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篇“ 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相关文章
- 奥马珠单抗在儿童变应性哮喘并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哮喘(AS)并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中重度AS并AD 5例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均遵循AS规范化治疗联合奥马珠单抗,观察奥马珠单抗治疗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的指数(CDLQI)和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AD患儿的皮损严重程度、面积、瘙痒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5例患儿在治疗4个月后,SCORAD、EASI、CDLQI和NRS评分(60.80±10.79比40.30±15.62;13.93±6.81比6.18±2.70;18.80±6.26比13.20±4.82;8.60±0.89比6.00±1.87)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33、4.106、5.199、5.099,均P<0.05)。2例患儿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过程顺利,未见不良反应。5例患儿共接受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104次,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中重度AS并AD患儿治疗中,奥马珠单抗可明显减轻其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炎面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奥马珠单抗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使用,可提高机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性和安全性。奥马珠单抗长期皮下注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奥马珠单抗有望成为治疗儿童AD的新型靶向药物,且可作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辅助药物。
- 文惯宇邓欢刘峰严敏陈鸣霞赵德育
- 关键词:变应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疗效
- 儿童变应性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与护理措施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儿童变应性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变应性哮喘患儿120例(2017年10月30日-2018年10月30日),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均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组(n=60)进行细节化护理,对照组(n=60)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对点刺试验了解度(98.33%)、家属护理满意度(100%)、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0)、定期复诊评分[(96.85±1.28)分]、遵医用药评分[(94.13±2.71)分]、及时治疗原发病评分[(93.56±2.55)分]、避免原发因素评分[(94.88±1.3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对实施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变应性哮喘患儿效果显著。
- 李志梅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哮喘皮肤点刺护理
- 树突状细胞在儿童变应性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在儿童变应性哮喘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儿童和变应性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集健康儿和患儿发病时和治疗缓解后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结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s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2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CD8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细胞因子IL-4、IL-10、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后,患儿气道黏膜相关淋巴结DCs表型及细胞因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变应性哮喘中,DCs表型表达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以通过干预DCs的表达来治疗及预防儿童变应性哮喘。
- 刘璟田冰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变应性哮喘超敏反应细胞因子
-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变应性哮喘儿童,按父母知情同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98例,对照组202例。观察组患儿予以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并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年。期间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期间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4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27.67%,大于对照组的111.79%,观察组的呼气峰流速PEF(%)为117.38%,大于对照组的106.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5%(174/185),高于对照组的82.01%(155/1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喘息,控制哮喘,显著提高肺功能的FEV1和PEF指标,而且应用方便、安全性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曾霞陈实廖锋冯小伟王灵吴少皎邢琼波
- 关键词:粉尘螨滴剂糖皮质激素儿童哮喘肺功能疗效
- 升气壮阳方联合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升气壮阳方联合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临床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儿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升气壮阳方,对照组单纯应用免疫治疗,从哮喘症状的缓解、呼吸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脱敏治疗的显效时间有所提前。在呼吸功能、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治疗组升气壮阳方联合标准化屋尘螨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在临床显效方面具有优势,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
- 郑燕霞刘卓勋李冰洁江文文许尤佳
- 关键词:变应性哮喘儿童屋尘螨免疫治疗
- 储雾罐在儿童变应性哮喘和鼻炎防治中的疗效
- 2012年
- 目的探讨储雾罐在儿童变应性哮喘和鼻炎防治中的疗效。方法将77例变应性哮喘合并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患儿应用面罩式储雾罐经鼻腔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30例直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3年哮喘急性发作情况、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第2、3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3年治疗组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储雾罐经鼻腔吸入激素治疗变应性哮喘和鼻炎效果理想,能较好地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是将变应性哮喘和鼻炎作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整体理念进行防治的局部吸入治疗方法。
- 沈瑾谭永强叶桂云沈奕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储雾罐疗效
- Mi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变应性哮喘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Mi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间质谱技术(MALDI-TOF)进行Mina位点基因分型,以观察各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用来比较哮喘组和正常组rs4857304位点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支气管哮喘患儿202例,对照组191例。Mina的rs4857304位点在哮喘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9),哮喘组rs4857304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对照组。通过隐性遗传模型分析发现,rs485730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T纯合型,即TT型和GG+GT型相比,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2,OR=1.568,95%CI=1.048~2.346)。结论Mina基因rs4857304位点与儿童变应性哮喘相关。
- 陈芸杨锡强黄英刘恩梅王莉佳
- 关键词:儿童哮喘基因型
- Toll样受体9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浙江汉族儿童中的分布,探讨其与哮喘易感性及其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12例变应性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39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TLR9基因-1486(rs187084)和-1237(rs5743836)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不同基因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采用酶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变应原特异IgE.结果 (1)哮喘组和对照组均存在-1486位点T→C突变,哮喘组TT、TC和CC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3 8.8%、48.4%和12.8%,对照组分别是41.0%、44.3%和14.7%;未发现-1237位点存在多态性.(2)哮喘组和对照组-1486位点各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哮喘组-1486位点3种基因型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基因型的IFN-γ水平较低而IL-4水平较高;对照组2种细胞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血清IL-12水平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哮喘组-1486位点不同基因型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汉族儿童不存在TLR9基因-1237位点多态性.TLR9基因-1486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浙江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血清IL-12及总IgE水平无关;-1486 C/T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患儿血清IFN-γ和IL-4水平有关联,CC基因型的IFN-γ水平较低而IL-4水平较高.
- 钱旭波吴颖曹淑彦蔡晓红俞晨艺宣妙燕曹顺顺李秀翠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4
- 镁补充对儿童变应性哮喘谷胱甘肽过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连续12周口服补充镁剂对4~16岁稳定、持久、中度严重哮喘患儿红细胞氧化还原系统的作用,实验为随机双盲,并有安慰剂对照。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型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合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色原、胆红素的水平,并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稳定性。结果治疗结束时镁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较安慰剂组有显著升高。研究结束时镁治疗组血浆高铁血红蛋白和高铁血色原水平的降低与血浆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呈正相关。结论既定剂量的镁发挥了抗氧化的活性并影响了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
- 钟波孙青竹吕社民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氧化应激
-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耐受性及安全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2例临床诊断螨过敏性儿童哮喘伴或不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记录每次免疫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监测每次变应原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钟PEF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112例患儿共注射2649次,共发生全身反应15/2649例次(0.57%),局部不良反应436/2649(16.46%)。其中速发全身反应11/2649例次(0.42%),均为Ⅰ级,包括咳嗽、胸闷、喘息发作、皮肤瘙痒、荨麻疹及头痛;迟发全身反应4/2649(0.15%),包括胸闷、喘息、荨麻疹及鼻炎;速发局部反应432/2649(16.31%),绝大多数为轻度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肿胀(d<5cm),皮肤痒,仅有3例次局部红肿(d>5cm),未发现1例严重全身反应。注射前后30分钟的PEF平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27周后及1年的PEF与注射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螨过敏性儿童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治疗安全,治疗后的肺功能PEF值改善。
- 朱春梅曹玲刘传合赵京马煜陈育智李志英罗雁青娄小尚
- 关键词:哮喘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尘螨安全性
相关作者
- 刘恩梅

- 作品数:428被引量:5,053H指数:3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 黄英

- 作品数:309被引量:2,297H指数:2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儿童哮喘 肺功能 哮喘儿童
- 陈坤华

- 作品数:109被引量:1,093H指数:1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儿童 肺功能 毛细支气管炎 哮喘患儿
- 胡丽华

- 作品数:345被引量:1,4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输血 哮喘 汉族人群 变应性哮喘
- 王模奎

- 作品数:34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儿童变应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