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篇“ 住院人数“的相关文章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度变化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
翟春霞
中国4个城市大气臭氧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2024年
臭氧已成为影响中国空气质量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探究其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收集保定、盐城、自贡和广州4个城市2019—2022年逐日因呼吸疾病住院人数、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O_(3)-8h)和气象因素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城市水平分析大气O_(3)-8h与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关联性,并采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整合城市水平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并存在滞后效应;城市合并分析结果显示,O_(3)-8h每升高10μg·m^(-3),总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炎日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49%(95%置信区间(CI):0.30%—0.68%,滞后3 d)、0.86%(95%CI:0.54%—1.18%,滞后2 d)和0.74%(95%CI:0.31%—1.17%,滞后4 d)。不同城市的效应强度以及最佳滞后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儿童和≥60岁老年人群对臭氧的呼吸系统效应更为敏感,不同性别间敏感性无显著差异。
李安琪李娜李韵谱韩京秀王秦刘喆徐春雨
关键词:大气污染臭氧呼吸系统疾病时间序列分析广义相加模型
兰州市昼夜温差对居民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兰州市昼夜温差(DTR)的变化与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关系,为气温变化导致脑卒中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相关部门制定脑卒中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市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资料及同期空气污染物(PM_(10)、SO_(2)和NO_(2))和气象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空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DTR与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关系,并绘制三维图及不同水平DTR风险关联图,同时按照性别、年龄(<65岁和≥65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2014至2019年兰州市共有9281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35∶1。兰州市DTR与脑卒中住院人数呈非线性关系,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低水平DTR(4.5℃)在累积滞后18 d时,脑卒中住院患者的RR值最大,为1.25(95%CI=1.16~1.35),高水平DTR(18.5℃)在累积滞后21 d对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影响达到最高值,RR值为1.09(95%CI=1.01~1.18)。分层分析显示,低水平DTR对男性和<65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影响较大。结论短期暴露于不同水平的DTR均会对脑卒中住院人数产生影响,但低水平DTR对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略大于高水平DTR。低水平DTR时应加强对男性和<65岁人群的防护。
张润平张万成令江陇董继元张莉阮烨
关键词:昼夜温差脑卒中住院人数
基于Python语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住院人数的发病特点和内在周期性、季节性等时间趋势规律,并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
曾馨仪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住院人数ARI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
2019—2021年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2019—2021年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数据,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linear model,DLNM)分析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风险效应。并对年龄、性别、季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大气颗粒物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之间显著相关。当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累积滞后7 d时对全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065~1.167)、1.130(1.077~1.186)和1.123(1.071~1.178)。当PM_(10)浓度每增加10μg/m^(3),滞后1 d时对全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5(1.000~1.009)、1.006(1.001~1.011)和1.005(1.004~1.010)。冬季PM_(2.5)和PM_(10)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最大效应值为1.018(1.006~1.032)和1.004(1.000~1.009)。结论短期暴露于PM_(2.5)、PM_(10)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风险,应重点关注大气颗粒物的防治并重视敏感人群,特殊季节的健康保健工作。
王雯艺马龙苏德奇马倩倩杨浩峰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大气颗粒物住院人数
空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对合肥市心律失常每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时间序列分析(2015-2020)
研究目的:了解合肥市2015年1月1日020年12月31期间居民心律失常住院人数及空气污染物、气象因素的一般情况及时间变化特征。利用时间序列方法探究空气污染物对合肥市心律失常每日住院人数的影响,分析空气污染对心律失常危害...
张倩茹
关键词:心律失常空气污染物气象因素住院人数
辽宁省两县域城市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探明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系,合理实施辽宁省县域城市疾病预防预警,基于2016—2018年辽宁省北票市和西丰县两县域城市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当地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就诊人数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年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the 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究了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分层建模,使用归因分值(Attributable Fraction,AF)量化了暴露在特定气温(极端低温、中度低温、中度高温、极端高温)范围内的患病风险。结果表明,两地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全年峰值出现在冬春季,患病人群以少儿和老年人群居多。北票市、西丰县人群的最适宜气温分别为26.2、22.2℃;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的影响以低温滞后效应为主,高温存在即时效应但并不显著。北票市和西丰县分别有27.0%(95%置信区间为20.3%~32.9%)和29.0%(95%置信区间为22.1%~35.0%)的呼吸系统住院人数归因于气温,且患病风险主要以中度低温为主,北票市和西丰县患病归因于中度低温分别占25.9%(95%置信区间为19.5%~31.5%)和28.1%(95%置信区间为21.5%~33.9%)。就年龄分布而言,与成年组相比,少儿组和老年组中归因于中度低温的患病百分比均较高,此外老年组对极端低温也较敏感。就性别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低温影响。辽宁省两县域城市的气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不同,气温对女性与老年居民造成的发病风险较大。
殷宁潞李俊林洪也郭勇王式功
关键词:气温呼吸系统疾病
北京市密云区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北京市密云区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联。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医院2014年4月10日—2019年8月10日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病例数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每日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网的每日气象数据。运用广义相加模型,调整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温度、湿度、风速和时间长期趋势变量,分析密云区大气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8 h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联性。通过双污染物模型和敏感性分析,评价各污染物模型的稳健性。结果PM_(10)质量浓度在lag 7 d每上升1个四分位间距(IQR)时,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2.29%(95%CI:0.04%~4.60%);O_(3)-8 h质量浓度在lag 0 d每上升1个IQR时,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5.80%(95%CI:0.06%~11.86%)。在亚组分析中PM_(10)在lag 3 d与男性的关联高于女性(P_(交互)=0.006);CO在lag 3 d与80岁及以上人群的关联高于65~79岁人群(P_(交互)=0.047)。在双污染物模型中,O_(3)-8 h在lag 0 d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联在调整PM_(2.5)、PM_(10)、NO_(2)、CO后仍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O_(3)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的正向关联具有稳健性。结论O_(3)-8 h短期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相关;PM_(10)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存在关联,且存在滞后效应。
秦叙温馥源李冰潇曹寒张玲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臭氧呼吸系统疾病广义相加模型
气温对定西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气温对定西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利用定西市2018至2019年气象资料、空气污染资料以及农村居民每日因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均气温与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关系,并按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定西市气温与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暴露反应曲线近似一个倒“U”形,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暴露反应曲线形状基本类似,但气温阈值各不相同。低温(-7℃)和较低温(0℃)对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存在累计滞后效应。低温(-7℃)累积滞后7 d时,RR值最大,为1.121(95%CI=1.002~1.255);较低温(0℃)累积滞后14 d时,RR值最大,为1.198(95%CI=1.123~1.278);较低温(0℃)在累积滞后14 d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RR值分别为1.034(95%CI=1.003~1.077)和1.039(95%CI=1.004~1.066);较高温(17℃)和高温(21℃)对缺血性心脏病均在当天RR值最大,分别为1.148(95%CI=1.092~1.206)和1.176(95%CI=1.096~1.261);较高温(17℃)和高温(21℃)对心律失常累积滞后效应均在当天最大,RR值分别为1.071(95%CI=1.001~1.147)和1.112(95%CI=1.011~1.223);较高温(17℃)和高温(21℃)对脑血管疾病累积滞后效应在当天最大,RR值分别为1.084(95%CI=1.025~1.145)和1.094(95%CI=1.013~1.182);未发现气温对心力衰竭住院人数的累积滞后效应。分层分析显示低温(-7℃)和较低温(0℃)对女性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有影响,但仅较低温(0℃)对男性有影响;高温对女性的累积效应高于男性,相比于男性,气温对女性的影响更大,<65岁人群较≥65岁人群对低温和高温更敏感。结论气温变化会增加定西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温度对不同病因、性别及年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影响有差异,居民应注意气温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女性、<65岁和缺血
王雁茹董继元杨仁庆刘宁
关键词:气温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住院人数的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住院人数的预测系统,包括初始化单元、曲线拟合单元、参数分析单元以及数值计算单元,通过初始化单元对各个科室与科室代码、及数学函数模型进行初始化设置,曲线拟合单元、参数分析单元以及数值计算单元对...
毛奎彬曹霖邝洋辉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郭建新
作品数:102被引量:436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医院管理 年龄分布 住院
严俊
作品数:85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胆管癌 血清CA19-9 肝癌 CA19-9
王式功
作品数:564被引量:6,753H指数:43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空气污染 沙尘暴 气象条件 降水 呼吸系统疾病
刘勇华
作品数:39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市卫生局
研究主题:RSR 都市 卫生服务需求 住院医疗费用 RANK
杨建南
作品数:172被引量:638H指数:1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RSR 医院管理 综合评价 住院医疗费用 住院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