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0篇“ 农民主体地位“的相关文章
-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 2024年
- 时下,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成果丰硕。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工作变形走样,相关决策脱离实际、违背干部群众意愿、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一些地方盲目搞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对农民的乡村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也禁止、那也不准。有的违背农民情感,用超高道德标准要求农民,办酒席要申报审批,甚至用什么菜都有规定;有些地方为了所谓“环境卫生整治”大搞“一刀切”,不让养鸡、养猪,不让烧柴火做饭。
- 陆福兴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申报审批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群众意愿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被引量:8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 公茂刚张云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中的农民主体地位研究综述
- 2023年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主体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归纳与整理,从农民主体性的内涵、概念、成因及对策四方面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发现乡村治理这个特定场域中农民主体的困境以及如何化解农民主体性困境的多维度研究欠缺。因此,要在深入展开农民主体性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多着眼于实践中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民主体性提升机制及实施路径。对农民主体地位研究现状分析探讨,进一步将“三农”问题细化,以期在乡村振兴问题中为后续学者提供重要方法思路与借鉴参考。
- 朱泳锜朱江凌
- 关键词:乡村治理农民主体性
- 乡村振兴视域下激发农民主体地位路径研究
- 2023年
- 随着精准扶贫的结束,乡村振兴成为今后中国“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如何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激发农民主体地位就又显得至关重要。
- 董顺亮
-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
-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主体地位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推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受益主体和...
- 任柯英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制保障被引量:2
- 2023年
- 农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互动中,坚持法律对重大政策的确认功能,在各领域的立法中对农民主体地位进行明确表达,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推动立法实施。具体来说,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在经济、组织、生态、文化、人才五大领域实现法律和政策的互动:以产权保护为中心,扩大农民收益;以“三治融合”为中心,强化农民自治地位;以保护传统为根本,培训农民精神内核;以城乡规划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本土人才为基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翟欢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法制保障内生动力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培育的困境及路径探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农民,未来发展也要依靠农民,提升农民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当前在农民主体地位培育中存在着文化认同缺位、人才流失严重、生态意识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基层治理欠缺等问题。破解这一问题,进行路径探析,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 门文华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
- 不一样的革命“中年”:动员机制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再生产——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手稿考察及其他
- 2023年
- 《我的第一个上级》手稿的修改从背景、艺术以及形象塑造三方面聚集于有个性的农民主体。结合手稿修改与文本内外的社会历史因素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农民的主体地位再生产机制的开掘与期待,还是对于文学干预社会功能的谨慎与智慧的实践,都体现了作者对动员这一涉及和指向主体道德和精神境界领域的非制度化机制的信念以及对革命作家角色的积极运用。
- 王雪
- 关键词:手稿动员机制农民主体
-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广西农民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和评价主体。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作用发挥不充分、权益保障不强等在不同程度制约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和效果,为此保障和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广西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面乡村振兴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更为紧迫性。面对农民经济权益保障不强、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度不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程度低、农民仍然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等实际,广西提升农民主体地位以赋能乡村振兴,重点是要提高农民福祉保障水平、确立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和发挥好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种权利、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 王亚妹
- 关键词:农民共同富裕
- 《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与优化被引量:4
- 2022年
-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民也一直是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农民主体地位的权益保障存在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农民乡村治理参与度低,以及农民主体地位实现平台虚化等。基于此,在乡村振兴中维护农民主体地位要加强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建设,同时要完善农民主体实现平台载体,保障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权利,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
- 程子文金玉
-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农民参与法律保障
相关作者
- 苏金妹

-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仙游县图书馆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农家书屋 职业倦怠 农民主体地位 农村知识贫困
- 詹丽玉

- 作品数:17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新生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精神卫生 自我效能感
- 宇德良

- 作品数:26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
- 研究主题:农村土地整治 户籍制度改革 农村宅基地 适宜性 农民主体地位
- 任大鹏

- 作品数:185被引量:1,24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 合作社法 专业合作社
- 万举

- 作品数:38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地 农地权利 转型经济 农地流转 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