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篇“ 内生殖器“的相关文章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昆虫生殖是种群维持与繁荣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精子结构,对于探究云南切梢小蠹的持续危害规律及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以云南切梢小蠹新羽化成虫(性未成熟)和蛀干前期成虫(性成熟)为研究对象,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结果]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器由1对精巢、2对管状附腺、1对多管状腺体、1对储精囊、1对输精管和1根射精管组成,各组成官在初孵时管壁纤薄,无色透明状;待性成熟后,管壁则明显增厚,精巢和多管状腺体呈橙黄色,而其它部分则为乳白色,储精囊亦出现大量的精子。每个精子外形为线状,全长170.1±39.1μm,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似针状,长23.5±3.4μm,包括1个3层的顶体复合体和1个圆柱状的细胞核;尾部细长,由2个大小不等的线粒体衍生物、2个等大的管胞、1个壶嘴状的中心体衍生物和1个典型的9+9+2式轴丝组成,但各细胞的形态高度分化,不对称,管胞、小线粒体衍生物、管胞、大线粒体衍生物向尾部末端方向则逐渐消失不见。[结论]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器的形态、组成以及精子超微结构与象虫科昆虫类似,特别是3层的顶体复合体、9+9+2式轴丝以及高度分化的尾部细胞,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小蠹亚科的昆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而且可为深入理解云南切梢小蠹的受精生理提供参考。
鲁国艳张梦蝶张艳琳杨斌李宗波
关键词:云南切梢小蠹精子结构电子显微镜
成虫营养对桑螟雄蛾交配后生殖器恢复的影响
2023年
明确不同营养状态下桑螟雄蛾交配后的生理状态,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控桑螟提供更多基础支撑。在桑螟取食葡萄糖、水以及饥饿处理下,分别对交配后不同时间的雄蛾进行解剖,比较不同营养状态下桑螟雄蛾生殖器特征。取食葡萄糖的桑螟雄蛾,交配后0 h、6 h,含物状态一致;交配后12 h,PS5段、复射精管、储精囊和附腺含物逐渐恢复,PS5段含物等级高于交配后0 h和6 h,但差异不显著;交配后24 h,整个生殖器恢复至交配前状态。取食水的桑螟雄蛾,交配后6 h、12 h的PS5段含物等级均显著高于交配后0 h,交配后24 h,含物等级为4级,含量显著高于交配后0 h、6 h、12 h;复射精管、储精囊和附腺含物逐渐增加,交配后24 h恢复至未交配前的状态。饥饿状态的雄蛾,交配后6 h,复射精管、储精囊和附腺基部含物即可恢复至交配前状态,PS5段含物等级为4级,但管壁并未完全被白色含物填满;交配后12 h,PS5段完全被白色含物填满,整个生殖器完全恢复至交配前的状态。根据雄蛾生殖器不同部位含物含量可鉴别12 h桑螟雄蛾不同营养下的交配状态,结合精巢体积,有助于判断田间性诱雄蛾的年龄和交配状态,并为评价性信息素的监测和防治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素丽杨淞杰聂珍税静古晓红郭前爽杜永均
关键词:桑螟雄性生殖器成虫取食交配
一种女性生殖器模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女性生殖器模型,包括子宫体模型和封盖,所述子宫体模型的两端分别与输卵管模型可拆卸式连接,两个所述输卵管模型上均设有卵巢模型,所述子宫体模型的部与子宫膜模型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子宫体模型的下端与子宫...
覃茜郝原青孙玉竹张娜巫晓霞
文献传递
卵巢睾丸性性发育异常中性腺优势与生殖器生育潜能——2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睾丸性性发育异常(OT-DSD)患者的性腺优势和生殖器潜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77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2例OT-DSD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性腺及生殖器的发育进行比对;并对同期中文文献中的242例相关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对国外新近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OT-DSD患者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是46,XX,本院22例患者中占68.2%(12/22),国文献资料中占60.8%(132/217);性腺的占比排序为:卵睾>卵巢>睾丸(约4∶3∶3);国文献中患者资料汇总分析的性腺组合的排序为:分侧型(卵巢-睾丸45.1%)、单侧性(卵睾-卵巢17.4%和卵睾-睾丸13.0%)、双侧性(卵睾-卵睾24.5%)。本院的全部病例和国文献中的绝大多数病例均有子宫,睾丸侧无子宫发育,卵巢和卵睾侧均有子宫发育,但常显示发育不良,且约半数(11/22例)合并无阴道或尿生殖窦异常。在社会性别为女性的19例患者中,5例因生殖道梗阻行子宫切除,9例阴道发育不良,3例发生卵巢早衰(POF),仅2例完成生育。结论OT-DSD是体现单侧性腺决定生殖器发育的典型模型,卵睾侧也有子宫发育,患者的生殖器以女性特征占优势,在性别认定上偏重女性倾向可能更合理,但同时合并生殖道畸形和POF的亦不少见。
邓姗於利刚孙爱军陈蓉郁琦田秦杰
关键词:真两性畸形内生殖器
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生殖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揭示日龄和交配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雄蛾生殖器官的影响,以及亚洲玉米螟雄蛾的交配状态和性信息素诱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行为学和生殖器解剖技术,研究不同日龄和交配状态亚洲玉米螟雄蛾生殖器特征,并将其与田间性信息素诱捕雄蛾进行比较。【结果】除了精巢、输精管、储精囊、附腺、复射精管和单射精管外,亚洲玉米螟雄蛾生殖系统还包含1对附腺囊,同时单射精管非角质化区分为5段(PS1-5),PS1又细分为5区(PS1Ⅰ-Ⅴ)。生殖器含物可分为5级(0-4级),存在充满和未充满生殖器两种状态。1日龄雄蛾生殖系统不同官的含物等级存在差异,但是日龄对雄蛾生殖系统含物等级无明显影响。交配后0 h亚洲玉米螟雄蛾,除输精管、储精囊和附腺囊外,其余生殖器含物等级较未交配雄蛾的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交配后时间的增加,雄蛾生殖器含物等级逐渐恢复,各含物等级恢复的速度存在差异,交配后60 h所有含物等级均恢复到未交配状态。但是直到交配后228 h,交配雄蛾PS5含物仍然表现出断裂等形态特征,和未交配雄蛾存在差异。性信息素引诱雄蛾中有60.9%的生殖系统表现出未交配雄蛾特征。【结论】利用PS5含物的形态可以鉴别亚洲玉米螟雄蛾的交配状态,性信息素群集诱杀的亚洲玉米螟雄蛾大部分是未交配。本研究结果为亚洲玉米螟雄蛾交配状态的判定和蛾类害虫性信息素测报和防治的有效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冯波张万民张丹屈丽莉孟威王巍王浩杰杜永均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雄性生殖系统性信息素
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二化螟雄蛾生殖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性信息素群集诱杀应用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测报和防治。本研究旨在明确性信息素群集诱杀二化螟的机理及诱集雄蛾的交配状态。【方法】利用行为学和生殖器解剖技术,研究不同日龄和交配状态二化螟雄蛾生殖器特征,并将其与田间性信息素诱集获得的雄蛾进行比较。【结果】二化螟雄蛾单射精管非角质化区可分为7段;生殖器含物主要为白色,紧实程度可以分为5级(0-4级),存在充满和未充满生殖器两种状态。随着日龄增加,雄蛾附腺以及第3和4段非角质化区含物等级降低,第5和7段非角质化区含物未充满比例升高,含物为白色的比例下降。交配后1 h之二化螟雄蛾第5和7段非角质化区和复射精管含物等级显著低于未交配雄蛾,而第1-4段非角质化区含物等级显著高于未交配雄蛾。交配后24 h,所有含物等级和未交配雄蛾无显著差异;交配后36 h,第5和7段非角质化区含物未充满比例高于未交配雄蛾。性信息素诱集和未诱集雄蛾生殖器含物等级无显著差异。田间性信息素诱集雄蛾附腺端半部含物等级显著高于2-6日龄未交配二化螟,第3和4段非角质化区含物等级显著低于刚羽化(0日龄)雄蛾。【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生殖器含物特征可以区别交配后12 h的已交配和未交配二化螟雄蛾,性信息素群集诱杀的可能大部分是羽化1 d的未交配雄蛾。本研究结果为二化螟雄蛾交配状态判定和蛾类害虫性信息素测报和防治的有效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郭前爽王春荣宋显东冯波陈庆华杜永均
关键词:二化螟雄性生殖系统性信息素
一种茶尺蠖雄成虫生殖器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组织挑移工具
本发明属于昆虫解剖生理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尺蠖雄成虫生殖器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组织挑移工具。本制备方法的固定步骤中,固定液的主要成分按体积百分比为:饱和苦味酸50份,甲醛25份,冰醋酸5份,70%酒精...
张家侠孙钦玉赵强夏先江
文献传递
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配合穴位激光治疗女性生殖器慢性炎症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配合穴位激光治疗女性生殖器慢性炎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女性生殖器慢性炎症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辨证配合穴位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过各自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生殖器慢性炎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辨证配合穴位激光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能控制复发率。
吴冬莲陈顺德叶茶香
关键词:辨证治疗带下病
一种生殖器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殖器清洗装置,包括前置探环、定位环台、导向手持管、弧形圆柱、引流圆柱、半圆环槽、反冲洗管、伸缩调节管、导流梯台、弹性定位圆柱、契合环槽。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将打开装置和清洗装置按照前后的...
宋德花
文献传递
3D SPACE序列对女性生殖器显示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3D SPACE序列MRI在女性生殖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受检者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女性生殖器MRI扫描后加扫3D SPACE序列。并利用3D后处理软件对其原始图像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轴位重建;比较3D SPACE图像与常规T2WITIR M图像显示输卵管、卵巢、子宫的清晰度。由两位高年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双盲法评分,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3D SPACE组所获图像明显优于T2WI-TIRM组所获图像,两组图像显示输卵管、卵巢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值13.043、12.389,P<0.05)。显示子宫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2.096,P>0.05)。结论:用3D SPACE序列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卵巢、子宫,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利用重建软件对SPACE序列进行各个方向和层面的重建,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乔建兰龚建中姚振威
关键词:女性内生殖器快速自旋回波SPACE

相关作者

杜永均
作品数:89被引量:837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性信息素 二化螟 雄蛾 果蝇 寄主植物
赵强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尺蠖 成虫 生殖系统 石蜡切片 促生
肖亚军
作品数:115被引量:66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前列腺肿瘤 文献复习 前列腺癌细胞
夏先江
作品数:47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尺蠖 茶树 茶苗 侧板 茶叶
张家侠
作品数:71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尺蠖 茶园 成虫 茶树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