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准经典轨线“的相关文章
经典线法对三原子体系中roaming线特性的研究
“Roaming”现象,从2004年第一次在甲醛的单分子解离实验中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在单分子解离、双分子反应中可能发生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却被长期忽略了的反应机制。它的特殊性表现在:(1)Ro...
王晓林
基于无监督学习方法对典型有或无势垒反应的经典线分析
经典线(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QCT)计算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线包含了从反应物到产物的整个反应过程的信息,分析线特征对识别和理解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QCT研究通常需要...
王坤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无监督学习准经典轨线反应势垒
Kine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H(^(2)S)+NO(X^(2)Π)→N(^(4)S)+OH(X^(2)Π) Reaction:A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2022年
A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of the H(^(2)S)+NO(X^(2)Π)→N(^(4)S)+OH(X^(2)Π) reaction kinetics and dynamics is reported on an accurat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The total integral cross sections of the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at the collision energy ranging from 2.00 e V to 2.80 e V.It was found that the total reaction integral cross section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collision energy.Specifically at the collision energy range of 2.40-2.57 e V,our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calculated thermal rate constants are in fairly good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Through the trajectory analysis at the collision energy of 2.57 e V,it was found that the title reac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indirect trajectories(1.4 times more compared to the direct trajectories),which sheds light on the reaction dynamics of the title reaction in the high collision energy range.
Zhimo WangChangjian Xie
经典线法在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
2019年
"反应"是如何发生的是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要想精确地研究反应发生的本质始终是一个挑战。经典线法在经典线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既缩短了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又人为的引入了一些量子效应。所以该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一些典型的小分子反应。
李慧敏周慧隋宏利张恒姚翠霞
关键词:势能面准经典轨线
多原子分子反应的经典线动力学研究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微观机制的重要学科,对人类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至关重要。势能面是理论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石,以势能面为基础,通过计算反应速率、积分截面、微分截面、产物振转态分布等,可以得到反应体系的动力学...
平磊磊
关键词:分子反应动力学准经典轨线势能面神经网络
S+SH→S2+H反应的经典线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大提高,计算速度与计算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实验技术也因为各种先进实验仪器的不断出现而有了长足的进步。分子反应动力学在两者的推动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原子分子...
陈国萌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同位素效应矢量相关分子反应动力学
文献传递
S(~3P)+SH(X^2Π)→S_2(X^3∑_g^-)+H(~2S)反应在新势能面上的经典线研究
2017年
基于新构建的全维双多体展开势能面,运用经典线方法研究了S(~3P)+SH(X^2Π)→S_2(X^3∑_g^-)+H(~2S)反应.计算得到了反应的积分截面、热速率常数、矢量相关分布以及极化微分截面.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随着碰撞能的增加,积分反应截面有一个下降的趋势;而随着碰撞能的增加,产物的转动极化更趋向于面内反应机制.这些结果表明产物S2对于碰撞能的变化十分敏感.
陈国萌高守宝魏炜宋玉志孟庆田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矢量相关
H+HLi体系同位素取代反应经典线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Li H分子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数参与整个气相化学反应的分子之一.H+HLi体系只有5个电子,是除了H3体系外最简单的中性的三原子体系,但是具有许多复杂的性质.作者基于最新Li H2体系的高精度基态势能面,通过研究H+HLi反应的同位素替代来深入地了解它的反应特性.作者利用了经典线方法计算了P(θr)、P(r)不同碰撞能下两种同位素替代反应D+HLi、H+DLi的反应特征.作者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碰撞能对上述两种替代反应都是有影响的,并且H+DLi替代反应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当碰撞能从10 kcal/mol逐步增加到40 kcal/mol时,产物的定向增强了、取向减弱了,且前向散射与侧向散射的强度都呈现无规律变化.
李琦王艳洁刘新国宋俊美王田田
关键词:同位素效应准经典轨线
经典线法计算化学反应Ba+CHCl3,Ca+CF3I,Ba+SiCl4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从原子、分子性质出发,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间的相互运动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分子反应动力学建立在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基础之上,这两种方法带动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化学反应研究领域中,主要的实验方法有...
滕欣
关键词:化学反应分子间相互作用反应截面速率常数
文献传递
含时波包和经典线法研究H(2S)+NH→N(4S)+H2反应及同位素效应
2015年
在Poveda和Varandas构建的4 A″态势能面上,使用含时波包量子方法对反应H(2S)+NH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首先计算了不同振动态和总角动量下该反应的反应概率、积分反应截面.计算中考虑了离心突然近似(centrifugal sudden approximation)和科里奥利耦合(Corioli coupling effect).然后计对同位素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该体系的同位素效应,并研究了科里奥利效应在同位素反应中的影响.最后用经典线(QCT)法计算了反应H+ND和D+ND的矢量性质,分析了碰撞能和同位素对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田亚芳翟红生刘彦磊
关键词:同位素准经典轨线

相关作者

刘新国
作品数:51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H 矢量相关 SVRT模型 准经典轨线 准经典轨线方法
张庆刚
作品数:105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分子动力学 抑制剂 H 含时波包 SVRT模型
刘玉芳
作品数:188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热释电探测器 辐射测温 势能函数 分子 可加性规则
吕广申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矢量相关 立体动力学 准经典轨线 同位素效应 CL
许雪松
作品数:26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物理系
研究主题:团簇 矢量相关 大学物理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