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储存式自体输血“的相关文章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孕妇产前备血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孕妇产前备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产妇妊娠安全护理干预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采取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产妇与同期20例异体输血产妇,分别设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和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及输血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均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异体组20例中有1例出现过敏反应,两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具有较高安全性,能够保证顺利分娩及新生儿安全,有助于缩减住院时间,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袁博华李茜汝叶淑贞
关键词:孕妇储存式自体输血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Rh(D)阴性血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进行输血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段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采血前、采血后24 h及回输血后,产妇Hb、RBC、PLT、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在采血过程中,均未呈现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以及全身虚汗等表现;胎心监护未发现异常情况;所有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合理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进行干预,可避免针对Rh(D)阴性血型产妇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呈现出血源紧张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艾则孜·阿布力米提陈睿峰阿力亚·热木托
关键词:RH(D)阴性血型产妇储存式自体输血安全性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储存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氧合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30例,按输血不同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对照组进行异体输血,观察组进行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1 d、术后1 d、术后5 d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氧合状况[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io,ERO_(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免疫功能[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Th/Ts、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5 d的FIB、APTT、PT、D-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5 d的PaO_(2)、SvO_(2)、Th、Th/Ts、NK高于对照组(P<0.05),ERO_(2)、T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血液氧合状况及免疫功能,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邸艳辉白宇贾军会白薇寇立舵王新华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储存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氧合状况细胞免疫功能
储存式自体输血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我国部分医院的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开展情况。方法自制PABD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床位数、年住院人次、PABD量(人次及血液量)等,调查20家中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000张),按照设计的调查问卷要求回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家医院回收来自12家医院的有效调查问卷12份;数据离散度很大,2018-2020年3年间,开展最好的医院开展PABD人次占手术人次的百分比最高为1.55%。2020年12家医院开展了PABD,2家医院开展有成分血(单采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采集。结论在所调查的12家医院中,开展PABD人次占手术人次的百分比差异很大,与医院类型、输血管理和血液供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吴建君夏代全王海燕车辑李代红贺雪花刘凤华张凯祝丽丽穆士杰赵树铭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输血管理
储存式自体输血临床操作规范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是指提前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再于患者手术治疗时使用。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科或血库开展此项工作,但PABD涉及患者的采血过程安全监护、不良反应处理及血液采集、检验、储存与发放等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有关医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该文探讨输血科开展此项工作时应配置的人员及相应规范化操作流程。
吴建君宫济武钱宝华穆士杰李忠俊王海燕余泽波张娟骆群夏荣秦莉赵树铭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
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创新模与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创新型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模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20年1-6月入院需行PABD的患者实施传统PABD模,2020年7-12月入院需行PABD的患者实施创新型PABD模。传统PABD模由临床科室医师对拟用血患者进行评估、开具用血申请,输血科执行采血、发血工作;创新型PABD模由临床科室医师对拟用血患者进行评估、开具用血申请,由输血科参与审核、评估、采集和监控,实现全程参与和输血过程管理,将被动型的工作模转变为主动型。比较两种模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020年1-6月,该院手术患者2302例,备血患者583例,成功实施传统PABD模的患者16例;2020年7-12月,该院手术患者6032例,备血患者1446例,成功实施创新型PABD模的患者113例。手术患者传统PABD模的实施率(0.70%)低于创新型PABD模的实施率(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P<0.05)。结论采用创新型PABD模能发挥输血科医师的专业能力,促进PABD在临床的有效实施,保障用血安全。
吴建君向仁雪史荣辉何长生赵树铭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输血科血液管理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并研究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40例Rh(D)阴性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产妇妊娠37~41周时采集并储存自体血液300~400 mL,待其分娩时或分娩后再将采集的血液回输至其体内。观察并记录这些产妇产前及产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采血前、采血后、回输自体血后及产后42 d,这40例产妇的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的水平、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相比,P>0.05。这40例产妇在采血过程中、采血后及输血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均未输注异体红细胞。在这40例产妇的40例新生儿中,新生儿Apgar评分为10分、9分和7分的新生儿分别有35例、4例和1例。结论:对Rh(D)阴性血产妇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不会对其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采血和输血的安全性均较高,能有效地解决Rh(D)阴性血血源稀缺的问题。
代永慧代富晓赵燕红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分娩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对脊柱外科非肿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诊断为非肿瘤脊柱疾病的手术患者134例,分为自体输血组77例,异体输血组57例,记录并比较组间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的差异、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率,并分析住院时长以及自体血的节血效果。结果自体输血组术前采血及自体输注过程中无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相比,输血量((347.85±66.72)mL v.s.(478.88±194.23)mL,P<0.001)、总住院天数(19.3±8.8 v.s.25.4±11.7,P=0.002)和术后住院天数(10.77±5.41 v.s.16.43±8.41,P<0.001)均明显减少;术后1天血红蛋白(115.30±12.94)g/L v.s.(110.35±16.71)g/L,P=0.075)、红细胞比容(0.34±0.03 v.s.0.33±0.05,P=0.088)无明显差异。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有效且安全,能减少异体血液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钟明璐黄慧瑛张旸王立汪传喜魏亚明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脊柱外科手术疗效安全性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市级医院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了解本院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开展情况及疗效,并推广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并通过研究本院储存式自体输血反应后得出储存式输血的优势所在。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开展的38例储存式自体输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血前和回输后的血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3例未进行血液回输,35例仅用自体血即完成了手术。采血前1 d及回输后3 d血常规结果比较,Hb、HCT、PLT、RD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讨论储存式自体输血能够节约血液,能够在患者手术中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避免诸多输血不良反应和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值得地市级医院大力推广。
袁春妹张红萍袁梅胡蓉蓉
关键词:自体输血择期手术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孕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产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自体输血的完善和临床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
张红玲
关键词:自体输血妊娠晚期临床干预

相关作者

周柏发
作品数:37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自体输血 输血 血浆置换术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储存式自体输血
王志敏
作品数:26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自体输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储存式自体输血 血浆置换 RH(D)阴性
王海燕
作品数:69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 输血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单体型
肖玉
作品数:24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自体输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 储存式自体输血 治疗性
杜雪冰
作品数:31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自体输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储存式自体输血 不良反应分析 RH(D)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