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6篇“ 传播语境“的相关文章
-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仙侠剧的“出圈”研究——以《长月烬明》为例
- 2025年
- 近年来,仙侠剧作为国产剧“出海”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凭借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呈现,在海外市场备受好评。其中,《长月烬明》就是中国文化和精神内核在影视化表达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以中国古代为故事背景,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底蕴,传递了中国文化自信。其通过视听符号的表层传递、世界观的内核显现以及价值体系的哲学表达这三个维度搭建文化价值,使海外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为国产古装仙侠影视剧更好地传播出海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 廖华香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
-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困境与策略探索
- 2025年
- 本文对碎片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困境与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碎片化传播语境的特点及其与融媒体之间的关联,随后分析了碎片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现状及困境,最后针对困境提出了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策略,期望通过研究,能够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 杜珊珊
- 关键词:传统媒体
- 新传播语境下非理性舆论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
- 2025年
- 网络空间形塑的全新传播语境推动了舆论传播样态、传播范式与传播规律的全面变革,意识形态领域“舆论先行”的风险愈加凸显。新传播语境下,非理性舆论导致意识形态面临传播场域失控的“迟滞效应”风险、话语内容失真的“晕轮效应”风险、价值认同失序的“中空效应”风险和行为底线失守的“极化效应”风险。为此,防范化解新传播语境下非理性舆论的意识形态风险,要注意提升防控能力、强化内容管理、凝聚价值共识、健全保障机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奠定思想基础。
- 杨志超程冠一
- 主持传播语境下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共生共荣
- 2024年
- 媒介生产的内容离不开传播。现如今,随着传播科技和产业化操作方式的持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有能力广泛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内容。而大众传播的信息接收对象则是广大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则表现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多样、传播速度快、信息反馈量大等特点。但随着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融合互动的趋势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大众传播逐渐趋于人际化,人际传播则逐渐趋于大众化,形成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状态,从而衍生出主持人这一职业。主持人正是为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互通有无而构建的沟通桥梁。本文将从传播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是如何通过主持传播的手段达到相互作用,各放异彩的,从而进一步论证主持传播在传播学中的学术价值。本文将分为三个方面来讨论,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主持传播视域下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劣势。第二章将梳理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变化,促使主持传播也发生了哪些变迁和改变。第三章将针对发生的变化,做出大胆的设想和策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应提升传播力以及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常伟僮
- 关键词: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新媒体
- 国际传播语境下“党的形象”题材微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创新研究
- 2024年
-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背景下,微纪录片是传统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产物,新媒体用户较传统媒体用户也呈现出新的收视习惯,即收看时间的偶然化、收视时长碎片化、收视人群年轻化、收视氛围轻松化、收视诉求分众化。
- 王珂璐王超群
-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收视习惯年轻化传播语境分众化
- 当代传播语境中山西本土艺术印象传播策略探析
- 2024年
-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地方本土印象的传递往往是形成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近几年来山西省的国际艺术传播实际案例,剖析其所折射的现实问题,探究其中显现的地方特色审美倾向。并基于现实的传播情景,提出从培养文化自信、改善外部传媒环境、资金支援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现实路径入手,提高本土艺术印象的传播影响力。
- 郑洁李孟蝶
- 关键词:艺术传播本土艺术审美
- 智能传播语境下传媒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变革探索被引量:6
- 2024年
-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在技术赋能的传媒领域,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深刻重塑着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模式。过去十年,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移动媒体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跃迁,共同构筑了一个即时、互动、可视化、全球化的信息环境。随着颠覆性技术如人工智能的兴起,尤其是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涌现.
- 曾祥敏高瑶
- 关键词:人工智能移动媒体社交媒体传播语境传媒领域
- 融媒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打造“爆款”新闻产品的实践路径
- 2024年
-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人类社会生活不同领域时刻面临广泛而深刻的改变甚至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强力推动信息资讯裂变式传播,这一系列深刻变化给主流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流新闻媒体应在思想上破旧立新,了解受众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定位垂直领域,深耕专业度和服务性,充分拥抱和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手段,打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爆款”新闻产品,牢牢掌握舆论场的主导权,才能为广大受众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良好氛围,凝聚精神力量。
- 李寰
- 关键词:主流媒体
- “新闻把关”的理论创新走向荒芜了吗?基于智能传播语境的范式重组被引量:2
- 2024年
- 智能语境下的剧烈变动,对“新闻把关”这一经典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提出了挑战。梳理并反思“新闻把关”研究在质疑和争议中所走过的理论创新历程,同时检视了网络传播时代因时而动的理论修补工作,旨在超越密集的“概念丛林”、超越描述性理论的定位,讨论智能传播时代“新闻把关”的理论创新路径。提出两个方向:一是以基于建构中层理论的目标开展“范式整合”,同时重新挖掘传统把关理论的价值;二是基于为智能算法驱动的把关提供伦理规约开展“范式升维”,转型至规范性理论范畴下重建新闻业的社会关切。最后指出,超越单一的学术隐喻,另辟路径开展智能新闻传播实践的概念化工作,是以“把关”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创新的一个支点。
- 毛湛文
- 关键词:新闻把关隐喻
-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文旅综艺的创新路径探究——以《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为例
- 2024年
- 面对复杂的国际传播生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行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已成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课题。文旅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集旅游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媒介形式,其在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以《花儿与少年 ?丝路季》为例,深入探究文旅综艺节目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旨在为同类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张露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相关作者
- 崔德群

-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广告 传播语境 文化探讨 广告文化 文化
- 赵红勋

- 作品数:68被引量:2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电视娱乐 电视 电视媒体 媒介 电视娱乐文化
- 陈卓威

- 作品数:36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新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民族 电影 营销策略
- 熊高

- 作品数:18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视觉传播 电视新闻 视阈 就业导向 文化产业管理
- 赵雪

- 作品数:41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语体 消遣娱乐 语用偏离 新闻 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