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元代戏剧“的相关文章
元代戏剧《墙头马上》的悲喜剧因素辨析
2024年
《墙头马上》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在传统意义上,这篇作品属于喜剧。无论是作品结尾的大团圆,还是女主人公李千金的抗争精神,其喜剧基调一直被人们认可和支持。但是这部喜剧作品的背后,却蕴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一方面,作品取材于悲剧,而女主人不被重视的婚姻,更是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白朴用悲喜交织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极具悲喜剧因素,可谓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王天婵何秀瑜
关键词:元代戏剧《墙头马上》喜剧悲剧
元代戏剧中的宋代皇帝戏与民间“华夷之别”观念被引量:1
2022年
元代戏剧中多皇帝戏,且其中以宋代皇帝为最。而宋代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占据约二分之一的数量。这些作品强调赵匡胤是真龙天子、真命帝王,突出其成为开国皇帝是天命所归。其他宋代皇帝也多是正义的、主持公道者,或是知恩图报、救人于水火的形象。剧作家对赵宋王朝皇帝题材的青睐实是其正统观的体现,歌颂赵宋王朝的正统是为了突出“君臣华夷之分”。
慈华
关键词:元代戏剧华夷观
砖塔胡同:元代戏剧一条街
2018年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著名的砖塔(万松老人塔)最近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已经竣工。新修后的小院内开设有"正阳书局",人们可以在这读到很多关于老北京的书籍。砖塔西边的胡同因砖塔而得名,叫"砖塔胡同"。这条胡同虽然不是很宽大、很长,但却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张宝贵
关键词:胡同砖塔元代戏剧老北京北京城
繁荣的元代戏剧
2017年
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发展的线索不只一条,来源也不只一处,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关键词:古代戏曲音乐伴奏舞台布景白朴杂剧创作
元杂剧“一人独唱”与水神庙元代戏剧壁画新解被引量:4
2015年
金元杂剧的演唱体制,前辈学者多有论及,但较少结合元刊本、金元杂剧的实际生存状况和相关文物资料进行探讨,因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元刊杂剧三十种》来看,金元杂剧的演唱体制明确为"一项角色独唱",并透露出"一人独唱"的痕迹。从当时演出团体的规模、演员构成和经营管理来看,金元杂剧为名角"挑班","一人独唱"。洪洞水神庙元代戏剧壁画鲜活地呈现出金元杂剧演出的整体风貌,"尧都见爱"明确指出该演出团体的活动区域与艺术水准,也透露出所言内容为金元杂剧,而非"搬演词话"。"忠都秀"则明确指出当时"名角"挑班的经营方式。
张勇风
关键词:元杂剧
元代戏剧若干问题考
2014年
元代戏剧中的旦本末本数量、男女主唱演员、楔子演唱特征等问题作出探讨,可以得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一,元杂剧的末本数量要远远多于旦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二,元人关于杂剧女伶的记载要远远多于男伶,这与末本多于旦本的情况形成了矛盾,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三,《元曲选》部分杂剧楔子表演时,正末、正旦以外的脚色也可参与演唱,这是金元院本"非一人主唱"体制在元杂剧中的残留,并不一定是明人后加或者后改的。
黎国韬
关键词:旦本楔子院本
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王实甫是元代有名的戏剧作家。本文从王实甫的生平研究和王实甫的作品研究两个方面对前人对王实甫的研究做了综述概括。
张源潮
关键词:王实甫语言风格写作特色女性形象
元代戏剧的圆满之趣及其美学阐释被引量:1
2011年
"圆满之趣"是元代戏剧在剧尾处理上呈现出的一道极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其审美生成是我们民族传统审美意向的外化,是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审美意向无限趋同的结果。一方面,它是创作主体在"自娱"和"娱人"取向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主观呈现;另一方面,它还是消费主体在市民口味消费期待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一种潜在诉求。元代戏剧"圆满之趣"的呈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审美情趣的一次重大转型,极具民族特色和价值。
吴宪贞
关键词:元代戏剧美学阐释
唐传奇与元代戏剧中宗教观念流变的文化阐释
本书分为唐传奇与元杂剧中表现出的统治者宗教意识的变化、唐传奇与元杂剧中表现出的文人对宗教接受的变化、唐传奇与元杂剧中表现出的民众宗教心理的变化等。
武彬著
关键词:传奇剧元代古代戏曲戏曲宗教
元代戏剧中女性形象之论析被引量:1
2008年
元代戏剧中塑造了为数众多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继承了之前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众多美德,同时又具有其时代特点,诸如节义女性的大量出现,更多的下层妇女开始登上舞台,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以及女性世界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元代戏剧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
高江凤
关键词:元代戏剧下层妇女类型化文化内涵

相关作者

汪诗珮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十五贯》 改编 昆剧 折子戏 观众
姚文放
作品数:225被引量:843H指数:1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当代审美文化 文学理论 审美文化 文学传统
乔新生
作品数:848被引量:4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新闻媒体 媒体 记者 新闻 新闻报道
孙丽
作品数:18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 家庭消费 养老问题 养老 城市名片
刘畅
作品数:113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二进制 波段选择 高光谱图像 网络 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