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61篇“ 低体重儿“的相关文章
早期营养干预对/极体重营养状况及败血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极体重营养状况、体格发育及败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极体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间胎龄、性别、出生体重、体长及头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极体重采用常规营养干预方式,观察组患采用早期肠内和肠外联合方式进行营养干预,比较2组/极体重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感染指标变化,以及体格发育情况和晚发型败血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常规营养干预,早期营养干预可显著提高/极体重血清ALB、BUN水平(均有P<0.05),但对体重和身长生长无特殊优势(P>0.05)。另外,对照组患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为3%,观察组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χ^(2)=5.838,P<0.05),且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血清WBC、CRP及PCT水平显著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营养状况,保证体格发育,降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对可耐受早期营养干预的/极体重应进行积极的早期营养干预。
潘志雄翁璇铃陈晓冬
关键词:早期营养干预营养状况体格发育
1例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极体重气道占位的手术护理
2024年
总结1例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极体重气道占位术的护理经验。对本例极体重气道占位手术术前、术中、术后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护理进行护理总结。患术后5 d予以拔除经口气管插管,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4 d出院,出院体重1.93 kg。
谭欣欣王玉珍付国伟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极低体重儿护理
妊娠期PM_(2.5)暴露与足月体重的关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与足月体重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22个危重孕产妇监测点分娩的118783名孕产妇住院资料,并收集其孕期各阶段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足月新生是否体重,将其分为足月体重组和足月非体重组,比较两组的孕期PM_(2.5)暴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足月体重患病的影响。结果足月体重组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水平明显高于足月非体重组(P<0.05);妊娠期暴露于PM_(2.5)会增加足月体重的发生风险;全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PM_(2.5)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足月体重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9%、1.6%、1.7%、1.5%;高龄妊娠、龄妊娠、产检次数少、初产、多产次(产次≥2)、多胎妊娠、胎女性、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心脏病均为足月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浓度PM_(2.5)暴露会显著增加足月体重的发生风险,应注意做好孕期防护。
李思思张艳赏
关键词:低体重儿空气污染细颗粒物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早产体重十二指肠梗阻:全球首例报道(附手术视频)
2024年
本文报道了2023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外科应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新生十二指肠梗阻1例,术中同时完成两处异位胰腺病灶切除。患胎龄35-1w,剖宫产,出生体重2090 g,出生后50 h进行手术。手术机器人操作时间76 min,术中出血量约5 ml,术后6 d试进水,术后8 d开奶,并逐步恢复至母乳喂养,间断复查腹部彩超3次,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6 d痊愈出院。
胡涛高贺云张文李庚宋学敏张静赵国艳何秉燕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儿十二指肠梗阻环状胰腺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重力喂养护理在早产体重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重力喂养护理在早产体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早产体重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重力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喂养相关指标(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内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长、体质量、头围)水平、早期神经发育[新生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以及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内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身长、体质量、头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等NBN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40),于对照组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重力喂养护理应用于早产体重可改善喂养相关指标水平,提高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和早期神经发育评分,降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重力喂养护理。
陈跃芬王婵惠陈伟霞李夏莲黄丽娇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生长发育神经发育
高海拔地区体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体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帮带西藏自治区安多县人民医院(当地平均海拔5200 m)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分娩的活产340例,统计体重发生情况,并分析母亲一般资料、妊娠期及围生期合并症、妊娠晚期血清5种金属元素(Ca、Fe、Mg、Zn、Cu)水平对体重发生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体重发生率为18.24%(62/340)。母亲年龄、孕次、产次、妊娠初期BMI、不良孕产史、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性别与体重发生情况无明显关系。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早产组体重发生率分别高于无妊娠期高血压、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无妊娠期贫血、无胎膜早破、无羊水过少、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体重组母亲妊娠晚期血清Ca、Fe、Mg、Zn和Cu水平于非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及母亲妊娠晚期血清Ca、Zn和Cu水平是引起体重的影响因素(均P<0.001)。结论高海拔地区体重的发生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与母亲妊娠晚期血清Ca、Zn和Cu水平有关。
吴曼殷晓颖贲馨馨胡玉利肖梅章琼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低体重儿影响因素妊娠期并发症微量元素
早产体重及足月身体成分差异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早产出生体重与足月身体成分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出生体重51例及足月出生51例,分为早产体重组及足月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测量相位角、脂肪、人体总水量、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干瘦肉、身体瘦肉、体重指数、营养指数、预测指数、骨骼肌肉群等,比较不同时间两组婴人体成分差异。结果出生后第1天,足月体重指数、总水分、干瘦肉、基础代谢率、体细胞质量及相位角检测值均高于早产体重组(P<0.05),脂肪、骨骼肌肉群含量于早产体重新生(P<0.05);出生后第2、3天,足月体重指数、总水分、干瘦肉、基础代谢率、体细胞质量及相位角检测值均高于早产体重组(P<0.05);两组脂肪含量、骨骼肌肉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体重新生体重指数、总水分、干瘦肉、基础代谢率、体细胞质量及相位角与足月新生差异明显,脂肪及骨骼肌肉群含量在早产体重与足月中是否存在差异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刘萍曾佩佩覃荣娟黄丽萍姚园园岑诗曾婷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物电阻抗
体重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极体重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异常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出生周龄≤32^(+6)周的极体重(体重≤1500 g)作为研究对象,出生后给予常规干预,于纠正胎龄32+周时完善aEEG检查,统计aEEG异常情况;另收集胎次等一般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极体重aEEG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中,共有39例发生aEEG异常,发生率为48.75%(39/8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胎次、生产方式、母流产史、母孕期糖尿病的极体重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胎盘胎膜与脐带异常、绒毛膜羊膜炎、宫内窘迫、酸中毒的极体重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000 g(β=1.905,95%CI:2.461~18.330)、有胎盘胎膜与脐带异常(β=1.549,95%CI:1.784~12.414)、有绒毛膜羊膜炎(β=1.825,95%CI:2.338~16.443)、有宫内窘迫(β=1.347,95%CI:1.521~9.726)、有酸中毒(β=0.913,95%CI:1.012~6.132)为极体重发生aEEG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极体重的aEEG异常发生率较高,而出生体重<1000 g、有胎盘胎膜与脐带异常、有绒毛膜羊膜炎等为患aEEG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aEEG可于早期对患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闵青江云毛雯雯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影响因素
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3年
目的 建立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科住院的早产极体重206例,收集可能影响患院内感染的因素,根据有无医院感染分为2组,比较2组患各影响因素,以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206例患中共29例出现医院感染(14.08%),病原菌共检出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革兰阳性菌9株,真菌1株。LASSO回归基础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孕周28~31^(+6)周、羊水有污染、机械通气、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住院时间≥7 d为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 min Apgar评分≥7分、母乳喂养占比50%及以上为保护性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6[95%CI(0.923,1.00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风险的概率值为0~0.85时,净收益率大于0。结论 早产极体重医院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主要受出生孕周、住院时间、羊水污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此类患医院感染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胡园园刘亚何娇杨雪娇刘珍珍
关键词:早产极低体重儿
液体敷料联合黏胶祛除剂在超/极体重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联合黏胶祛除剂在超/极出生体重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新生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的超/极出生体重96例,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48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收治的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导管和移除胶布。观察组在固定导管前先涂抹液体敷料,更换或移除胶布前使用黏胶祛除剂。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患面部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发生率、移除胶布耗时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面部MARSI发生率(2.1%,1/48)于对照组(14.6%,7/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除胶布耗时、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体敷料联合黏胶祛除剂可降超/极出生体重气管插管面部MARSI发生率,且节省操作时间,减轻患疼痛。
张琴
关键词:液体敷料气管插管超低出生体重儿

相关作者

廖瑞端
作品数:119被引量:33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低视力 儿童 助视器 弱视 低体重儿
陈咏冲
作品数:74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低视力 低体重儿 弱视 弱视儿童
黄高贵
作品数:112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婴幼儿 高压氧治疗 心理健康 儿童 家长
张雁
作品数:48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婴幼儿 高压氧治疗 脑损伤 早产低体重儿 随访
陈创鑫
作品数:26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汕头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早产低体重儿 早产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 喂养不耐受 视频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