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2篇“ 作者群“的相关文章
科技期刊培养优秀作者群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
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优秀作者群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学术声誉,能够为科技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源,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了适应日益加剧的科技竞争,抵御学术竞争的压力,持续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优秀作者群的有效途径,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阐述科技期刊培养优秀作者群的现状,分析科技期刊培养优秀作者群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期刊应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等建议,为科技期刊培养优秀作者群提供新的思路。
张银玲
关键词: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优秀核心作者群的拓展和维护策略
2024年
文章重点论述成长型作者群、核心骨干型作者群和专家型作者群三种作者群的主要特点,指出从在读研究生及初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中培养成长型作者,从期刊原有作者群、高校科研团队、公众资源中发掘核心骨干型作者,从期刊编委会委员和审稿专家、高校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重大课题负责人中挖掘专家型作者,并针对三种作者群的特点制订有效的挖掘和培养举措,从而达到拓展和维护优秀核心作者群的目的,通过编辑的专业服务,借助新媒体建立顺畅的沟通联络机制,为作者提供延伸服务,以情感为纽带,提高作者对期刊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朱冬梅
关键词:核心作者群
《北方蚕业》近10年载文及作者群分析
2024年
以《北方蚕业》2014—2023年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来的载文量、学科分布、影响因子,第一作者基本信息、地域分布、资助项目以及协办单位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北方蚕业》近10年载文660篇,其中《试验研究》栏目载文302篇;合计北方蚕区发文605篇,占比91.67%,其中陕西发文占比24.7%,辽宁发文占比19.85%;协办单位发文422篇,发文占比71.07%,其中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发文占比19.09%;项目资助论文406篇,占比61.51%。作者中1960—1979年出生的占62.87%,大学本科学历的占48.94%,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占41.67%;作者所属单位系科研院所的占60.91%,技术推广机构的占22.27%。载文涉及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畜牧与动物医学等20个学科,影响因子高0.333。《北方蚕业》有核心作者56人,发文占比35.3%。研究发现,《北方蚕业》年载文篇数逐年减少,但文章的篇幅明显增长;《北方蚕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作者群,但作者群年龄结构偏大,亟需挖掘和培养年轻作者
贾亚洲
关键词:载文量北方蚕区作者群发文量
同乡、同事、同年、同道:《东方杂志》早期编辑作者群聚合途径考察(1904—1910)
2024年
近代报刊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之一。聚集在报刊背后的编辑作者群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士人到职业报人的转变。《东方杂志》是近代中国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其初创阶段(1904—1910)的人才聚集以同乡、同年之谊为核心,又有同事关系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人情社会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政治取向的共同性也不容忽视。
于国彤
关键词:《东方杂志》张元济
科技期刊的作者分类方法及作者群建设策略——以《服装学报》为例
2024年
【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作者提出分类建设策略,以提升稿源质量,实现纺织服装类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服装学报》作者为例,根据普赖斯定律、指数计算法、混合选取法,定量分析2016—2022年《服装学报》所有作者的发文量和对期刊的影响力,并将其分为核心作者、进取型作者、潜力作者、成长型作者4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分类建设策略。【结果】发文量≥3篇、影响力指数≥5的作者为《服装学报》的核心作者;发文量≥3篇、影响力指数≤-5的作者为进取型作者;发文量为1篇、影响力指数≥5的作者为潜力作者;发文量为1篇、影响力指数≤-5的作者为成长型作者。编辑通过维系核心作者、服务进取型作者、拓展潜力作者、培养成长型作者,进行作者群分类建设,提升稿源质量。【结论】作者群分类建设是科技期刊培养作者队伍、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策略,也是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纺织服装类科技期刊需注重作者队伍建设,树牢期刊发展的根基,以增强在行业内的学术引领能力。
沈天琦梁惠娥潘如如
关键词:科技期刊纺织服装
壮志丹青:新四军美术工作者群体研究
2024年
在我国革命美术史研究中,有关新四军美术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体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体活动为线索,尝试再现“美术铁军”的壮志丹青。新四军美术工作者的来源较广,其主要工作包括绘制宣传画、办报(画)刊、美术设计等。新四军美术工作者群体的革命意志与艺术创作能力齐镳并驱,坚决且出色地执行了党的文化路线,起到了发动众、鼓舞斗志的作用。
沈冠东
关键词:新四军革命美术抗战美术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期刊核心作者群分析——以《华南地震》为例
2024年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2012-2021年《华南地震》的载文作者群,利用普赖斯定律和二八定律初步确定核心作者,采用综合指数法进一步筛选,确定期刊核心作者群,并基于作者职称和地区分布等进行分析,发现核心作者群在职称分布上呈现出以中级职称为主的特点,而在地区分布上则以广东省为主。期望通过以上分析结果,为《华南地震》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宫会玲
关键词:科技期刊普赖斯定律二八定律综合指数法
新媒体时代女性科普创作者群体研究——以“格致科学传播奖”、B站“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账号为例
2024年
随着新媒体成为科普主要阵地,越来越多女性进入这一领域。处在性别、媒介和科学交叉口的女性科普视频创作体,其作品内容和传媒形象对女性从事科技相关职业的认知判断、职业成就感获得感有较大影响。本文以第一、二届“格致科学传播奖”、B站“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账号为例开展研究,发现女性科普创作者占比及其作品数量和质量处于劣势;女性创作者对合作资源的利用少于男性,女性在科普领域话语权与影响力不足;女性科普创作者自我表达、自我展现机会缺乏。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强科学通识教育,注重科学文化的培育;扶持女性科普创作者,鼓励女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为女性科普创作者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增加科普奖项女性评委占比;塑造优秀女性科普人才形象,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破除性别刻板印象等意见建议,以期促进更多女性科普创作者涌现并最终促使更多女性投身科学领域。
张洋郭霞
《学衡》和《史地学报》主要作者群关系论析
2023年
20世纪20年代,创刊于东南大学的《学衡》和《史地学报》,成为新人文主义阵营对抗新文化派的重要学术刊物。两个刊物有各自相应的主要作者群,其组成状况差异明显。回溯至主要作者群在民国大学间的流动,《史地学报》比《学衡》更依赖拥有东南大学背景的学人。计量分析交叉于《学衡》和《史地学报》主要作者群中的南高学子们的投稿数量和发文轨迹,揭示出《学衡》对史学文章的投稿标准高于《史地学报》,而《史地学报》更专注于培育学生。
张亚栋王飞虎
关键词:《学衡》《史地学报》作者群
视频号原生作者群体分析及发展趋势——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2023年
在微信广袤丰富的生态体系里,有十年常青的参天大树,也有快速成长的后起之秀。因为微信的生态足够广袤,也因为微信的生态足够丰富,所以各种新的生长还在不断涌现。对于作者而言,任何时候加入都不算晚。从视频号项目立项以来,在微信内部我们把它称之为原子化组建,它无处不在,像阳光和雨露一样,让沟通、互动更加便捷高效,也让个体的记录更加立体真实。作为内容的原子化组件,视频号也承载了作者,尤其是原生作者自我表达、粉丝互动、影响塑造、商业变现等多样化需求,成为短视频赛道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
詹万承
关键词:生态体系原子化自我表达

相关作者

贾亚洲
作品数:42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桑叶 蚕桑产业 作者群分布 作者群 蚕桑
张勇
作品数:32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创造周报》 创造社 前期创造社 作者群 五四文学
杨立社
作品数:76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作者群 载文 图书馆 实证研究
于荣利
作品数:59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科技论文 稿源 期刊稿源 作者群
宫文红
作品数:11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研究主题:作者群 载文 微生物肥料 多样化教学 考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