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位移贯入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Plaxis位移入法沉桩挤土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沉桩挤土效应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经典和难点问题,如何有效预测和控制沉桩挤土效应,是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以某桩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Plaxis有限元软件,采用位移入法,分析了沉桩挤土过程中土体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特别分析了淤泥质土的影响,为软土地区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殷勇李怀钰宁道昌
关键词:PLAXIS位移贯入法沉桩挤土效应
基于位移入法的静压沉桩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ADINA平台,应用位移入法对静压沉桩的连续入的全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均质土中静压沉桩产生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与成层土中静压沉桩产生的位移和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有限元分析表明,在均质土中,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挤压应力呈对数衰减,且与桩的入深度有关;在成层土中,成层土的影响比均质土的影响要大,主要体现在软硬土体分层处土体位移加大,土中挤压应力剧变,出现应力间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体易开裂、弯折,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李富荣张艳梅杨斌聂军旗
关键词:位移贯入法静压沉桩有限元均质土成层土
静力压桩数值模拟的位移入法被引量:89
2003年
在通用软件ANSYS平台上对静力压桩进行数值分析。提出了位移入法,巧妙地利用边界位移条件使桩体入,可以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大变形和桩-土滑动摩擦等复杂问题,更符合静力压桩实际情况,具有仿真效果。
张明义邓安福干腾君
关键词:静力压桩位移贯入法弹塑性应变场
静压沉桩过程模拟与挤土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研究静压沉桩的挤土效应,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位移入法对沉桩全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获取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轨迹,揭示了沉桩挤土的内在机理,发现沉桩对土体的作用可归纳为“密实-挤压-拖带”3个阶段。扣除初始地应力,深入分析了土体中应力增量场的分布规律,认为扩张压力由无重力地基的扩张压力、地应力围压及其引起的扩张压力增量三部分组成。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解进行对比,发现不考虑竖平面偏应力影响会使得理论解的扩张压力偏大,基于柱孔扩张理论的空间轴对称解仅适用于内摩擦角较大的情况。
于贝何良德黄雄
关键词:沉桩过程挤土效应位移贯入法
静压桩对邻近埋地管道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为了分析静压沉桩过程对邻近埋地管道性能的影响,基于位移入法模拟静压沉桩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了桩-土、管-土接触面并在桩顶施加位移荷载实现动态压桩过程,并综合分析了压桩过程中沉桩深度、桩径大小、管道中心与桩体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管道的埋深等因素对管道变形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增加管-桩水平距离,管道水平位移、径向变形和管周应力相应减小,近桩侧管周土体的最大水平应力约为不设置管道时的1.5倍;随着沉桩深度增大,初始使管道产生明显水平位移的临界沉桩深度约为管道上方1 m处,随后管道水平位移呈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当沉桩深度为2倍埋深时管道水平位移最大;管道埋深越大,管道受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越明显;当埋深为5倍管径时,沉桩桩径减少25%时管道最大水平位移减少27.8%,表明减小桩径可显著降低沉桩对周边管道性能的影响.
王嘉勇肖成志肖成志
关键词:埋地管道静压桩有限元位移贯入法
静压桩沉桩及已打入桩遮拦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数值模型,对比了圆孔扩张理论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桩实体单元基于位移入法模拟桩一土间摩擦作用,且与相关文献中施加节点力模拟摩擦效应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二者的计算结果较吻合.基于此数值模拟方法对静压桩单桩、双桩的沉桩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并就已打入桩体对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模拟桩-土间摩擦效应的两种方法中,位移入法计算所得土体水平位移在地表处较大,这是因为桩体以固定速度向下运动时,为阻止圆孔缩径而约束了其径向位移,消除了摩擦效应对土体水平作用的影响.沉桩结束后,在大于地表下1/4桩长深度范围内的土体水平位移较大,是主要的变形区域.上部土体沉降较大,而下部土体沉降较小,其中距地表下1/8桩长至1/4桩长处沉降最大,说明已打入桩的存在改变了土体水平位移的大小,更使得土体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趋于线性.待打入桩的沉桩过程使得己打入桩身产生一定的倾斜.由于沉桩扩孔的影响,受到水平挤压的桩前土体在已打入桩的阻隔下沿着桩身向上隆起,表明已打入桩的存在改变了土体位移的分布模式,最终达到了减小水平位移的目的.
秦世伟莫泷周艳坤
关键词:位移贯入法圆孔扩张理论静压桩
下卧碎石层对静压管桩挤土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软土地基下卧碎石层对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和承载力的影响,并探讨管桩不同入深度时地表竖向隆起、地基土体水平位移、桩周土体和桩身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压管桩施工导致桩周附近地表隆起,随着离开桩周的距离增大,地表隆起效应迅速减弱;静压管桩使桩周土体产生显著的水平挤压效应,静压管桩施工至下卧碎石层时,碎石区域中的位移效应明显小于桩周土体为软土时的位移效应;以碎石层为持力层,可显著提高管桩的承载力.
王仕传张衍凌建明邵艳
关键词:静压管桩碎石层位移贯入法挤土效应
静压单桩施工对道路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进一步认识静压桩施工对周边道路的不利影响,采用三维实体模型,综合考虑了桩、路面与土体的摩擦以及大变形、非线性等因素,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工程,在无道路和存在5 m宽道路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静力压桩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土体位移的变化以及存在道路时路面板的位移及应力变化。得到结论:存在道路情况下,地表土体水平位移减小,而深部土体水平位移增大;有路情况下土体竖向位移较无路情况的发生了较大变化;路面板在近桩端下沉,远桩端上翘等。
吕全乐鹿群郭少龙
关键词:静压桩挤土效应位移贯入法
单层土地基中静压桩连续入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2年
在ABAQUS平台上利用位移入法,模拟了PHC管桩连续入的全过程,求得了入时桩侧土体位移变化以及应力变化,研究发现桩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对桩侧土体应力场以及位移场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贺晓明唐鹏寇海磊
关键词:ABAQUS位移贯入法静压桩桩侧摩阻力
沉桩挤土圆孔扩张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如何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密集城区环境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静压桩由于是预制桩,桩身质量可靠,价格相对较低,同时有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施工...
姚孟洋
关键词:挤土效应圆孔扩张理论位移贯入法超孔隙水压力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鹿群
作品数:96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城建大学
研究主题:挤土效应 吸力 静压桩 真空预压 模型试验
蒋跃楠
作品数:40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静压桩 压桩 桩端 模型试验 半封闭式
林鹏
作品数:43被引量:2,682H指数:1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研究主题:软土 CDIO 软土地区 一体化课程 工程教育改革
邓安福
作品数:154被引量:1,003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流形方法 有限元 弹性地基 无网格法 无单元法
张明义
作品数:484被引量:1,340H指数:21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抗浮锚杆 静压桩 GFRP 原位试验 纤维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