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3 篇“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的相关文章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表达及 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浸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STAT3 )表达及 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 月至2022年1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05例ccRCC患者的癌组织及 43 例癌旁组织样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微阵列(TMA)及 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组织中STAT3 表达,根据其染色评分将ccRCC患者分为STAT3 高表达(≥2分)和STAT3 低表达患者(<2分),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TIMER、TISDB数据库分析STAT3 基因表达与ccRCC的肿瘤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免疫细胞在ccRCC组织中呈分散状态。STAT3 表达与ccRCC患者肿瘤大小、Fuhrman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TMA-IHC分析显示,ccRCC癌组织中STAT3 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STAT3 表达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0,P<0.05)。TISIDB数据库分析显示,STAT3 表达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丰度呈正相关(rs>0,P<0.05),并且与CD56bright、CD56dim自然杀伤细胞丰度呈负相关(rs<0,P<0.05)。结论STAT3 高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STAT3 与肿瘤免疫浸润相关,对调节ccRCC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冯欢 何昊玮关键词: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临床病理特征 白藜芦醇通过阻断JAK激酶2/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信号 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 JAK激酶2/信号转导 及 {3 }活化因子 3 (JAK2/STAT3 )信号 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15、3 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24 h)进行预实验,根据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预实验结果,筛选有显著作用且细胞活力高于50%的3 0、60、90μmol/L白藜芦醇进行后续的实验,后续实验又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3 0、60、90μmol/L白藜芦醇组(3 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和3 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3 0μmol/L白藜芦醇+10μmol/L JAK2/STAT3 通路抑制剂AG490),干预24 h。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Hoechst 3 3 258染色、Transwell、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 蛋白质印迹法对细胞增殖率、凋亡情况、迁移数及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胱天蛋白酶-3 (caspase-3 )和JAK2/STAT3 相关因子 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实验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其中3 0、60、90和120μmol/L白藜芦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2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活力低于50%,所以本研究选择3 0、60和90μmol/L白藜芦醇继续后续实验;6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增殖率(41.49±5.06)%、迁移细胞数(3 6.67±2.52)个显著低于对照组(53 .3 4±1.99)%、(58.00±2.00)个,凋亡细胞数(7.67±1.53 )个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71)个,且cyclin D1、p-JAK2和p-STAT3 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 0、90μmol/L白藜芦醇组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如此。与3 0μmol/L白藜芦醇组相比,3 0μmol/L白藜芦醇+抑制剂组以上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JAK2/STAT3 通路抑制人食管癌OE1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凋亡。 崔晓佳 谭程 杨百霞 倪峰 杭达明 沈健 钱霞关键词:食管肿瘤 白藜芦醇 凋亡 迁移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内皮素-1表达及 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STAT3 )、内皮素-1表达水平及 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 月至2021年3 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3 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治标准分为BPD组病儿51例,非BPD组病儿42例。收集所有病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病儿不同时期(出生后第1天、第14天、第28天)的血清STAT3 、内皮素-1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 、内皮素-1对BPD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新生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BPD组与非BPD组病儿性别、产妇产前感染、院内感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质量、合并肺炎、合并贫血、呼吸暂停、宫内感染、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PD组病儿血清STAT3 、内皮素-1水平第1天[(1.92±0.54)ng/L、(108.74±21.64)ng/L]、第14天[(1.43 ±0.3 7)ng/L、(83 .16±16.3 4)ng/L]、第28天[(1.01±0.19)ng/L、(59.69±9.46)ng/L]均高于非BPD组[(1.16±0.25)ng/L、(65.16±10.62)ng/L,(0.98±0.18)ng/L、(54.3 4±9.11)ng/L,(0.80±0.16)ng/L、(46.78±7.8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第14天、第28天两组病儿血清STAT3 、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第1天,第28天两组病儿血清STAT3 、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AT3 、内皮素-1对BPD诊断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 、0.85,截断值分别为1.65 ng/L、73 .57 ng/L,灵敏度分别为60.80%、92.20%,特异度分别为95.20%、8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炎、机械通气时间≥7 d及 高水平的STAT3 和内皮素-1是新生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出生体质量1000~1250 g、>1250~<1500 g是新生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BPD病儿血清STAT3 、内皮素-1水平呈异常表达,且对 王彤 张芳 杨国颖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内皮素-1 身体质量指数 信号转导 与转录 活化因子 3 在骨稳态和机械力介导骨重建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骨稳态是骨的形成与吸收维持相对平衡的过程。信号转导 和转录 活化因子 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参与多条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 通路,与骨稳态息息相关。STAT3 参与由众多因素调控的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也可通过调控破骨细胞的募集、分化和活性等维持骨稳态;还影响骨稳态中成骨-破骨细胞的交互通讯。STAT3 突变的患者则表现出多种遗传性骨代谢疾病。此外,STAT3 在机械应力介导的骨重建中也起重要作用。机械力刺激通过上调或激活STAT3 促进成骨分化和骨生成,进而调控骨重建。综述STAT3 在维持骨稳态中的作用以及 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讨骨重建中机械力刺激与STAT3 的联系,为骨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药物靶点。 崔怡雯 王紫璐 李蔚绮 成应琪 叶之韵 龚心仪 周巳入 杨屹羚 江凌勇关键词: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信号 传导通路在心脏修复中的作用 2020年 白细胞介素-6(IL-6)能修复多种组织损伤。IL-6信号 通路中的关键转录 因子 ——{3 }及 转录 活化因子 3 (STAT3 )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研究发现,IL-6通过介导STAT3 信号 传导通路(IL-6/STAT3 信号 传导通路),在心脏创伤、心肌炎、心脏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造成的损伤中发挥促进心脏修复的作用。深入研究IL-6/STAT3 信号 传导通路对心脏疾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现就该通路在心脏修复中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 聂抒 张金鑫 韩燕燕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信号传导 心脏修复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信号转导 与转录 活化因子 3 和低氧诱导{3 }-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中信号转导 与转录 活化因子 3 (STAT3 )和低氧诱导{3 }-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UC的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采用DSS饮用法复制UC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另设8只为空白组。选取"关元""足三里"进行针刺或艾灸治疗,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5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STAT3 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一般状况差,DAI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模型组小鼠出现结肠黏膜破坏缺损、炎性细胞浸润等表现,模型组STAT3 、HIF-1α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好转,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肠腺体破坏、黏膜下层水肿程度减轻,炎细胞浸润量减少,STAT3 、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或艾灸均对UC具有治疗效应,且能有效降低UC小鼠结肠组织STAT3 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针刺与艾灸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 林思睿 张何骄子 吴巧凤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结肠组织 低氧诱导因子-1Α 白细胞介素6和磷酸化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在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中表达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B组链球菌(GBS)阳性的早产孕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磷酸化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p-STAT3 )的表达及 其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产前检查至住院待产的孕妇1950例中GBS阳性者共122例。对GBS阳性早产20例(早产组)、足月胎膜早破者3 3 例(胎膜早破组)、足月阴道分娩孕妇66例(足月分娩组)、流产3 例(流产组)及 同期GBS阴性孕妇20例(GBS阴性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制备悬浮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STAT3 、p-Akt和NF-κB亚基p65的表达。结果入组孕妇GBS阳性率为6.25%(122/1950),其中流产、早产、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分娩孕妇分别占2.45%(3 /122)、16.12%(20/122)、26.62%(3 3 /122)和53 .66%(66/122)。GBS阳性早产组孕妇IL-6表达[(0.065±0.03 4)pg/ml]显著高于GBS阳性足月产者[(0.045±0.021)pg/ml](t=-3 .192、P=0.002)和GBS阴性者[(0.043 ±0.020)pg/ml](t=-2.494、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TAT3 在GBS阳性早产病例中的表达(灰度值:0.06±0.03 )显著高于GBS阴性对照组(灰度值: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1、P=0.005);GBS阳性早产组和GBS阴性对照组p-Akt灰度值分别为(0.03 5±0.02)和(0.07±0.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 41、P=0.001);p65灰度值分别为(0.045±0.02)和(0.08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03 )。结论GBS阳性病例早产可能与阴道分泌物中IL-6、p-STAT3 、p-Akt和p65高表达有密切关系。 易辉 王云霞 何慧芳关键词:B族链球菌 早产 白细胞介素-6 磷酸化STAT3 胎膜早破 宫颈癌组织中活化 的蛋白激酶C受体1、信号转导 及 {3 }活化因子 3 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 201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活化 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信号转导 及 {3 }活化因子 3 (STAT3 )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医院治疗的151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76例,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75例,宫颈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入选者RACK1、STAT3 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比较两组RACK1、STAT3 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在不同病理特征的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RACK1、STAT3 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相比,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患者中RACK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高分化、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1+T2宫颈癌患者相比,低分化、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3 +T4患者中STAT3 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CK1、STAT3 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较高,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等有关。 鞠晓静关键词:宫颈癌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rt-PA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面神激酶2/信号转导 及 转录 {3 }3 信号 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以及 对患者两面神激酶2/信号转导 及 {3 }活化因子 3 信号 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均予以调脂、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同时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治疗,观察14d。治疗后比较两组中医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浆黏度)、疾病相关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及 pJAK2、pSTAT3 蛋白表达,结果经治疗14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P<0.01);(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 )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浆黏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疾病相关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pJAK2、pSTAT3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 内皮功能,降低pJAK2、pSTAT3 蛋白表达。 肖悠美 孙晓静 王爱丽关键词:舒血宁 内皮功能 信号转导 和转录 活化因子 3 在胰腺炎向胰腺癌转化过程中的桥梁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慢性胰腺炎(CP)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信号转导 和转录 活化因子 3 (STAT3 )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不激活,而在CP和PDAC这两个病理过程中均异常{3 }并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STAT3 参与CP向PDAC的转化过程,并发挥了关键的桥梁作用,这提示可以将STAT3 作为PDAC在早期形成阶段的肿瘤治疗靶点,为其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对于STAT3 在CP向PDAC转化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作一综述。 杨健学 孙龙昊 章志翔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胰腺上皮内瘤变 胰腺导管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