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9篇“ 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章
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激励研究
2024年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农村人力资本成为乡村振兴的严重短板。为了促进三农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激励农村人力资本培育、人才引进与开发。然而,诚如农村人力资本流失不是一朝一夕,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本文基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从激励政策视角探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体系,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些许贡献。
蔡知远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024年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人力资本定义、重要性和现状。系统阐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及其驱动力。详细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需求变动和农业产业链完善中的作用。同时,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新要求,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强调农村人力资本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两者间存在紧密互动。
全勇严靖华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管理优化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保险发展:基于DEA-Probit模型的影响分析
2024年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亟待攻克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用DEA模型对我国2011—2021年的农业保险效率值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保险效率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其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是其提高农业保险效率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影响作用微弱。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空心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带来消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保险效率提高的正效应。因此,应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农业生产主体和要素之间“增减转换”。
张建勋太国兴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力
社会网络: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被引量:1
2024年
农民工多借助于以亲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借助于社会网络实现就业是否会影响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社会网络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通过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理。然后采用中国城乡流动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借助社会网络实现就业对农民工进城之后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对模型中所存在的潜在内生性进行了处理。本文研究发现,借助于社会网络实现就业会显著降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概率。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所具有的缩短搜寻时间及提高工作搜寻效率的作用,是借助社会网络实现就业的农民工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动力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应正确认识社会网络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或自身能力发展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以调动农民工进行培训、学历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刘启超陈安平
关键词: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投资农民工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被引量:2
2024年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李婷陈健生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城市经济增长
政府创新偏好、人力资本积累与绿色技术创新
2024年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地区政府创新偏好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创新偏好影响绿色创新的复杂非线性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非线性的,不仅存在以政府创新偏好自身为门槛的单门槛效应,也存在显著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U”型阈值效应;当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变量时,政府创新偏好在跨越一重门槛值后,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发生结构突变,作用效果由微弱的负向抑制转变为正向促进,并且在更高的门限区间中其影响系数进一步提高。
石孖祎韩冬日李拓晨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
支教与人力资本积累——来自研究生支教团服务的证据
2024年
教育资源不均等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文章使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识别了支教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研究生支教团服务显著提高了落后地区农村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即支教显著提高了个体初中完成率和高中完成率,同时终身受教育年限增加了至少0.2年,但支教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具有滞后性。第二,支教提高了个体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表现,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拥有较好的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的概率显著增加。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男学生,支教对其人力资本积累的正面影响更明显。文章结论为共同富裕背景下支教扶贫项目政策设计提供了启示。
胡涛文
关键词:支教人力资本积累
安居才能乐业:保障房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解决好住房问题,才能让青年人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为此,政府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各地也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城市年轻人、新市民的住房条件。安居才能乐业,保障房供给能否提升周边企业的人才吸引力?本文通过采集中国土地市场网有关保障房建设的20万余条数据,检验企业周边保障房供给对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周边保障房供给量每提升1个标准差,其高学历人才占比提升9.1%。保障房建设缓解了高房价对人才的挤出效应,激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本文对于优化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蔡庆丰吴冠琛李东旭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人力资本积累
土地流转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2024年
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家庭决策者性别视角探究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高,其子女学业成绩更靠前;(2)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教育认知更高,进而会提高青少年子女的物质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3)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中女性家庭决策者更重视教育投资。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该聚焦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开展女性扶贫项目,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有效缩小。
华静范璐杰李瑞宁张建新
关键词:土地流转人力资本积累青少年性别差异
随迁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的再审视——基于随迁年龄视角
2024年
研究随迁早晚对农村青少年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随迁年龄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并探究这一影响在不同成长阶段、居住方式和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农村青少年随迁时的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其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相比于学龄期随迁,学龄前随迁的青少年人力资本提升更为明显;早随迁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需要建立在父母双方陪伴的基础上;相较于富裕家庭,早随迁更能促进非富裕家庭子女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和政府层面提出了提升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的参考路径。
苏会曹冉王琳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

相关作者

邹薇
作品数:152被引量:2,690H指数:2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累 收入不平等
代谦
作品数:35被引量:662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
邱伟华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积累 公共教育支出 公共 教育公平 经济增长
贾冀南
作品数:87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中小企业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
张士斌
作品数:64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养老保障 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 人力资本 养老金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