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低熟原油“的相关文章
东濮凹陷地区东营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色谱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东营组含油砂岩抽提物饱和烃一般在50%左右、非烃+芳烃为50%、沥青质一般小于5%;饱和烃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7.3‰^-28.1‰,族组分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小;饱和烃色谱特征差别较大。这主要是与原油不同深度时生物降解作用的程度有关。甾萜烷系列中C27和C29重排甾烷含量,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的比值在0.1左右,C2920S/(20S+20R)为0.2~0.4,三环萜烷、四环萜烷含量,Ts大于Tm,奥利烷与γ蜡烷含量高,反映了高盐度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未-油特征。油源对比结果显示文留地区西部沙河街组第三段源岩与东营组油藏具有较好的亲源关系。
张庆峰沈忠民罗小平常振恒
关键词:东营组低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
盆地管镇次凹古近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源研究
本文对盆地管镇次凹古近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源进行了研究。苏北管镇次凹位于苏北盆地盐阜坳陷洪泽凹陷的中部,是一个受洪泽断层控制的呈东南断、西北超的箕状断陷,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可划分出陡岸带、深凹带、断裂带和缓坡带等...
粱兴杨斌蔡雅萍罗怀忠周松源
关键词:油气勘查低熟原油苏北盆地
文献传递
三塘湖盆地原油成烃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00年
本文在油源对比的基础上,对三塘湖盆地源岩有机显微组分进行研究,认为盆地主力源岩芦草沟组主要生烃显微组份为腐泥无定型组。该显微组分来源于等水生生物,由于遭受生物降解而使其丧失颗粒形态,为典型富氢显微组分,具极好生油潜力。并建立了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演化模式,认为芦草沟组成烃演化明显存在两个生烃高峰,但的烃源岩决定了其只能完成第一生烃高峰,从而决定了三塘湖盆地为稠油的特征。
龚璇王志勇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低熟油油源对比显微组分
不同沉积环境湖相原油的芳烃分布特征被引量:52
1999年
研究表明,不同沉积环境湖相的原油芳烃生物标志物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淡水湖相原油芳烃以萘和菲系列化合物为主要组份、膏岩盐湖相原油芳烃以脱羟基维生素E和三芳甾烷为主要组份、盐岩湖相原油芳烃则以三芳甾烷为主要组份、其它生物标志化合物组份的相对丰度均较。本次研究的原油芳烃中普遍检测出明显的苯并藿烷系列化合物、盐湖相原油芳烃中还检测出藿烷酮化合物,表明该地区古环境中细菌、微生物发育,它们是该地区沉积有机质在较演化阶段早期排烃形成原油芳烃的重要生源。原油芳烃中均检测出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且环境为盐湖相时,其相对丰度更高,三芳甾烷可能是演化有机质和咸化环境的特征标志化合物。咸化环境的原油中均检出了碳数分布较宽、羰基取代位复杂的烷基酮系列化合物,该系列化合物也可能是演化有机质和咸化环境的特征标志物。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化合物是膏岩盐湖相特殊沉积环境和演化有机质的特征标志物。研究样品中均检出较丰富的两环芳构化β胡萝卜烷(M=546,B.P=134)及其以m/z134和120为基峰的带有类异戊二烯烷烃侧链的烷基苯同系物。它们是该地区原油中丰富的植烷和较碳数类异戊二烯烷烃的来源?
孟仟祥张松林崔明中李振西李振西范璞
关键词:低熟原油芳烃生物标志物沉积环境湖相油田
中国原油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1997年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有形成原油得天独厚有利条件,就其形成的沉积环境而言既有半咸水-咸水环境,又有开阔的淡水-未咸水环境;既有干旱的盐膏环境,又有湖沼煤系环境,大多数油油藏赋存于埋深小于2000m的储层,原油系未成烃源岩中某些特殊有机质在温生化-化学反应阶段所生成的液态烃类,具有饱烃,饱/芳比,高非烃的组成特征。
洪志华周光甲
关键词:低熟原油地球化学油气分布油矿床天然气
三肇凹陷原油^(13)C-NMR谱特征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通过原油与成原油在13C-NMR谱图形态、参数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可由分子结构特点来区分原油和成原油。并指出原油可能主要为成岩作用早期藻类物质成烃的结果。
霍秋立李振广冯子辉
关键词:凹陷低熟原油谱分析碳13油矿床
济阳坳陷原油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3
1997年
济阳坳陷原油广泛分布于埋深小于2000m第三系储层。原油具有饱烃、饱/芳比、高非烃及甾、萜化合物保留高含量原始生物构型的特征。应用甾烷C27、C28、C29相对丰度、萜烷中γ蜡烷含量和姥/植比可将全区油划分为三类,展现了生源组成和介质环境对原油性质的影响。文章结合现代藻类的温生烃模拟,探讨了原油成因机理,提出了原油系有机质早期温演化阶段的产物。
洪志华陈致林张春荣
关键词:低成熟油地球化学沉积环境石油成因
油的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机制──以临清坳陷德南洼陷原油和烃源岩为例被引量:11
1996年
以临清坳陷德南洼陷的原油和烃源岩为例,探讨了半咸水-咸水沉积体系中油的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机制。德南洼陷的热源岩以藻类微生物生源为主,原油和源岩的芳烃馏分均含有丰富的含硫化合物,它们对应的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具有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的特征。依据源岩的非烃演化、干酪根硫碳原子比(S/C)和芳烃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与有机质转化率的关系,对硫与烃类生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硫的存在有利于烃类的早期生成,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是一种重要的油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富硫大分子早期降解生烃模式,富硫大分子降解生烃阶段的Ro值为0.21%~0.6%,生油的高峰位于0.35%~0.40%之间。
候读杰王铁冠钟宁宁黄光辉张林晔陈致林
关键词:石油成因低成熟油
洪泽凹陷原油的饱和烃化合物组合被引量:8
1996年
通过对洪泽凹陷原油中饱和烃化合物组合研究表明,它们能够较为有效和准确地确定原油的生烃母质和沉积环境。在洪泽凹陷原油中,存在着典型半咸水—咸水环境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如Pr/Ph<1,丰富的伽玛蜡烷,相对较高含量的C294-甲基甾烷,C26甾烷,甲藻甾烷等。虽然洪泽凹陷具有近物源的沉积特征,但原油中的化合物组合仍表明半咸水—咸水环境的菌藻类微生物是油的重要生烃母质。原油中高丰度的nC22或nC23正构烷烃,异构、反异构烷烃,X化合物,长链类异戊二烯烷基苯、甲藻甾烷等化合物的检出均证实这种生源输入的贡献。同时,原油中还检测到C30未知三萜烷(ucT)的存在。
侯读杰王铁冠王铁冠李贤庆
关键词:油矿床低熟原油饱和烃化合物油气成因
原油的理论与实践
1995年
本文概述了原油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指出了中国海域盆地将是原油的重要分布区.
张金川张达景王励
关键词:低熟原油

相关作者

王铁冠
作品数:249被引量:2,33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原油 地球化学 烃源岩 多环芳烃 地球化学特征
陈致林
作品数:42被引量:35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东营凹陷 油源 沉积环境
洪志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油矿床 烃源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石油成因
粱兴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低熟原油 油气勘查 含油气系统 含油气 古近系
周光甲
作品数:18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油矿床 烃源岩 东营凹陷 磷灰石 裂变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