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6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相关文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024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获取组织矢状面信息的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成像迅速、非侵入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科。OCT适用于皮肤成像,其图像特征与皮肤结构一致,本文综述OCT的原理及其在皮肤科应用前景。
郝峰刘国艳
关键词:光学设备诊断显像皮肤疾病皮肤肿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定量观测后巩膜葡萄肿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不仅是病理性近视中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也是近视黄斑病变的主要成因[1]。国际近视黄斑病变摄影分类分级系统[2]以及基于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提出的萎缩、牵拉和新生血管(ATN)分类系统[3]均将PSS视为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诊断指标。
陈剑英胡欣欣王丹丹陆勤康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后巩膜葡萄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黄斑病变病理性近视
呼吸道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镜中心接受全麻下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进行白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white-light bronchoscopy,WLB)、自发性荧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AFB)及OCT检查,并依据AFB和OCT分别对病灶进行良恶性判断,然后行活检术,最终病理结果以病理报告为准。结果共纳入124名患者,通过OCT区分病灶良恶性的准确性为93.55%,显著高于AFB(准确性为83.06%)。OCT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AFB。基于OCT成像特征预测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准确性分别为91.94%、94.35%和94.35%。结论OCT可以提高经支气管镜组织病理活检前病变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并提供快速病理分型依据,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无创组织学活检术。
周光红杨阳杨雁陈丽娟陈先霞李红燕邹俊
关键词:肺癌荧光支气管镜病理诊断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帕金森病视网膜改变的观察研究
谢普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为致盲性眼病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视觉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OCT诊断检测,以医生检查联合相关的眼科检查的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两种方式单独和联合检测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以及对致盲性眼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72例患者中医生检查和相关的眼科检查结果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27.78%(20/72),非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72.22%(52/72);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OCT和“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11);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9);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诊断的特异度为92.31%,灵敏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96.00%,诊断准确率为91.67%,均较人工智能辅助平台及OCT单独诊断的价值高。结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可对致盲性眼病进行检出,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玛依拉·库尔班曹淑娟姜爱新
关键词:人工智能致盲性眼病
面向激光加工过程监测的高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研究
赵天意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分析健康人群和圆锥角膜患者的巩膜形态差异
2024年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扫描并测量健康眼和圆锥角膜眼的巩膜形态,并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巩膜镜的精准验配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OCT检查的63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病,将其分为健康组(42例,80眼)和圆锥角膜组(21例,40眼)。每位受试者都接受眼前节OCT检查,采集角-巩膜地形图,测量并获得角巩膜连接角(CSJA)、巩膜角(SA)、矢高(SH)和巩膜环曲(ST)等角巩膜参数。分别比较不同弦长、不同方位的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两组受试者的这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健康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CSJ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圆锥角膜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CSJ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圆锥角膜组鼻侧CSJA小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10.0 mm弦长处鼻上方SA最大,颞下方最小,12.8 mm、14.0 mm、15.0 mm弦长处SA均是颞侧最大,鼻上方最小。圆锥角膜组10.0 mm弦长处鼻上方SA最大,颞侧最小;12.8 mm弦长处颞侧SA最大,鼻上方最小;14.0 mm和15.0 mm弦长处颞下方SA最大,鼻侧最小。圆锥角膜组12.8 mm弦长处上方、颞侧、鼻下方,14.0 mm弦长处鼻上方、下方、鼻下方,15.0 mm弦长处鼻上方SA均大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SH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ST均大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整体是不规则的,尤其是水平方向极不对称,并且随着弦长增加,这种不规则程度越大。相较于健康眼,圆锥角膜眼呈现出更加不规则的形态。
万超刘波余涛吴楠董玉志杨于力
关键词:圆锥角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病研究,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及评估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病理诊断方法,OCT在检测速度、无创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皮肤病学者重视,以挖掘其更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比较了OCT与皮肤病学中其他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的差异,并回顾了OCT系统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皮肤病学领域最新的应用进展。
苏仁敬王毅孙娅楠贺改英杨伟峰马淑骅
关键词:体层摄影光学相干非侵入性成像技术
如何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优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023年
引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它是一种应用近红外光干涉成像,通过使用干涉仪接收并记录不同深度生物组织成分的反射光,经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得到生物组织断层图像。OCT的分辨率可达10μm,能够清楚观察到组织内部细微结构,因其结果与病理检查高度一致,在医学界被称为“光学活检”。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Fujimoto教授的工作小组首次在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OCT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视网膜和动脉内的应用[1]。1996年,Brezinski教授[2]第一次进行了动物血管的体外OCT成像研究。直到2001年第一台用于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的时域OCT(time domain OCT,TD-OCT)面世,并由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的Jang教授首次将其应用于人体冠状动脉的检测[3]。近十年来,OCT技术先后经历了多次更新和升级。从开始的需要球囊阻断技术的M2、M3成像系统到成像质量更高,成像速度更快,不需要球囊阻断血流的频域OCT(frequency domain OCT,FD-OCT)成像系统,这使得OCT技术无论在心血管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最近发布的新一代ILUMIENTM OPTISTM系统在保证高分辨率、高清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将成像速度进一步提高到180帧/s,单次扫描的血管段长度可达75 mm,同时整合了基于导丝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功能,兼备形态学和功能学评估功能,使OCT的应用指征进一步拓展并在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应用迅速推广。
陈涛于波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心血管研究血流储备分数计算机系统成像系统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与随访高度依赖于影像学、生理功能测试和组织病理等,其各有优劣,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但临床上鲜有某种诊疗技术可以兼具影像学、生理功能测试和组织病理特点。寻找简单、高效、安全的诊疗措施,一直都是医学界的研究方向。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出现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提升带来了曙光。
周光红邹俊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组织病理影像学诊疗技术诊疗措施

相关作者

李时悦
作品数:351被引量:1,460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镜 肺泡蛋白沉积症 气管狭窄 文献复习 气道狭窄
刘婷婷
作品数:99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特征 黄斑水肿 OCT
毕宏生
作品数:860被引量:2,137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葡萄膜炎 白内障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高度近视
王玮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病理特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患者
张彦坤
作品数:31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眼内 眼晶状体 白内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