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6篇“ 伦理风险“的相关文章
机器学习伦理风险及其防控治理
2024年
伴随人工智能的不断更新迭代,作为其基石与核心驱动力的机器学习进入蓬勃发展期。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深刻重塑社会各行业的运作模式,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同时也触发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伦理考量。机器学习系统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与优化,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学习与决策能力,但其背后的算法逻辑、数据偏见、隐私保护以及责任归属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与解决的伦理挑战。
夏明月陈冬阳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伦理挑战伦理考量海量数据
数字技术的伦理风险与治理路径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广泛应用,基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的数字空间已经成型,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系统性伦理风险。全面分析数字技术伦理风险的多重样态,从隐私侵犯风险到信息安全风险,从算法偏见风险再到“数字鸿沟”风险,全方位展现数字技术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与挑战,并对其伦理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涵盖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性与不确定性、个体行为和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技术规制框架的滞后性与局限性等。为有效化解数字技术的伦理风险,要构建数字技术伦理规范与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风险防范、推动数字技术包容性增长与促进数字正义实现、深化国际合作与全球数字治理等,旨在探寻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的平衡点,引导技术进步服务于社会发展,确保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亦不偏离伦理轨道,以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公平公正的数字社会。
张路遥张路遥马忠亮
关键词:数字技术伦理风险社会伦理伦理治理伦理规范
人工智能情感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被引量:7
2024年
人工智能情感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提升着机器模拟人类情感识别、表达与应答功能的能力。在便利生产生活的同时,人工智能情感加剧了情感生活的数据化、工具化、机械化,冲击着情感的私密性、真实性、体验感、意义感,衍生出情感隐私泄露、情感欺骗盛行、情感控制加剧和情感能力退化等伦理风险。这些伦理风险的背后是资本逻辑的驱动、情感算法自身的局限性、伦理观念的相对滞后与工具理性的泛滥。应对人工智能情感的伦理风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合理规制资本、推动科技向善。具体而言,应实行敏捷治理、健全伦理法规、深化人文反思。
谢瑜王潇毅
关键词:人工智能情感科技伦理伦理风险
情绪识别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2024年
情绪识别技术主要通过收集表情容貌、身体动作、语言内容等人类个体特征来解读人类心理活动。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多领域推进人类社会进步,但是也给人类带来潜在的伦理风险问题。情绪识别技术有其理论基础,而从其应用特征来看,导致技术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情绪识别技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相关技术管理规定上的空白,正是由于对该项技术风险管控的认识不足,才导致情绪识别技术的伦理风险。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该技术伦理观念的更新、对于该技术市场的有效管控和完善已有伦理制度等出发;而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进一步规避该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伦理风险,一方面需要构建以民众为基础的知情同意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情绪识别技术伦理失范的代价,更需要对该技术进行风险分级管控。
李仕琦
关键词:伦理风险技术伦理
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风险探赜被引量:4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发展、多样性交互的特征介入教育场域,并以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方式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学校管理等方面绘制了新的全景式教育蓝图。在教育场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在个体维度、关系维度、社会维度引发诸多教育伦理风险。立足于“人的发展”对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教育未来的发展进行批判性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可解释性、公平正义、包容审慎的伦理原则,将为实现“教育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协同耦合提供纾解之道。
陈万球付圣莹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革命伦理风险伦理原则
医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分析
2024年
目前,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着未知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以逐步安全地引入技术。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具有研究方向广泛、实验场景为真实世界、研究目的复杂等特点。其不可预期、不可逆的伦理风险要求我们应该提前从伦理风险评估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对医学领域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建议通过完善相关者自查流程、实行风险分级管理机制、健全全生命周期审查制度、丰富知情同意形式等措施来完善伦理审查制度,确保医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合伦理性。
景铄超祝丹娜吉萍李伦
关键词:伦理风险伦理审查
前沿科技的深层次伦理风险及其应对被引量:4
2024年
当前,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伦理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我国的科技伦理治理正在走上制度化发展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我们必须切实把握作为科技伦理治理重点的前沿科技的特征,揭示其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深层次伦理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的理解,探索和重构风险认知的底层逻辑。其一,充分认识新兴科技驱动的科技社会系统的革命性变化,以此理解前沿科技深层次伦理风险的结构性实质。其二,立足前沿科技伦理治理的开放性实践,将科技伦理风险认知和规范视为相关群体不断更新的集体认知和工作假设。其三,强调前沿科技风险认知的系统性与可塑性,赋予科技和创新更大的可能性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树立科学认知的伦理边界、设置合理的伦理法律门槛、形成具有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治理机制、增进公众科技伦理素养以及遵循相称性原则等面向深层次科技伦理风险的预控和应对之道。
段伟文
关键词:科技伦理系统思维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和规范原则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也日渐深刻。然而,随之而来的伦理风险防控也日趋迫切,出现了隐私泄漏、算法偏见以及师生关系异化等问题。文章从人工智能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对数据、算法和应用三层面的伦理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原则:隐私保护与安全稳健,透明可释与算法公正,公平全纳与相称无害,问责监督、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最后以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为遵循,从教育人工智能数据风险的规避、算法风险的预防、应用风险的消解,提出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策略。
杨俊锋褚娟
关键词:伦理风险数据风险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与规范选择
2024年
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尤其是在缺乏完善规章制度管理的伦理领域。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需要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又需要何种伦理规范,以及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造成的伦理风险又该如何规避等问题亟须解决。在人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共同生活、共同存在的如今,以及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未来,规避该项技术造成的伦理风险时应立足以人为主体、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中介、以虚拟社会为场域的三个出发点,力图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为人所用时,既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又使其规避伦理风险,探查消解现有伦理困境的出路。
贺苗褚星波
关键词:伦理风险伦理规范
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伦理风险及治理
2024年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具有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风险的担忧。在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应用场景,产生的最大伦理风险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人工智能把法官带进算法决策的技术规程之中,消解了法官审判独立的地位,产生司法不公、侵害人的尊严等问题。应从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和融贯性考量,论证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正当性边界。基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尚不能替代法官裁判,人工智能只能是辅助司法裁判的工具。面对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存在的伦理风险,需制定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准则,根据技术产生的伦理风险严重程度,采取分类分级规制。明确人工智能提供者的责任,要求人工智能提供者承担解释说明、披露、合规等义务。规范人工智能提供者的行为,对人工智能使用者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培训,增加问责机制,设置伦理风险预见和评估机制。实现人工智能与智慧司法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
陈淑婷
关键词: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伦理风险伦理治理

相关作者

王佑镁
作品数:212被引量:3,845H指数:30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 人工智能 教育信息化 电子学档 校长
潘建红
作品数:148被引量:47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社团 伦理风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教育 道德
朱定局
作品数:386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机器人 大数据 机器人系统 网络内容
陈爱华
作品数:149被引量:3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伦理关系 伦理 伦理价值 德性 伦理风险
张彦
作品数:79被引量:356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研究主题:发展伦理 伦理风险 思想政治教育 分配正义 资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