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篇“ 俄国农村公社“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当代启示
- 2024年
- 农村公社问题关乎俄国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上曾引起持久的争论。马克思首先从公社本身的二重性出发指认了公社在纯理论上的两种可能命运,又通过对公社现实生存境遇的分析确定了现实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公社的最终结局,进而形成了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完整认知。经过马克思科学论证后所展开的一条公社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尽管未能实现,但其思考中所蕴含的人民立场价值向度、社会发展认知逻辑和伟大斗争精神力量仍然是我们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指南。
- 苗永凯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
- 俄国农村公社与东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二重性探赜——再论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
- 2024年
-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是马克思晚年展望东方共产主义前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发掘俄国农村公社公有制传统“为何遭到破坏”以及“怎样能够挽救”的事实依据,马克思把因循“内外相济”的双向行动策略与同时完成“反封建主义-反资本主义”双重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革命,视为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向共产主义飞跃的可行性方案,从而揭示了俄国革命的农村公社之路。这既是东方落后国家摆脱集权专制包袱并规避资本剥削的恶果,率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先声”,又是策应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加速实现共产主义世界理想的“信号”。马克思据此把“扬弃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的共产主义进一步理解为“复活原始公有制的更高级社会形式”。以此为切入点,马克思无疑把捉到了共产主义何以可能的“东方线索”,即如果残存公有制遗迹的农村公社为俄国另辟直达共产主义的蹊径,那么以俄国为典型代表的东方无产阶级革命,或可开显出共产主义取得全面胜利的崭新地平。这就意味着基于农村公社的俄国革命不只是东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剪影”,更描绘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普遍“蓝图”。
- 温权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无产阶级革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 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及俄国发展道路的问题——研讨马克思致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三稿》《四稿》和正式《复信》
- 2021年
- 马克思在致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三稿》《四稿》和正式《复信》中,对俄国民粹民主者关于农村公社具有生命力、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持谨慎态度和作理智论述——不作完全肯定的论述,也不作完全否定的论述。他的论述及思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此后俄国革命的历史特别是十月革命的历史证明马克思的论述及思想是科学的。
- 俞良早
- 关键词:农村公社谨慎态度
- 马克思的“边缘”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俄国农村公社为例
- 2017年
- 马克思关于非西方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文章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通信,通过探讨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原因、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可能性以及马克思关于俄国发展道路的观念转变等,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涵的不断拓展。"边缘"研究孕育出解读马克思的新策略,这种新策略将马克思还原为一个生动形象的思想家,对理论的边界和限度保有清醒的意识,并在对新问题和新观念的反思中推进理论的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封闭的、僵化的教条,而是在与现实语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 覃诗雅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唯物主义
- 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命运与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解读与历史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虽然俄国资本主义在近代农奴制改革后有所发展,但是俄国传统农奴制经济的残余还占据一定比例,资产阶级本身也没有发展到足以领导社会革命的程度,俄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很快确立下来。俄国本土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世界性日益明显的时代,开始思考传统农村公社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中究竟能扮演怎么样的历史角色,马克思恩格斯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就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中的可能性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理性思考。
- 胡刚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命运历史思考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辩证分析——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解读被引量:1
- 2014年
- 马克思对俄国民粹主义从关注、研习、批判再到辩证分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谨慎的判断。马克思探究俄国民粹主义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析东方社会,关注俄国村社;研习俄国民粹派著作了解俄国独特国情;探讨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因素;辩证分析俄国村社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的国内外条件。
- 曹建萍
- 关键词:农村公社
-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变化
- 2013年
- 马克思之所以研究俄国农村公社问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马克思指出俄国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孤立性等特点。对待俄国农村公社的走向问题,马克思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对农村公社持中立态度,既不认为它具有生命力,也不反对它有生命力;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遭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而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及其信稿中马克思又持乐观态度,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共产主义。
- 裴勇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二重性卡夫丁峡谷
- 以俄国农村公社为支点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探析
- 2013年
-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以俄国特有的农村公社为引子系统论述了俄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并提出著名的"卡夫丁峡谷"理论。马克思在《复信》中论证揭示出俄国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人们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实践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马克思的《复信》丰富完善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理论。
- 王婧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
- 俄国农村公社的经验与启示
- 2012年
- 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功能,指出俄国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封闭性、平均主义和统治的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俄国农村公社里的农民是高度依附于村社的,认为在自由人基础上联合而成的合作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俄国农村公社对中国的启示,即培育个人主体意识,并在自由人联合的基础上合作,发展自治的农民合作社,政府不干涉合作社的内部运行。
- 程敬华
- 关键词:俄国农村公社农民合作社
- 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俄国农村公社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把研究视域转向东方社会,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世界历史"理论紧密相关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内在的自我否定性、全球交往中生产力的传输、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性存在是俄国农村公社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
- 张树焕
- 关键词:世界历史俄国农村公社
相关作者
- 孙宝林

-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卡夫丁峡谷 俄国农村公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
- 俞良早

- 作品数:367被引量:4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列宁 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
- 徐冉冉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俄国农村公社 卡夫丁峡谷设想 悲情 华丽 叔本华
- 洪韵珊

- 作品数:57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恩格斯 资本主义
- 罗爱林

-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公社 农民 平均主义 俄国农村公社 集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