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 篇“ 关键组分 “的相关文章
三叶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作用的关键 组分 挖掘 2024年 目的 挖掘三叶片发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作用的关键 组分 。方法 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在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上评价三叶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对肠道中致病菌S.aureus、E.coli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三叶片、不同药物组合及其单味药对S.aureus和E.coli的体外抑菌活性,挖掘三叶片中发挥抑菌作用的关键 组分 ,并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三叶片及其关键 组分 对两种致病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菌群测序结果显示,三叶片可以上调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菌群中包括S.aureus、E.coli等致病菌的丰度。体外抑菌结果显示,三叶片、丹参赤芍组合以及丹参、赤芍组分 对上述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三叶片对S.aureus的MIC为0.781 25 mg·mL^(-1),对E.coli的MIC为3.125 mg·mL^(-1)。丹参赤芍组合对S.aureus的MIC为0.25 mg·mL^(-1),对E.coli的MIC为3.125 mg·mL^(-1)。三叶片中丹参组分 可显著抑制S.aureus,其MIC为0.125 mg·mL^(-1);赤芍组分 对E.coli的抑制作用优于其他组分 ,其MIC为3.125 mg·mL^(-1)。结论 三叶片能够抑制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如S.aureus和E.coli,该方中丹参为抑制S.aureus的关键 组分 ,赤芍为抑制E.coli的关键 组分 。 米卓鑫 齐育麟 李玉红 李琳 张鹏 赵鑫关键词:关键组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抑菌活性 基于太赫兹光谱分析的中药喷干粉关键 组分 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光谱分析的中药喷干粉关键 组分 检测方法,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S1、制备系列质量比的中药喷干粉与待分析关键 组分 的混合物,作为建模样本;S2、对建模样本进行太赫兹光谱测量,并筛选有效光谱曲线... 董晓弟 孟兆青 李羿璋 王忠民 曹桂云 韩冬月 李樱 林永强 齐红细颗粒物致人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关键 组分 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细颗粒物(PM_(2.5))不同组分 对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PM_(2.5)全颗粒、脂溶性和水溶性组分 ,观察PM_(2.5)不同组分 对A549形态的影响;MTT法评价PM_(2.5)不同组分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M_(2.5)不同组分 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在PM_(2.5)组分 暴露的基础上,给予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和地塞米松,分别检测A549增殖和炎性因子变化情况,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除PM_(2.5)水溶性组分 外,PM_(2.5)全颗粒和脂溶性组分 均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染毒24h后二者作用的IC50分别为199.9和142.1μg/ml;二者可显著增加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SB203580、SP600125)和地塞米松可显著增强WPPM_(2.5)和LSPM_(2.5)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WPPM_(2.5)和LSPM_(2.5)致炎性因子表达的增加,促进JNK和ERK1/2的磷酸化。结论:PM_(2.5)对A549细胞活力及炎症的影响主要与其非水溶性组分 有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MAPK和JN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王荣 张邱栋 张懿烨 贺红梅 王娜娜 王娜娜关键词:A549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关键组分 丙烯磺酸钠产品中关键 组分 的测定 2024年 通过溴加成法、莫尔法和碘量法确定了丙烯磺酸钠产品中丙烯磺酸钠、氯化物和亚硫酸盐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为了考察相关测定方法和试验条件等对待测丙烯磺酸钠产品中丙烯磺酸钠、氯化物、亚硫酸盐测定结果的影响,在丙烯磺酸钠待测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标准溶液,结果发现:丙烯磺酸钠的加标回收率为98.5%~101.6%、氯化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7.3%~100.6%、亚硫酸盐加标回收率为98.0%~101.0%;对同一试样进行8组测定后发现,平行测定丙烯磺酸钠质量分数最大允许差不大于0.40%、氯化物不大于0.05%、亚硫酸盐不大于0.03%。所选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测定丙烯磺酸钠产品中主要成分的有效方法。 李艳荣关键词:丙烯磺酸钠 莫尔法 碘量法 NEPE高能推进剂关键 组分 的热解反应机理研究 NEPE推进剂能量大,机械性能好,但其燃烧速度及其释能速度难以调控,且目前对其热分解过程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成为制约NEPE推进剂发展的瓶颈。因推进剂的研究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无法进行细致微观的机理研究,所以本文利用... 吴伊伊关键词:推进剂 NEPE 量子化学 反应动力学 藤椒精油抗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关键 组分 的分子对接虚拟筛选与活性评价 2024年 为探讨藤椒精油抗腐败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 活性组分 及其胞内作用靶点,根据文献报道构建藤椒精油组分 数据库和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分子结构集,采用CB-DOCK2进行藤椒精油组分 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靶蛋白的分子对接,根据分子亲和能力筛选精油抗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 组分 及潜在作用靶点。最后通过离体培养结合结晶紫染色法进行藤椒精油关键 活性组分 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抗生物被膜实验验证。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藤椒精油的24种挥发性成分与58个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靶点具有不同的亲和能力,其中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可通过超共轭效应和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与ComP、RapC紧密结合并形成稳定构象。离体生物被膜培养验证实验表明,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小生物被膜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6.0 mg/mL和2.0 mg/mL。此外,氧化石竹烯和β-石竹烯还能干扰菌体泳动能力,降低细胞初始黏附和自聚集能力,改变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结果揭示了藤椒精油抗细菌生物被膜的关键 活性组分 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并为解析植物精油生物活性相关胞内分子机理提供了可行的辅助策略。 肖瑀晗 吕昕昱 张莹凡 原鹏飞 周曼 侯晓艳 陈安均 张志清 申光辉关键词:分子对接 生物被膜 芽孢杆菌 影响蚝油产品滋味特征的关键 组分 研究 2024年 为确定影响蚝油产品滋味品质的关键 组分 ,借助定量描述法比较了15种市售蚝油的滋味差异,同时测定呈味肽组成、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以及呈味核苷酸的组成与质量分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法和皮尔逊法分析蚝油滋味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影响蚝油滋味品质的关键 组分 包括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肌苷酸质量分数、呈味肽组成、甘氨酸和谷氨酸质量分数。其中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R=0.707)和相对分子质量为500~1000的肽(R=0.681)对酱味有极显著正贡献;蚝味与甘氨酸的质量分数呈正相关;鲜味受谷氨酸和肌苷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该研究可为蚝油滋味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姬庆 王洪江 赵品贞 张建忠 王兴伟 夏书芹 张晓鸣关键词:蚝油 氨基酸 加氢LCO催化裂化生产轻质芳烃的关键 组分 研究 2024年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试验装置,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对比不同烃组成的加氢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催化裂化生产轻质芳烃的潜力,确定了加氢LCO中生产轻质芳烃的关键 组分 为环烷烃和非茚类单环芳烃,且加氢LCO中环烷烃含量与其贡献的轻质芳烃产率和选择性成正比,非茚类单环芳烃贡献的轻质芳烃选择性与非茚类单环芳烃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进而计算得出在有效的关键 组分 质量分数区间(30%~70%)内,加氢LCO中相同含量的非茚类单环芳烃对轻质芳烃选择性的贡献约为环烷烃的2倍。 耿素龙 袁起民 鞠雪艳 孙士可 唐津莲关键词:催化裂化 环烷烃 PM_(2.5)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的体外研究及其关键 组分 初探 被引量:2 2023年 细颗粒物(PM_(2.5))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NAFLD的典型特征是肝脏脂肪变性.然而,PM_(2.5)诱导的肝脂肪变性的潜在机制和关键 成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HepG2细胞为体外模型,将采自我国4个城市(太原、北京、杭州和广州)的PM_(2.5)暴露细胞24 h,暴露结束后通过细胞生化指标检测、染色观察、荧光定量PCR技术及皮尔森相关性检验评估PM_(2.5)及其化学组分 对肝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城市的PM_(2.5)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细胞活力,广州市PM_(2.5)的细胞毒性相对较强.此外,同等浓度下(30μg·mL^(-1)),广州市PM_(2.5)暴露细胞引起的脂质积累现象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城市暴露组,而北京市和杭州市PM_(2.5)暴露细胞24 h并未引起明显的细胞脂质积累.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钒(V)、铜(Cu)、砷(As)、锡(Sn)、锑(Sb)及钨(W)与至少两种肝细胞脂质积累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广州市PM_(2.5)诱导HepG2细胞发生脂质积累最为明显,Cu、As、Sn、Sb和W等无机组分 很可能是PM_(2.5)中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关键 毒性组分 . 闫志鹏 李舒月 南楠 张亚如 秦国华 桑楠关键词:HEPG2细胞 关键组分 佛山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特征及其关键 组分 分析 2023年 本研究基于2022年佛山市大气综合观测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佛山市大气VOCs浓度水平和化学组成等特征,并通过计算各组分 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识别了影响臭氧和颗粒物污染的关键 组分 。结果显示,佛山市VOCs平均浓度为28.26 ppbv,其中烷烃含量最高,占比60.0%,其次是芳香烃。春季VOCs平均浓度最高,其次是冬季、秋季和夏季;日变化呈“U”型分布特征,夜间高白天低。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是影响佛山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共同的关键 物种,应加大对这些物种的协同减排。 何焯燃 司徒淑娉 安丽娜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二次有机气溶胶 关键组分
相关作者
胡国茂 作品数:114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测定试剂 测定试剂盒 免疫分析 免疫层析技术 刘晓波 作品数:155 被引量:531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机车车体 免疫毫微粒 单克隆抗体 无铅软钎料 轻量化 张云峰 作品数:8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SR-BI 降脂 大蒜汁 大蒜 胆固醇 张祥金 作品数:60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化学清洗 火电厂 过热器 电站锅炉 氧化皮 孙晓艳 作品数:219 被引量:111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加氢裂化催化剂 加氢裂化 孔容 小晶粒 Y型分子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