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篇“ 再次入院“的相关文章
- 2020年常州市某三级医院非计划再次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探究2020年常州市某三级医院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并整理2020年常州市某三级医院出院患者的病案资料,检索其中的非计划再入院患者,借助相应的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20年期间,常州市某三级医院全年出院患者共有23260例,其中非计划再入院患者1403例,占全年出院总人数的6.03%。在各科室中,放疗一科的非计划再入院率最高,为18.60%;肿瘤内二科的非计划再入院率其次,为10.33%;再次为放疗三科,其非计划再入院率为8.91%。非计划再入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57±12.47)天,平均抢救次数为(0.04±0.22)次。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非计划再入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离院方式、是否手术与住院天数(P<0.05)。结论 年龄、离院方式、住院天数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是否会非计划再次入院,医院应当积极强化自身的诊疗规范,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构建健全的监管指标与考核体系,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以降低院内的非计划再入院率,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 王缨
- 关键词: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 日间模式下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早期疗效观察及延迟出院和再次入院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疗效,并分析患者术后延迟出院及再入院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的271例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模式分组:常规住院模式下开展PTED手术118例,列入住院组;日间模式下开展PTED手术153例,列入日间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疗效、延迟出院及再入院情况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日间组(P<0.05);住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日间组为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患者术后延迟出院6例(5.1%),日间组15例(9.8%)。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的疗效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住院组患者再入院7例(5.9%),日间组为10例(6.5%),再入院原因均为术后疼痛及LDH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模式下PTED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住院模式一致,且并未增加术后再入院率。手术并发症、患者心理因素等均是PTED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主要原因。
- 张杰王功臣张鸽
- 关键词:术后再入院
- 胸外科手术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分析
- 2022年
-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再次入院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主要原因以及再次入院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以期为减少术后患者再次入院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20年胸外科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手术入路和再入院间隔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1名患者。所有患者的90 d和30 d非计划再入院率分别为0.71%和0.55%。非计划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是大量胸腔积液(36.9%)、感染(31.5%)、漏气(19.8%)。该研究的总体再入院时间为14(19.3±19.4)d。非计划再入院患者的平均二次住院时间为13.1(12.0)d。住院费用为(19533.6±18918.7)元,总体的有创操作率为79.3%。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非计划再入院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接受食管手术和非微创手术是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大量胸腔积液、感染和漏气是所有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出院后的第2~3周是再入院风险最高的时间段。计划外的再入院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有创伤害、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 赵珂王桂阁张家齐周梦馨郭超陈野野黄诚饶可李单青
-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患者
- 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本院81例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当天(T0)、入院1个月(T1)、入院3个月(T2)、出院时(T3)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所有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同期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分析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T0时比较,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T1、T2、T3时CSMS评分、RHDS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RHDS评分与CSMS评分呈正相关(r=0.916,P=0.000)。结论:再次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水平均逐渐上升,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 刘安松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次入院自我管理水平
- GDF-15对COPD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及再次入院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10月该院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8例为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15例为稳定期COPD组和体检健康者2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DF-15水平,并对AECOPD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DF-15水平对AECOPD患者再次入院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COPD组和AECOPD组患者GDF-15水平升高(P<0.05),且AECOPD组患者GDF-15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COPD患者GDF-15水平与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呈正相关(P<0.05)。AECOPD患者GDF-15水平与住院时长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GDF-15诊断AECOPD患者再次入院的最佳临界值为51.34 pg/mL,曲线下面积为0.71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3%、86.67%。再次入院患者GDF-15水平明显高于未再次入院者(P<0.05)。结论GDF-15水平与COPD的严重程度和全身炎症反应有关。此外,GDF-15对AECOPD患者再次入院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魏小婉鲁美霞楚荷莹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再次入院
- 电话随访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影响及再次入院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及再次入院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COPD患者1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9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电话随访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再次入院情况、用药及家庭氧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研究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用药及家庭氧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中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林彩英侯香传招燕锋
- 关键词:电话随访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
- 延续护理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再次入院率的效果研究
- 2021年
-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开展延续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即所有病患于入院期间都开展常规性的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而出院后对照组做出院指导,观察组病患则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后期急性发作情况。结果:对照组病患急性发作概率为66.7%;观察组只有14.2%,可见观察组的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实施必要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疾病发作概率,减少再次住院率,同时有助于提升病者生活品质,具有一定的运用潜力。
- 张盈王静赵颖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延续护理再次住院率
- 社区护士个体化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时间的影响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个体化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每2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每个星期组织患者进行1次糖尿病健康宣教,并根据患者不同需求进行个体化健康知识宣教,对不能到场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的宣教效果。结果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后,观察组餐后血糖达标例数(38例,76.0%)明显多于对照组(20例,40.0%),并发症发生例数(12例,24.0%)明显少于对照组(23例,46.0%),再次入院间隔天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个体化、定期的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入院次数。
- 李慧瞿卉方明珠魏丹
- 关键词:社区护士糖尿病患者并发症
- 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与出院6个月内再次入院治疗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与出院6个月内再次入院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院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探讨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与其再次入院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次入院组和未再次入院组患者年龄、病程、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焦虑、抑郁、心理困扰评分及出院6月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2.41、2.71、3.87、2.65、4.18、4.03、4.90、-2.80,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HADS焦虑≥7分、抑郁≥8分、心理困扰≥15分是冠心病患者术后6个月内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OR分别=1.11、1.21、1.22,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与出院6个月内再次入院治疗具有一定相关性。
- 刘传伟
-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再次入院心脏功能恢复
-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预防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初次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原因、危险因素以及可预防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初次行TJA的患者348例,分为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统计样本的术前、临床及出院后资料,用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的资料情况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再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入院组的相关危险因素,最后由专家组分析、判断再入院组的可预防情况。结果初次行TJA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5.7%,主要原因为僵硬、脱位、伤口感染等,其中8例是可预防的。两组患者资料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察尔森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支付方式、学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BMI、CCI是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患者进行严格术前筛选、评估,优化患者术中、术后的治疗措施,正确的引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才能更好识别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进而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 杜昆伦白希壮
- 关键词:全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相关作者
- 魏敏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再次入院 医学决定水平 ICU 冠状动脉
- 刘艳萍

- 作品数:86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难治性癫痫 护理 疗效 难治性癫痫
- 李琳洁

- 作品数:53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难治 急性白血病 长春新碱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莫小花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白血病 尿崩症 再次入院 幼稚细胞 药敏试验
- 佘桂源

- 作品数:12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儿童 哮喘患儿 再次入院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