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0篇“ 以法治国“的相关文章
- 以德育人与以法治国关系探究——以高职德法教育为视角
- 2024年
- 在追求和谐社会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背景下,深入理解以德育人与以法治国的深刻内涵,是全面剖析两者间复杂关系的前提。德育培养公民道德,增强社会凝聚力;法治维护秩序,保障权利。两者相辅相成,德育为法治奠定伦理基础,法治则为德育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德育与法治协同发展需政策引领、教育改革、社会参与及国际借鉴。只有两者良性互动,方能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与持续繁荣。
- 汪云胡彩霞
- 关键词:以德育人以法治国辩证关系
- 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发展进路——以法家思想在司法制度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为视角
- 2023年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将现代化与法治化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法治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法治因素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发展进路中具有传承价值的宝贵资源。通过汲取法家“以法治国”“刑无等级”“明法去私”等法治思想中与现代法治文明相通的思想精义,以其时代价值为“依法治国”理念所借鉴,能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服务,对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刘昱彤
-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法家思想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中国古代“以法治国”思想的历史类型被引量:3
- 2022年
- "以法治国"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理论命题及法制理论命题。将法制及法律奉为治国理政首要手段的"以法治国"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其理论先导是商周时代的"明德慎罚"理论,而"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本思路和"以法治国"思想的核心要素源远流长。从早期国家产生,到春秋战国,"依法治国"思想先后经历了三种历史类型,即在某个或某些领域运用法制及法律治国理政、国家政治法制化程度不高的"以法治国";相当重视法制及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国家政治法制化程度也较高的"以法治国";将法制及法律视为治国理政的首要手段、国家政治法制化程度相当高的"以法治国"。西周王朝堪称"以法治国"政治模式的雏形。
- 张鸿
- 关键词:以法治国明德慎罚商周时代政治思想
- 《管子》“以法治国”思想之实质分析
- 2021年
- 《管子》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进程中首次提出“以法治国”思想,指出“法”蕴含“法制”“法令”“法禁”等多重意义,且因植根于“道”而有恒常普遍性、客观公正性、规范统一性等特征。为达至“一民使众”之目的,《管子》提出“君生法”的主张,在执法过程中要求“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不为一人枉其法”“赏罚必信密”,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因其“以法治国”思想是以“尊君”为前提,缺少民众的参与和监督,故在本质上与其说是重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法治”,毋宁说是统治和奴役民众的“治法”。
- 王辉
- 关键词:《管子》
- 商鞅“以法治国”本义辨析
- 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基础.而商鞅变法的要旨在于“以法治国”,即以“法”替代已经失效的“礼”使国家重归与“治”。具体而言,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权力日渐衰微,各诸侯国趁机做大,渐成“礼坏乐崩”之势,违礼篡弑不断、兼并战争不...
- 宗政征
- 关键词:以法治国
- 让法律运转起来——再论法家的“以法治国”之道被引量:2
- 2019年
- 让法律运转起来,是法家治国之道的诀窍。法家分别从统治者、行政者、大众与法的关系入手,并相应地从顶层设计、中层运行、底层基础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运转系统。顶层设计是法律运转的动力系统,以"抱法处势"的中人模式来保障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中层运行是法律运转的传动系统,通过"刑重而必、以术辅法"来构筑法的威慑力与公信力;底层基础是法律运转的轨道系统,通过因"人情事理"立法且"明法行教"塑人来落实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让法律运转的角度而言,法家的思想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相应的历史镜鉴。
- 任健峰
- 关键词:法治法家以法治国
- 郑相子产:春秋时期以法治国第一人
- 2019年
- 他坚持'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把郑国治理得'门不夜关,道不拾遗',社会秩序井然,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子产,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是郑穆公的孙子,子国的儿子。因公子之子称公孙,所以又称公孙侨。公元前554年子产任郑国卿后.
- 叶煜
- 关键词:以法治国春秋时期
- 《管子》与《韩非子》以法治国思想比较
- 《管子》和《韩非子》都以强国为出发点,构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体系,二者在立法、执法等方面都有着相似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强调法律的地位、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对法律特性的认识、对刑罚以及对赏与罚的认识上。对二者以法治国思想比...
- 俞凌欣
- 关键词:《管子》《韩非子》以法治国刑罚
- 文献传递
- 管仲的以法治国思想与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管仲是我国历史上齐国的名相,他的以法治国的思想对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管仲的制治到以法治国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后来的启示作用。
- 贾茂远
- 关键词:依法治国
- 商鞅的“以法治国”
- 2017年
- 在古代"以法治国"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商鞅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法治方面,商鞅不仅是一位人所共知的实践者,更是一位具有开创和求索精神的思想家。他对法治的理解丰富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执着精神也值得钦佩。
- 陈忠海
- 关键词:执着精神《商君书》《战国策》
相关作者
- 张晋藩

- 作品数:193被引量:8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法系 法文化 法制文明 法律文化 综论
- 时显群

- 作品数:49被引量:22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市场经济 法治 法家 法律 先秦法家
- 邱远猷

- 作品数:55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黄遵宪 中国法律近代化 孙中山 法律近代化 南京临时政府
- 俞荣根

- 作品数:166被引量:473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法系 儒家 亲亲相隐 法治中国 礼法
- 王鲁豫

-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洛阳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法治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公益诉讼 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