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冲绳海槽北部“的相关文章
- 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被引量:1
- 2019年
- 东海东北部的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受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暖流的显著影响。对冲绳海槽北部NOKT-3岩芯178个样品中浮游有孔虫的统计分析,共鉴定出壳径大于150μm的种属28种。其中,低温低盐种Globigerina quinqueloba的百分含量在中全新世早期波动剧烈,而中晚期呈逐渐下降趋势。G.quinqueloba是长江冲淡水指示种,长江冲淡水的强弱受到东亚夏季风降雨的控制。因此,据6330aBP以来G.quinqueloba含量的变化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量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6330~4950aBP降雨较强,为全新世适宜期;(2)4950~4600aBP期间降雨开始减少,全新世适宜期结束;(3)4600~3890aBP间降雨量明显降低,气候显著变干。降雨量这一变化过程的机制可能是全新世早期以来北半球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小,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季风前缘锋面逐渐向东南方向退缩,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降雨量逐渐降低。此外,黑潮指示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的变化显示,中全新世早期6330~5100aBP期间,黑潮比较强,对冲绳海槽的影响持续而强劲;中全新世晚期5100~4000aBP P.obliquiloculata含量显著降低,对应着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PME),表明中全新世晚期PME发生时区域气候并没有明显变冷,且海槽北部的PME事件也无法用赤道太平洋长期的类El Ni1o状态来解释。
- 徐烨常凤鸣李铁刚李铁刚崔亦鹍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黑潮中全新世
-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
- 论文通过对冲绳海槽北部PC-1和NOKT-3岩芯的浮游有孔虫属种鉴定统计、Mg/Ca和氧同位素分析等,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区域表层海水温盐的变化,识别出了LGM以来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揭示了LGM以来黑潮强度的...
- 徐烨
- 关键词:冲绳海槽盐度
- 冲绳海槽北部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对热液活动的指示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冲绳海槽北部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样品中正烷烃显示出明显的双峰分布,其中高分子正烷烃显示出明显的奇数碳优势;低分子的正烷烃显示出偶数碳优势,其丰度最大值位于C16和C18处。该柱状沉积物中120~140cm层样品(样品S10-7)中沥青、正烷烃以及脂肪酸的含量都要远高于其他层位样品,且该层位样品中正十八烷酸质量比(16.915μg/g)要高于其他层位样品1~2个数量级。S10-7样品中3个成熟度参数也高于其他样品,预示该层位样品受到明显的热蚀变。S10-7样品中有机质的分布和组成情况预示该柱状沉积物样品周围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热液区。本研究旨在揭示该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同时评估该区热液活动的可能性。本研究的开展可为该区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及热液活动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依据。
- 黄鑫陈法锦祁雅莉侯庆华陈清香蒲晓强
- 关键词:冲绳海槽柱状沉积物热液活动有机质
- 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
- 本文通过对IODP346航次于冲绳海槽北部所钻取的U1428和U1429站两个长钻孔岩芯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沉积矿物(碎屑矿物、单矿物以及粘土矿物)分析及沉积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中更新世以来冲绳...
- 赵德博
- 关键词:冲绳海槽海平面黑潮
- 文献传递
- 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
- 冲绳海槽作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过渡带,因为其具有十分特殊的沉积环境,同时也由于其构造环境的独特性,并且因为黑潮主流的经过对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冲绳海槽都是中外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区域。本次研究对冲绳海...
- 江书龙
- 关键词:冲绳海槽沉积物稀土元素
- 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对CSH1岩心131个沉积物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分析,恢复了冲绳海槽北部88ka以来碎屑物质来源及古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88ka以来稀土元素含量发生了剧烈的波动,范围为111~171.3μg/g(均值为130.9μg/g),高值出现在MIS2期,低值主要出现在MIS1期。在MIS4期存在显著的Ce负异常,这与底层水体通风减弱相关。物源分析表明,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存在火山碎屑的贡献,MIS2—MIS5a期以陆源碎屑为主。在MIS2期与MIS4期及末次冰消期早期和晚期沉积物来源存在显著的差异。海平面与东亚夏季风是控制冲绳海槽北部陆源碎屑物质累积的主要因子。
- 朱爱美石学法邹建军吴永华张辉白亚之
- 关键词:稀土元素沉积物源冲绳海槽北部
- 冲绳海槽北部S9柱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 本文通过对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柱状样S9进行AMS14C测年、含水量、粒度、有机碳氮、碳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了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高分辨率的沉积学记录。从粒度方面讨论了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S9柱沉积物反应的古环境信...
- 姜韬
- 关键词:海槽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S9孔粒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响应被引量:17
- 2015年
- 通过对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柱状样S9进行ANS14C测年和粒度分析,获取了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古环境演化记录。结果显示,千年尺度上,S9柱粒度组成呈现明显的两段式变化特征:10.5-8.0kaB.P.,平均粒径逐渐变粗并达到最高值,粉砂含量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值;8.0-1.OkaB.P.,沉积物平均粒径呈现递减的趋势,粘土含量相对增加。S9柱粒度千年尺度上变化与区域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显示了海平面对区域物质输运的控制作用。7.5kaB.P.以来,海平面趋于稳定,粒度特征呈现出百年尺度上波动。S9柱粒度变化参数与源区指示季风降雨量石笋记录的∥80具有良好的相关性,7.5kaB.P.以来持续减小的平均粒径对应持续减弱的区域夏季风降雨。此外,S9柱记录了约8.2kaB.P.,6.5kaB.P.,4.2kaB.P.以及3.8kaB.P.等多期粒度显著变细的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对应了区域季风降雨的减少时期。S9柱粒度组成信息揭示了全新世以来区域海平面变化及季风降雨的强弱对冲绳海槽沉积物组成的影响,同时也为利用海洋沉积物来重建区域季风降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 姜韬曾志刚南青云郑旭峰马本俊
- 关键词:冲绳海槽粒度全新世
- 88 ka 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古环境演化: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5
- 2015年
- 对CSH1岩心全样沉积物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过去88ka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成分、水动力条件及陆源碎屑物质源区风化历史。冲绳海槽北部碎屑沉积物母岩主要以长英质为主,在MIS 1期沉积物存在大量火山源物质。过去88ka,沉积物源区风化程度较弱,但是自冰消期以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沉积物Zr/Nb比值表明在MIS 1期和MIS 5.1期水动力较为强烈,这与黑潮增强的时间一致,可能是指示黑潮强度的一个指标。冲绳海槽北部陆坡沉积物陆源碎屑贡献在低海平面时期显著增加,而在MIS 1和MIS 5.1期生源贡献显著增加。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成分变化明显受到黑潮和入海径流的调节,实际上受海平面和东亚季风的制约。
- 朱爱美石学法邹建军张辉吴永华刘焱光刘焱光
-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黑潮东亚季风冲绳海槽北部
- 24ka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来源的高分辨率常量元素记录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北部24ka来柱状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对PC-1孔进行了402个常量元素和粒度及344个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其平均样品分辨率高达百年时间尺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主要常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3段式垂向变化特征,并记录到了7.3和12.7cal.kaBP时的两次火山事件;物源判别图解及R型因子分析则揭示出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附近陆源物质输入,而热液活动和海洋生物沉积作用及火山物质的影响较小。特别是不同陆源物质对研究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海平面波动及对马暖流形成演化间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但期间的典型古气候事件却并未明显改变沉积物中的陆源物质组成,从而为揭示24ka来冲绳海槽北部地区陆源物质输入演化历史,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提供了新的高分辨率资料。
- 徐兆凯常凤鸣李铁刚南青云蒋富清李安春
- 关键词:海平面波动对马暖流冲绳海槽
相关作者
- 李铁刚

- 作品数:229被引量:95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冲绳海槽 浮游有孔虫 底栖有孔虫 西菲律宾海 全新世
- 常凤鸣

- 作品数:90被引量:27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冲绳海槽北部 底栖有孔虫 冲绳海槽 浮游有孔虫 热带西太平洋
- 石学法

- 作品数:429被引量:2,429H指数:2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表层沉积物 沉积物 富钴结壳 南黄海 热液区
- 阎军

- 作品数:173被引量:49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海 ROV 海底 夯击 沉积物
- 吴永华

- 作品数:43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菲律宾海 表层沉积物 冲绳海槽北部 泥质区 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