我国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为提高其降解速率,亟须开发高效降解餐厨易腐有机垃圾的工艺。筛选了能够适应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且能高效降解油脂能力的菌株,以期实现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快速降解和资源化。从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及部分被油污染的土壤中采集样品,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并构建菌株发育树,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菌株最适生长条件。通过筛选及功能验证,获得1株高效降解油脂菌株TH1,初步鉴定为粘质沙布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方法表明,该菌株在温度30℃、pH=7.54、盐度1%的条件下,脂肪酶活力高达213.70 U/L。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发复合菌剂进行餐厨易腐有机垃圾高效降解、机理研究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种质资源。
- 龙腾发林清钰张忠兰孙雨暄金尧霍强陈春强
- 关键词:油脂降解酶活力响应面优化
- 小站稻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与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为寻找一种能够科学高效地将小站稻秸秆用于秸秆还田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一种储备技术,本研究通过测定已有6组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筛选出2组复合菌系,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以探索解决小站稻秸秆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问题,保障小站稻的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小站稻秸秆高效处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B和复合菌系F的综合酶活力均高于其他复合菌系;复合菌系B羧甲基纤维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5℃,pH 8.0,接种量2%,温度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B滤纸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0℃,pH 9.0,接种量2%,pH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F羧甲基纤维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5℃,pH 8.0,接种量2%,温度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复合菌系F滤纸酶最佳发酵条件为20℃,pH9.0,接种量2%,接种量为酶活力主要影响因素。
- 白狄纯洪梓萌郭娟娟李佳怡王金龙
- 关键词:小站稻复合菌系产酶条件优化
- 牛羊粪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条崩解法从青海天然牧场的牛羊粪中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以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性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对不同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高产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BC-4,其被鉴定为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优产酶条件为发酵初始pH8,接种量2%,发酵温度35℃。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BC-4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93.7 U/mL。该菌株对不同秸秆均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对菊芋秸秆降解率最高为26.3%。
- 杨金波杜中平韩睿
-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优化
- 广西红树林土壤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4年
- 目的:从广西石角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其产酶条件,以期建立高产淀粉酶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平板筛选,从红树林土壤中获得产淀粉酶菌株;通过生理生化与16S rDNA测序确定菌株种类;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适产酶条件。结果:从红树林土壤中获得产淀粉酶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MG5-8;获得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6.0;经优化获得该菌株产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产酶碳源为玉米浆粉,最适产酶氮源为黄豆饼粉与牛肉膏;最适产酶条件为黄豆饼粉0.51%、牛肉膏0.55%、玉米浆粉0.34%,在此条件下该菌株的理论酶活性最大值为134.03 U/mL,模型经验证测得B.velezensis MG5-8淀粉酶活性为130.28 U/mL,为理论值的97.2%,是优化前酶活的5.63倍。结论:成功分离出一株产淀粉酶的菌株(B.velezensis MG5-8),在优化的条件下酶活最高为130.28 U/mL。
- 梁家毓宁雪萍何会娇王婧童黄承德凌敏
- 关键词:红树林淀粉酶响应面优化
相关作者
- 刘延波

- 作品数:53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大曲 产酶条件优化 高通量测序 高产 酿酒
- 李秀婷

- 作品数:318被引量:1,06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木聚糖酶 低聚木糖 白酒 木聚糖 编码基因
- 潘春梅

- 作品数:162被引量:5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大曲 发酵 酿酒 产酶条件优化 细菌素
- 赵志军

- 作品数:45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产酶条件优化 大曲 酿酒 高通量测序 酯化酶
- 孙西玉

- 作品数:46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大曲 产酶条件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高通量测序 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