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4篇“ 体外三维培养“的相关文章
- 一种鸡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三维培养和分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三维培养和分离的方法,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鸡胚胎成纤维细胞复苏后至少传代培养一代,获得细胞悬液,离心,丢弃上清液,加入GelMA水凝胶溶液,重悬...
- 王恒马彤彤郑馨仪朱桂玉任瑞敏华耀叶婷婷杨刘斌
- 窦前卵泡体外三维培养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卵泡体外培养对癌症治疗导致的卵巢功能下降患者的生育力保护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卵泡发育和卵子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卵泡体外培养需要建立能够较好模拟体内生长环境的体外培养系统,目前体外卵泡培养系统大致分为二维培养系统和三维培养系统。卵泡二维培养系统已在啮齿动物模型中成功建立。由于三维培养可以满足卵泡生长所需的空间结构,其培养效果优于二维培养,广泛用于各种动物模型卵泡的培养。三维培养系统可分为支架形式培养系统与无支架形式培养系统,有无支架以及支架材料的选择对卵泡体外发育有直接影响。支架材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如海藻酸盐、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等在生物相容性上优于合成材料,但合成材料的可调节性使其具有良好前景。综述三维培养系统选择对卵泡体外发育的影响。
- 李延胡方方陈欢欢张磊张翠莲梁琳琳(审校)
- 关键词:卵泡卵母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生育力
- 器官体外三维培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验室培养器械领域的器官体外三维培养装置,以克服在培养过程中器官出现细胞缺氧和培养液不均一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装置包括密封的箱体,上箱壁的竖向中轴线处外凸有端口,端口的横截面为宝塔形,端口表面连通有三...
- 黄洪夏仁培张玉君王小军郑树国赖洁娟帅领江艳蒋师放张宏宇张雷达白莲花
- 文献传递
- 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肿瘤是一种由多种致癌基因功能的获得,抑癌基因功能的丢失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疾病。肿瘤细胞的表型异质性、细胞生物学背景以及肿瘤微环境是决定肿瘤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体外三维细胞培养(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3DCC)可以更好地模拟真实的肿瘤细胞微环境,对探索肿瘤的发生、侵袭以及转移的分子机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3DCC的建立方法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孙跃峰江剑王玲王宏
- 关键词:三维细胞培养肿瘤肿瘤微环境
- 蛋白基水凝胶在神经母细胞瘤体外三维培养中的应用
- 目的: 本文从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仿生的角度出发,分别以Matrigel和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GelMA)为支架,将其与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共建三维培养体系,在体外构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组织。构建两个三维培...
- 申楠楠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培养
- 患者来源的胃癌组织体外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筛选
- 背景与目的: 1.胃癌(GC)是世界第二大与死亡相关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有42%的胃癌发生在中国。如今,胃癌的传统治疗策略主要为手术治疗、放疗以及化疗等,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找到一种快速且相对可靠的方...
- 黄燮林
- 关键词:胃癌化学疗法药物筛选
- 新型肝癌组织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
- 2020年
- 目的:利用肝癌组织进行体外的三维(three-dimension,3D)组织块培养,通过添加PD98059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优化培养条件,建立一种高活性的肝癌组织体外培养模型。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的肝癌组织标本,经清洗、冻存、复苏等处理后分为对照组、PD组、CT组、PD+CT组,同时进行体外的二维(two-dimension,2D)和三维培养。各组组织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BCL-2、BID、Caspase 3、Cyclin D1、CDK2、ELK-1、C-FOS、C-MYC、C-JUN等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并确定最优的体外培养方法。结果:3D培养组的组织细胞凋亡均少于2D培养组;PD98059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激活MEK/ERK下游基因,从而减少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凋亡,增强其抗凋亡能力;霍乱毒素通过上调Cyclin D1、CDK2的基因表达,促进其增殖。结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肝癌组织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它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药物试验和人源性异种移植(PDX)模型的工具。
- 尹萌陈焕鹏李永超郭荣平林小军刘忠华余波澜黄朝峰赵擎宇
- 关键词:肝细胞癌PD98059霍乱毒素
- 一种肝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细胞聚球培养基质,其包括培养区和连接在所述培养区外周的围挡;所述培养区设有若干下半部分为球缺形腔体的聚球孔。还公开一种基质模具,包括相互嵌套以形成细胞聚球培养基质灌注成型腔的板状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
- 彭青李海燕高毅李阳周树勤张斌斌张志潘明新
- 文献传递
- 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制备及肝癌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检测其存活、形态、增殖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双重灌注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支架制备的时间,同时保留了肝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三维结构。HepG2细胞在hFLM内培养15 d,存活良好,并呈现与体内相似的肿瘤增殖模式。而且,hFLM培养的HepG2细胞和皮下成瘤组均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与二维培养组正好相反。基于hFLM的肝癌模型缺少有效的血管网络,缺乏足够的营养转运,可能导致后期细胞增殖减缓。hFLM培养的HepG2细胞第12天时PCNA指数较第6天时降低了29.3%。结论建立一种新的人脂肪肝脱细胞方案,并验证了基于hFLM体外构建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 郑幸龙刘雯雁刘锋锋李静向俊西刘鹏吕毅
- 关键词:脱细胞支架肝癌模型
- 去甲斑蝥素对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体外三维培养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构建HDLEC体外培养淋巴管生成模型,遵循随机原则分为NCTD组与空白对照组,于NCTD组加入1/3IC50NCTD40nM,持续反应24 h,对两组淋巴管生成的形态变化情况以及淋巴管生成因子蛋白、基因表达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NCTD组呈现出明显的HDLEC细胞形态改变,仅有少部分表现为管状结构,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表现为浮起、变圆形态直至死亡。空白对照组淋巴管生成数量为(67.29±5.36)个,NCTD组淋巴管生成数量为(10.92±2.3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2,P<0.05);经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试验,可以发现NCTD组三维培养淋巴管中的VEGF-C以及VEGF-D蛋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为(2.43±0.12)%、(16.09±1.24)%,且对VEGF-C、VEGF-D以及VEGFR-3基因表达呈现出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3、10.275、6.432,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能够对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以及VEGF-D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下调,进而起到抗淋巴管生成作用。
- 徐永良孙平李明秋赵微
-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
相关作者
- 唐坚清

- 作品数:17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三维培养 血管生成 HE染色 临床病理观察
- 李霞

- 作品数:93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去整合素 高度近视
- 张声

- 作品数:290被引量:1,1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免疫组化 胃癌 血管生成
- 熊福银

- 作品数:38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杂合基因 心肌细胞 细菌人工染色体 祖细胞 体外三维培养
- 史俊南

- 作品数:585被引量:1,739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 研究主题:牙髓 厌氧菌 根管治疗术 牙胚 牙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