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0篇“ 余震序列“的相关文章
- 新源-和静M_(S)6.6地震余震序列自动处理结果
- 2024年
- 使用地震实时智能处理(RISP)系统处理2012-06-30新疆新源-和静M_(S)6.6地震序列,并与人工编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定位结果较为一致,发震时刻差值主要集中在±2 s内,震中偏差范围主要集中在10 km内,震源深度差值主要集中在25 km内,且以20 km内居多,震级偏差范围为±M_(L)0.4,多数集中在±M_(L)0.2。RISP系统检测到的相同地震同震相的到时差主要集中在±0.25 s之间,对Pg震相的识别率高于Sg震相。
- 金花冉慧敏木拉提江·阿不来提
- 关键词:自动编目余震序列
- 基于指数函数的川滇地区余震序列衰减规律研究
- 2024年
- 较大的余震可能造成额外损失并有二次触发建筑物受灾的风险。为研究余震序列衰减规律,文章尝试采用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分析5个不同地区余震序列,并借助修正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与调整后R^(2),分析其与传统余震衰减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指数模型描述余震序列衰减规律的能力与修正的大森余震模型、修正的拉伸指数模型接近。尤其对于四川长宁M_(S)6.0余震序列和云南彝良M_(S)5.7余震序列,指数模型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模型。指数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参数A与r之和能够准确代表强震后的实际初始余震数,5个余震序列初始余震数偏差均小于1.70%;参数k可作为反映余震序列衰减快慢的特征值,k值越大则余震序列衰减越慢,其值与主震震级呈反比例关系。
- 徐世达段俊康何本国刘佳奇鲍泽铭陈天晓
- 关键词:余震序列指数函数
-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考虑断层距的桥梁风险分析
- 2024年
- 为了提高震害预测和结构震后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出了一种考虑断层距衰减的主余震序列构造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构造了50组相关场地的地震动;以一座三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使用OpenSees抗震分析软件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采用改进的Park-Ang损伤指标建立易损性曲线,分析断层距对连续梁桥在不同设防主余震序列下的损伤指数和破坏概率的影响;提出震后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考虑断层距的主余震序列对桥梁结构的震后风险性影响。结果表明:余震的发生导致结构的损伤概率提高了10倍以上;在断层距10 km范围内的结构发生中度及以上破坏的风险性较大;提高设防地震等级能有效避免结构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发生严重或倒塌破坏;在震后救援和重建时考虑断层距的影响可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 李喜梅苏润田李明睿母渤海
- 关键词: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2022-06-01芦山M_(S)6.1地震流动地震台网部署及余震序列监测
- 2024年
- 从台站选址、地震仪器设备选择及安装三方面介绍2022-06-01芦山M_(S)6.1地震临时地震台网的部署过程,初步分析流动台网背景噪声特征和余震序列。结果表明,台站部署完成后提高了震区现有台站密度,与固定台站联合组网,提高了地震定位的台站方位角覆盖和科学研究的空间分辨率。受人为噪声的影响,通常流动台站的噪声水平高于固定台站,平均噪声水平高于NHNM和NLNM均值,部分台站接近或高于NHNM值,高频噪声呈现与附近人为活动相关的日变化特征。受此影响,地震台网白天时段记录的地震数目明显少于夜晚时段,且小震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余震序列的双差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主要分布在小关子断裂北部,呈NE向分布,NE向约10 km,NW向约6 km;采用最大曲率法计算得到余震序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_(C)=1.2,其中夜晚时段M_(C)=1.1,白天时段M_(C)升高至1.4,说明震区白天时段地震监测能力减弱。中强震后的余震序列随时间快速衰减,震后5 d内的余震数量约占整体余震的80%,特别是震后2 d内的余震最为发育。为更好地认识地震发展过程,必须保障流动地震台站快速有效地部署,以发挥监测台站的效能。
- 林丽萍王宇航吴朋谌亮
- 主余震序列作用对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2024年
- 为了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超高层作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其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选取10个真实主余震序列作用事件,构造了14条主余震序列作用作为输入的地震荷载;以PGA、PGV、PGA/PGV等作为表征地震动强度的指标,计算了结构在主余震序列作用及仅主震作用下的结构塑性耗能、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增量损伤比及Karl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塑性耗能及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特点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增量损伤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加剧了结构损伤,其塑性耗能增量平均达24%~28%;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少。基于塑性耗能的结构主余震增量损伤比与PGV、SED、SI等速度相关的地震动强度表征指标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可考虑作为选择和调整主余震序列作用地震波的指标;基于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结构主余震增量损伤比则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相关性较弱。
- 曾庆立管民生王森杜宏彪
-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
-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应变能及易损性分析
- 2024年
- 为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性能,定量分析主余震序列对坝体结构破坏的影响,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以总应变能及弹性应变能与总应变能的最大比值作为结构性能指标,得到该坝体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和易损性曲线,研究主余震序列对该坝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会加剧该坝体的破坏程度,特别是坝体在自振周期下的谱加速度Sa(T1)值较大时,所引起的坝体破坏程度更加显著;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该坝体的破坏概率大于单一主震破坏概率,且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与主震强度有关,主震强度越高,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越大。
- 徐世界郑晓东钟金盛纵向群白志辉白志辉
-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应变能易损性
- 基于等损伤的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PGA放大系数谱研究
- 2024年
- 大地震发生后往往会伴随强余震发生,强烈余震会加重结构的破坏程度,在抗震设计及结构损伤评估中考虑余震的影响是一重要课题。采用NGA-West2数据库建立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记录数据集,基于损伤等效思想定义主余震作用下PGA放大系数α,针对单自由度体系结构,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建立不同相对强度、不同场地条件下平均PGA放大系数谱,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构建PGA放大系数谱的预测方程,分析统计结果的离散性。结果表明:PGA放大系数谱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受主余震相对强度影响显著;放大系数谱值随周期增大而减小。谱预测方程能够提供目标损伤下结构的主震PGA放大需求,并可以作为设计谱调整系数使用,以实现在结构抗震设计及结构损伤评估中考虑余震的影响。
- 雍飞公茂盛杨游
- 关键词:单自由度体系峰值加速度
- 四川芦山2022年M_(S)6.1和2013年M_(S)7.0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及构造关系
- 2024年
- 以2013年4月20日芦山M_(S)7.0地震和2022年6月1日芦山M_(S)6.1地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HypoDD对两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得到精确的震源位置及空间分布,给出两次主震的震中位置和深度,以及余震区的破裂范围。其次,通过研究两次地震的余震震源时空分布和震源深度剖面,表明两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分布在大川—双石断裂带的不同侧,但发震断层均不是该断裂带;其中2013年M_(S)7.0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大川—双石断裂和大邑—名山断裂之间的龙门山前缘滑落带;而2022年M_(S)6.1地震的余震分布则位于大川—双石断裂带西北侧,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SE的逆冲断层,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该断裂带为近NS走向,与大川—双石断裂同属龙门山前山构造体系。最后,分析两次地震的关联性,发现尽管两次地震空间位置较为接近,但由于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不同,且余震扩展方向差异明显,余震丛集也相对独立,因此认为M_(S)6.1地震是一次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
- 张胜霞马晓妹尹欣欣鞠慧超王祖东万文琦
- 关键词: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位置
- 基于Python开发的地震余震序列统计程序
- 2024年
-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频次高、强度大、灾害重、影响广,2008年汶川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深刻总结与反思,要求地震行业提高为社会各界提供地震专业信息服务的能力。余震序列作为震后紧急会商的重要资料,其统计的时效性要求也相应提高。近年来,Python语言在数据库处理、数据统计处理、程序开发方面已成为新的趋势。余震序列统计程序基于Python语言开发,利用该程序,对地震编目数据库数据进行筛选、导出、整理,并产出符合上报要求的Word文档,实现对地震余震序列的即时产出。利用该程序进行余震统计,可极大地减轻地震一线工作人员工作量,为科研人员判断地震趋势和政府部门制定救援方案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有效助力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 孟令升刘爱华张雁翔马龙辰徐建权
- 关键词:PYTHON地震监测
- 基于一致损伤原则的主余震序列等效主震调整系数研究
- 大量真实地震记录显示,在强烈的主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余震的发生。在主震作用的影响下,会使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余震会扩大这个损伤甚至使结构发生倒塌,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但在目前的抗震设计中,只考虑了单一主震作用的影...
- 梁正
- 关键词:单自由度体系
相关作者
- 吕大刚

- 作品数:336被引量:1,723H指数:2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易损性 地震易损性分析
- 雷建设

- 作品数:125被引量:7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重定位 余震序列 地震层析成像 上地幔顶部
- 于晓辉

- 作品数:115被引量:77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地震易损性分析 易损性
- 房立华

- 作品数:154被引量:1,407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M 接收函数 双差定位 地震序列
- 吴建平

- 作品数:202被引量:2,404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三维P波速度结构 地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