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 篇“ 免疫成功率 “的相关文章
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的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安格斯母牛及其犊牛为研究对象,对母牛初乳质量、母牛体况评分及犊牛初乳饲喂量、犊牛初生重以及犊牛断奶后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并测定犊牛血清IgG含量,进而分析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及犊牛淘汰率的因素。[结果]饲喂合格初乳(IgG含量≥50 mg/mL)的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远大于饲喂不合格初乳的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随初乳饲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母牛体况评分的升高,犊牛平均初生重也随之增加且血清平均Brix呈升高的趋势。[结论]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受初乳质量和初乳饲喂量的影响。母牛体况评分不仅影响犊牛被动免疫 成功率 ,而且对犊牛平均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犊牛淘汰率。 钟罡 檀论 李红光 范彩云 程建波关键词:被动免疫 淘汰率 体况评分 初生重 安格斯牛 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免疫 成功率 的监测调查分析 2023年 对麻风预防性变异接种的成功率 监测调查结果进行回顾并为科学免疫 提供理论与科学支持。方法 将自2022年1月截止至12月的某地麻风预防性免疫 接种的儿童作为受试对象(n=40),观察项目主要围绕麻疹与风疹的免疫 监测结果,依次为疫苗的免疫 结局;免疫 前后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小儿家长或主要照护者对疫苗的预防性接种的知识掌握水平;免疫 预防的安全性认知水平评价。结果 含麻疹、风疹疫苗在免疫 后的抗体平均滴度更高,与免疫 前相较可见显著性水平(P<0.05);预防性免疫 后麻疹与风疹的阳性检出构成比更高,麻疹免疫 成功 构成比为62.50%(n=25),风疹免疫 成功 构成比为72.50%(n=29),麻疹抗体阳转的构成比为90.00%(n=36)风疹抗体阳转的构成比为75.00%(n=30),麻疹与风疹相较组间可见显著性水平(P<0.05);小儿家属与主要照护者对于预防性接种的基础知识的知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相关知识知晓构成比达到67.50%(n=27)。其中对于“儿童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与入托前需查验接种证”这一项的知晓程构成比最高,为95.00%(n=38),对于“麻疹/风疹是不是传染病”等知识知晓程度最低,为22.50%(n=9);结合监测对象的年龄以及国家下发的相关批文中涉及的儿童免疫 程序要求拟定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结果显示平均免疫 构成比为62.50%(n=25),同时超过半数(72.50%,29/40)的主要照护者与家属认同疫苗的安全性与重要性,其与调查对象中,5名患者表示不知道(12.50%),6名患者表示不安全(15.00%)。结论 基于含麻疹、风疹疫苗免疫 原性理想的优势可加强此类疫苗的基层预防性免疫 接种情况,同时由疾控中心牵头,定期在基层开展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适龄儿童全程接种构成比较低的特点应充分强化知识宣教强度,使得其全民推广度提高,进一步为我国预防性免疫 接种事业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 张刚关键词:麻疹 疫苗接种 问卷调查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麻风疫苗中风疹成分基础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风疹成分疫苗的基础免疫 效果,为制定麻风疫苗免疫 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房山区260名8月龄常住儿童作为监测对象,采集麻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4~8周双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260名儿童中,麻风疫苗接种前风疹抗体阳性率为0.7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39 mIU/ml。接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79.62%,GMC为41.50 mIU/ml。接种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麻风疫苗接种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风疹成分免疫 原性良好。风疹母传抗体到8月龄时已基本消失,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麻风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吴涛 辛丹 高舒 邢瑞婷 周伟 阚震 黄少平关键词:风疹 免疫成功率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 成功率 和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成功率 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街道作为调查点,选择符合条件的47例儿童,采用微量中和实验法测定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中和抗体≥1∶4判断阳性。结果47例儿童的脊灰Ⅰ型、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为100%,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Ⅰ型1∶512(1∶512~1∶1024)、Ⅲ型1∶512(1∶512~1∶1024)。Ⅰ型和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调查点、男女和是否及时接种的Ⅰ型、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平均滴度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bOPV后IPV-b OPV序贯免疫 程序的基础免疫 效果良好。 唐莹 王凤双 肖雷 彭枭然 黄蓉 管文齐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免疫成功率 抗体水平 焦作市解放区计划免疫 疫苗人群免疫 水平与免疫 成功率 调查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焦作市解放区计划免疫 疫苗在人群中的免疫 水平和免疫 成功率 ,综合评价疫苗接种效果与免疫 预防服务水平。方法于2017年在解放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l个乡/办事处作为基本监测点。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肝、甲肝等免疫 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免疫 水平监测,以及麻疹、风疹、甲肝、乙肝等免疫 成功率 调查。结果不同传染病的抗体水平明显不同,性别、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疫苗抗体阳转率不同,不同性别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放区计划免疫 疫苗免疫 水平和免疫 成功率 存在差异,麻疹、乙肝免疫 水平和免疫 成功率 较高,甲肝免疫 水平和免疫 成功率 较低。 靳黎明 周明关键词:计划免疫 免疫水平 免疫成功率 湖北省部分免疫 规划疫苗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免疫 规划疫苗接种后免疫 效果,为制定湖北省免疫 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3个县(市)开展免疫 规划疫苗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别监测目标人群百白破(DTaP)、麻风(MR)、麻腮风(MMR)、乙脑(JEV-L)、脊灰(OPV)5种疫苗针对疾病的疫苗免疫 效果。结果 DTaP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 成功率 为38.00%、100%、100%,免疫 前后,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8,P>0.05),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喉:χ~2=100.00,P<0.01;破伤风:χ~2=88.679,P<0.01);MR中麻疹、风疹免疫 成功率 为100%、98.00%,免疫 前后,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疹:χ~2=92.308,P<0.01;风疹:χ~2=6.737,P<0.05);MMR中麻疹、流腮、风疹免疫 成功率 均为100%,免疫 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1,P<0.05),流腮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JEV-L中乙脑免疫 成功率 为76.00%,免疫 前后,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5,P<0.01);OPV中脊灰免疫 成功率 为96.00%,免疫 后,脊灰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5种疫苗免疫 成功率 总体良好,但有必要优化百日咳菌苗和乙脑疫苗免疫 程序,提升疫苗抗体免疫 成功率 ,才能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骆金俊 王四全 王雷 张迟 赵明江关键词:免疫规划 疫苗 免疫成功率 8月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 后效果,评估疫苗免疫 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辖区区域划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适龄儿童采集静脉血,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 李林洪 肖玉春 彭君关键词:麻疹 风疹 免疫成功率 奉节县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 效果,评估疫苗免疫 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 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 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 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 成功率 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 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李林洪 肖玉春 彭君关键词:麻疹 风疹 免疫成功率 早产儿对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 成功率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揭示早产儿对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 的应答与成功率 ,指导防治实践。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来中心接种门诊进行常规基础免疫 三足月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接种前、接种第一、二、三针后4~6周,采静脉血3 m L,采用常规微量凝集试验测定百日咳凝集抗体;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测定白喉、破伤风抗体。结果早产儿血清百日咳凝集抗体(≥1∶320)阳性率为97.67%,白喉和破伤风抗毒抗体阳性率均达100.00%;男童百日咳凝集抗体阳性率为95.83%,白喉与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女童百日咳凝集抗体阳性率、白喉与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早产儿百日咳凝集抗体GMT:免疫 前为9.04±1.14,接种第一至三针后4~6周分别为78.93±1.18、274.86±1.24、456.33±1.59;白喉抗毒抗体GMT:免疫 前为2.26±1.75,接种第一至三针后4~6周分别为9.87±2.08、19.79±2.15、66.93±2.47;破伤风抗毒抗体GMT:免疫 前为4.72±2.21;接种第一至三针后4~6周分别为7.68±2.23、12.96±2.26、99.54±2.30。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一样,对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 应答反应。只要无禁忌症,就应按国家免疫 程序要求及时接种。 费长峰关键词:早产儿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免疫应答 成功率 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免疫 成功率 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免疫 成功率 ,明确两种疫苗的免疫 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该疾控中心接种麻疹疫苗及麻腮风联合疫苗的80名8月龄儿童和80名18~24月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儿童免疫 前后的IgG抗体指标和免疫 成功率 。结果免疫 后的麻疹抗体活性量明显高于免疫 前(P<0.05);80名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初免后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 前(P<0.05);实施麻腮风联合疫苗复种前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名18~24月龄儿童中,麻腮风疫苗免疫 后的风疹抗体活性量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 前(P<0.05),免疫 成功率 为96.25%;麻腮风疫苗免疫 后的腮腺炎抗体活性量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 前(P<0.05),免疫 成功率 为97.50%。结论麻疹疫苗接种能够大力提升儿童的麻疹抗体活性量和抗体阳性率,在8月龄进行初免具有重要的意义;麻腮风联合疫苗能够提高儿童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活性量,疫苗的免疫 成功率 较高,对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张志华 孙贤兵 刘凤姣关键词:麻疹疫苗 免疫成功率
相关作者
汪妙素 作品数:11 被引量:73 H指数:4 供职机构: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麻疹疫苗 免疫成功率 IGG抗体 麻疹抗体 发病率 冷红英 作品数:60 被引量:333 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监测分析 急性弛缓性麻痹 抗体水平 胡莹 作品数:55 被引量:405 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监测分析 麻疹 脊髓灰质炎 抗体水平 基因特征 严旭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69 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脊髓灰质炎 监测分析 免疫成功率 液体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苏万年 作品数:15 被引量:120 H指数:5 供职机构: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研究主题:风疹 免疫预防 计划免疫工作 免疫成功率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