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2篇“ 农村包围城市“的相关文章
农村包围城市城市领导农村
2024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更重视组织和领导城市工人运动。但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中国城乡关系的特殊性,认识到乡村斗争是中国革命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形成了城市斗争和乡村斗争并举的局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率部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褚若千
关键词: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大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代启示
2023年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普遍原则,立足中国实际情况突破“城市中心论”,这为指导当前乡村工作的理论创新起到垂范作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在实践路径上立足农村这一场域,分析判断革命方式、革命动力,在党的领导下将农民关切的土地问题作为工作中心,自下而上进行社会变革,这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路径借鉴。“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它所展示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魄充分体现了道路自信,这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坚定道路自信树立了光辉榜样。
汪昭邑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共产党
徜徉在“农村包围城市”的幸福里
2023年
202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语参》)创刊五十周年.说起与她的交往,还真有一段欲言难止的往事. 一、初识与积累 那是1997年下学期的事.教学《勾践灭吴》,翻阅资料时遇到一个句子"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我想当然地理解为"文种、范蠡本无一罪,却遭君王猜忌,郁郁而死",也不甚了解文种、范蠡的个人历史.后在阅览室翻阅新到的《中语参》,1997年的第8--9 期合刊中胡百雄先生的一篇文章《谈谈古汉语中的"并提"与"互文"》,让我大开眼界,也洞悉自己的无知.原来简单的一句"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涉及修辞中的"并提".
杨顺仪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阅览室文种古汉语
成渝如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2022年
1月12日,四川省统计局与重庆统计局联合攻关科研项目《成渝地区双核经济辐射能力研究》正式发布,研究结果显示,成渝双核的经济规模、发展质量和社会发展情况等,都呈现出较强经济辐射能力,特别是在消费和对外开放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借着短视频与自媒体流量红利,成渝两城顺势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
石青川
关键词:成渝经济辐射能力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022年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未形成清楚认识,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无论是巴黎公社,还是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当时一个时期全党的共同认识。
关键词: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巴黎公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十月革命
论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及其实践
2022年
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领导干部。他始终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较早的提出并在实践中应用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思想。
邱泽艳黄琴
关键词: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完结
2022年
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部队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道路,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起点。1930年5月后,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左"、右倾错误路线的干扰甚至危害,更加证明这一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一道路的历史使命延续到何时,学界鲜有界说。1945年4月,中共提出占领城市的方针是里应外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去。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历史实践结束的标志。
孙明杰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政治决策对青少年创新创业的启示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一箴言在农村包围城市中共中央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阶段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战略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正确的方向导引,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思想的转变正...
王宾赵荣波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
从地理视角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021年
地理视角即地理学研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切入点与思路。地理学科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从地理视角学习党史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感受。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沈永民
关键词:地理视角地理事物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地理学研究地理学科
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2021年
毛泽东在深入组织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中,受政治经济学工业与农业生产力差异启发,认识到当时中国农民的革命热情最强烈、最彻底,农民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提出了中国革命"农民问题中心论"。毛泽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从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例、经济总量比例和革命势力对比的社会结构出发,认为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却能不依赖城市而存在;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创见,离不开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工作时的经济学知识储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对中国问题的深刻了解。
朱与墨何伦波
关键词: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政治经济学

相关作者

高志强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包围城市 藏富于民 星星之火 构建学习型 高职院校
徐勇
作品数:317被引量:7,947H指数:5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村民自治 政治学 田野 政治 乡村治理
盖军
作品数:18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左倾错误 周恩来 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白区工作
张静如
作品数:216被引量:735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党史研究 中共历史 中共历史研究 中共党史学
张伟
作品数:22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板面 光面 光伏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