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8篇“ 内在理路“的相关文章
论团结奋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理路
2025年
团结奋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团结奋斗思想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文明统一性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内聚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思想蕴含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团结与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立并形成团结奋斗思想。团结奋斗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需要进一步以团结奋斗精神为纽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孙秀玲吕倜然
关键词:团结奋斗内在理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内在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5年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发展理念铸就新质生产力内核,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整体性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一要转变理念,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二要转变生产力发展范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要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杨伟民
一宗多变:李光地道德修养论的内在理路
2025年
李光地作为清朝初期朱子学领袖,其道德修养论对朱子学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作用。李光地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以人能够自觉地实现道德完善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并由此演绎出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他承袭朱熹思想,强调“立志”“居敬”,发扬了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但在格物问题上并不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即以“格物”为“知本”,认为应以“诚意”统摄全文。李光地的道德修养论以一宗多变为其内在理路,显示其“尊朱而不述朱”的学术态度,具备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张淡宜张怀承
关键词:道德修养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理路与实践进路
2025年
教育家精神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与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目标、核心内容、历史基因和时代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极强的耦合性。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理路主要围绕政治素养与言行举止、教育艺术与躬耕态度、乐教爱生与弘道追求这三个维度,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实践进路通过点燃情怀、铸魂砺德、固本强基、融通中外、驱动创新和师德长青等关键方面进行实施,旨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杨佳怡李双龙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教育强国
基于SGP模型的初中小说阅读增值评价:内在理路与实施建议
2025年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改革驱动新型评价体系的建构,增值评价已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将增值评价运用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领域,其内在理路表现为目标维度强调增值效益、内容维度指向综合素养、方法维度追求科学精细。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SGP)实施增值性评价,需要明确评价模型选择、基于课标学情逐级细化评价指标、依据等级水平以点赋分量表编制。其增值评价量表实施的具体路径包括基线测评,进行起点评估;过程监控,调整教学策略;终结测评,分析增值水平。
倪睿婕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量表编制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乡村建设:内在理路与转型路径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是迈向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剖析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机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在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城乡融合以及共同富裕等领域呈现出清晰的现代化理路。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从并轨理念、激活动力、调适技术和警惕风险四个维度出发,即秉持任务型与发展型的理念导向、存量与增量制度的双向施策、场景应用迭代弥合多元鸿沟和技术异化与伦理失范的规避。通过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愿景目标。
汪波周其鑫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乡村风险规避
论钱穆早年诠释阳明心学的内在理路——以《王守仁》为中心
2025年
基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关切,钱穆早年持续关注阳明心学,着重阐发了它对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充分肯定其在中国儒学史中的价值。钱穆指出,清儒接续阳明心学的实行精神,既本于心性,又推扩致良知说的行事主张和拔本塞源论的经世之风,而不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同时,在钱穆看来,阳明强调良知的好恶感应特征,从而以情感为主轴,沟贯“吾心”与“外物”、“居敬”与“穷理”,不仅彰显了传统儒家的人文精神,而且可以规避科学万能的风险。
李亚奇
关键词:情感人文主义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理路探析
2024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为扎实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深入探析“第二个结合”的内在理路,其中最核心问题是“为何结合”“何以结合”“何以实践”。
胡渊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理路
牟宗三广度判教的内在理路
牟宗三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学贯中西,笔耕不辍,一生著书多达三十余本。他早年致力于逻辑学与康德哲学的研究,中年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探寻中国哲学蕴含的智慧,晚年力求用中国传统哲学解读康德哲学,试图用“道德形上学”...
刘骏仪
关键词:牟宗三内在理路道德形上学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内在理路和鲜明特征
2024年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从形成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建党学说是其理论之源,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活动的蓬勃开展是其实践基础;从内在理路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包含结构、功能、使命的完整体系,是中国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伟大建党精神立足创党实践,围绕立党兴党强党的时代课题而展开,彰显了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人民性。
霍芳霞罗婕梁吴
关键词:形成逻辑内在理路

相关作者

高志强
作品数:31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儒家 内在理路 心理健康 社会认知 干预
周平远
作品数:53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文艺社会学 内在理路 中国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文艺理论
邹建锋
作品数:51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发展 引论 心学 儒家 和谐社会
梁涛
作品数:114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研究主题:荀子 《孟子》 发微 儒学 性恶
曲海峰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内在理路 新生代农民工 教师职业倦怠 社会资本 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