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6篇“ 保护性免疫力“的相关文章
- 大鼠丙肝病毒慢性感染模型的免疫学特征评价及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全球每年近40万人死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上市,由于缺乏理想的小动物感染模型,疫苗诱导针对HCV的保护性免疫能力还未得到概念性验证。基于啮齿类动物体内被发现存在与HCV同源的的啮齿...
- 马鑫宇
- 关键词:疫苗
- 辐照致弱血吸虫尾蚴诱导不同动物宿主产生高保护性免疫力的效应机制比较
- 2008年
- 采用致弱血吸虫尾蚴免疫不同动物宿主,可诱导宿主产生抗攻击感染的高保护力。该文综述并比较了近年来阐明这种在不同动物宿主的高保护性现象及其相关的效应机制,为最终寻找行之有效的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 林丹丹张素华吴海玮季旻珺吴观陵
- 关键词:血吸虫致弱尾蚴动物宿主
-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研究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和P22 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A组(NS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00μl/鼠;B组(空质粒对照组),肌注pBK-CMV 100μl/鼠(1mg/ml);C组(pBK-P30免疫组)肌注pBK-P30 100μl/鼠(1mg/ml);D组(pBK-P30&pBK-P22联合免疫组)分别肌注pBK-P30和pBK-P22各100μl/鼠(1mg/ml),免疫后5周,通过ConA刺激,MTT法测定免疫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对CD4+、CD8+T细胞群进行测定。免疫后10周,免疫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结果表明,ConA刺激小鼠脾T淋巴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疫苗免疫组略高于两对照组,但4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动态分析,CD4+T细胞在各组的增殖均不明显(P>0.05),但两免疫组CD8+T细胞数量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空质粒pBK-CMV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pBK-CMV对照组与NS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两免疫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联合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较两对照组均延长(P<0.05)。但两免疫组间、pBK-P30免疫组与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形虫DNA疫苗能诱导BALB/c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此两种DNA疫苗联合免疫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 占国清吴少庭高世同李国光
- 关键词:弓形虫免疫
-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FABP)重组质粒,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方法RT-PCR特异性扩增Sj14FABP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IVO2,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的重组质粒pVIVO2-Sj14FABP转染HepG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蛋白表达;并免疫BALB/c小鼠,30d后攻击感染,感染后45天剖杀,计数检获成虫数和肝脏虫卵数。结果RT-PCR扩增出大小为440bp的Sj14FABP片段,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后均获得目的片段,转染细胞IFA结果显示有较强荧光。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分别获得24.1%减虫率和27.2%减卵率。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重组质粒pVIVO2-Sj14FABP,该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 朱晓华石佑恩胡萍宁长修朱红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核酸疫苗免疫保护性
- 白细胞介素-12在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力中的佐剂作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对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FABP)DNA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分别构建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疫苗,鉴定构建成功后免疫小鼠。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和D等4组,分别用0.9%NaCl(对照组)、pVIVO2、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肌注免疫1次(100μg/只)。免疫后30d各组小鼠感染40±2条尾蚴,感染后45d剖杀,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经伴刀豆球蛋白A(Con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经PCR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pVIVO2-Sj14FABP和pVIVO2-IL12-Sj14FABP重组质粒;C、D组免疫后分别获得24.1%和39.4%的减虫率、27.2%和32.8%的减卵率;细胞因子检测结果,D组经ConA和SEA诱生的IL-2和IFN-γ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后30d小鼠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升高,各实验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14FABPDNA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细胞因子IL-12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向Th1型优势分化,并增强血吸虫病DNA疫苗免疫保护性效果。
- 朱晓华石佑恩宁长修朱红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12DNA疫苗免疫保护性
- 不同免疫方案对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福氏完全佐剂(FCA)、福氏不完全佐剂(FIA)与氢氧化铝(Al(OH)3)的免疫增强作用,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对日本血吸虫22.6 kDa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rSj22.6/26GST重组抗原的大量表达,用亲和层析法制备rSj22.6/26GST融合蛋白并以凝血酶酶切获得纯化重组日本血吸虫22.6 kDa抗原(rSj22.6)。将纯化rSj22.6抗原分别与FCA、 FIA和Al(OH)3混合后,按照不同的免疫程序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试验。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纯化的酶切产物是日本血吸虫22.6 kDa抗原。rSj22.6抗原与不同佐剂的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提示:与PBS对照组相比.rSj22.6与FCA、FIA的协同作用均能诱导较高的成虫减虫率和总体减卵率(P均<0.01); rSj22.6与Al(OH)3的协同作用虽能诱导产生一定的总体减卵率(P<0.01),但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成虫减虫率(P>0.05)。各佐剂干预组所诱导的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rSj22.6抗原诱导的保护作用在福氏佐剂的辅助下强于在Al(OH)3作用下的保护作用。结论福氏佐剂和Al(OH)3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rSj22.6免疫小鼠的抗感染保护性免疫力,但福氏佐剂的增效作用强于Al(OH)3。
- 季旻珺苏川沈蕾马磊张兆松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佐剂免疫保护
- 树突状细胞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致敏树突状细胞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利用SEA分别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将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 3次 ,攻击感染 6周后计数成虫和肝脏虫卵。结果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免疫小鼠诱导 2 7.3%的减虫率和 4 1.5 %的减卵率 ,明显高于SEA致敏巨噬细胞组 (2 2 .0 %和 30 .7% )和未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组 (16 .3% ,2 7.3%和 11.7% ,17.0 % ) ,血清抗体水平于第 6周达高峰。结论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具有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 罗金萍陈喜圭沈定文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感染树突状细胞可溶性虫卵抗原保护性免疫
- 一种新型日本血吸虫疫苗(童虫活细胞)诱导小鼠产生有效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童虫活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活细胞和虫体组织碎片,在未加佐剂条件下分别接种昆明小鼠,每组10只,每2周接种1次,共4次,末次接种后第7天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30条/鼠,感染后第42天解剖小鼠,与对照组比较检测和分析虫体发育数、虫体大小、鼠肝病变及其组织内虫卵肉芽肿大小、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gG2a/IgG1亚类比值。结果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分别与PBS注射组比,虫体发育数分别下降67.6%%和46.3%;肝组织中虫卵数(LEPG)在细胞接种组和虫体碎片接种组中分别减少95.4%和64.8%;在细胞接种鼠组肝表面卵结节和虫卵肉芽肿及雄虫长度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者;特异性IgG2a/IgG1比值≥2,但总抗体水平低于虫体接种组。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血吸虫细胞型疫苗研究模型,初步结果表明,在不加佐剂条件用血吸虫童虫活细胞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攻击感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主要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曾庆仁林雪迟龚燕飞沈杰张祖萍蔡力汀言敢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保护性免疫IGG2A
-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保护性免疫力持续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确定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主动免疫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方法 实验组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 NP30 10μg/鼠 ,主动免疫 3次 ,每次间隔 2周 ,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末次免疫后 8、12、16、2 0、2 4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4 0± 1)条 ,尾蚴感染后 4 0 d行足垫试验。结果 NP30末次免疫后 8、12、16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减虫率为 2 1.4 3%~4 1.16 % ,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足垫试验结果显示 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P30主动免疫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持续约 4个月 ;
- 赵文娥冯振卿李玉华仇镇宁王子露李芸茜管晓虹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主动免疫
-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及其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仍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长期化疗存在需反复治疗、费用高以及不能预防再感染、有可能产生耐药虫株等缺点,所以寻找其他具有较长期效果的防治措施成为国内...
- 赵文娥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主动免疫IGG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石佑恩

- 作品数:140被引量:6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病 DNA疫苗 血吸虫 小鼠
- 沈定文

- 作品数:63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树突状细胞 保护性免疫 31/32KDA 抗原
- 李雍龙

- 作品数:122被引量:4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病 树突状细胞 保护性免疫 血吸虫
- 罗金萍

- 作品数:108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树突状细胞 保护性免疫 31/32KDA 抗原
- 刘述先

- 作品数:102被引量:4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 血吸虫病 东方田鼠 G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