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3篇“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章
- 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引量:1
- 2021年
- 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制造业而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抓住重要战略的窗口期,努力打造一批区域性创新型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 刘凯琳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创新能力疫情防控窗口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江苏省高新区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形成了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但集群发展仍然存在创新浓度不够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相对缺乏等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政策研究等手段,围绕寻求项目支持、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 何程柯婧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
- 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及建议
- 2024年
- 【目的】为提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对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进行研究,以全面提升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方法】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对河南省8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集聚能力、联动发展现状、创新平台及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成效进行阐述。【结果】河南省8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有限,优质企业偏少,高级人才缺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少。【结论】充分发挥高新区政策优势,完善配套设施,为集群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产业扶持,完善优化产业链条;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支持集群内企业建立高能级研发中心。
- 李哲辉张德杨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 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探究
- 2024年
- 文章基于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分析。以《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23》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排名计分法从发展环境,集群产业,创新服务方面,对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探究。通过与部分省份进行对比,分析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
- 徐运红赵月鹏王华东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 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
- 2024年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出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梯度培育机制,引导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发展,提高集群与产业基地关联度。为此,选取集群与产业基地2014-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集群基地集聚效应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集群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差异,并基于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揭示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产业基地企业集聚和效益集聚影响较强,集群企业结构及创新密度对产业基地集聚效应影响较强;产业基地和中西部集群集聚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缩小;东部产业基地集聚增速不随时间推移而趋同。通过提高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与国家及省级高新区关联程度,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基地集群梯度提能。
- 张冀新李妍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能否提升供应链韧性?
- 2024年
- 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中国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的方法,从提质增效的视角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创新质量跃升效应和运作效率优化效应两条路径提升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市场行业协会支持力度较大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大。本文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中国如何提高供应链韧性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 黄宏斌张玥杨李圆圆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 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水平有所下降,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且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较多省(区、市)处于纯技术有效规模无效的DEA弱有效状态,存在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考察期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整体呈“N”型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共同起了阻碍作用.区域间及区域内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东北相对落后.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表现出由南北向内陆逐步递减的分布格局,创新效率较高的省(区、市)成片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
- 张伟肖钧馨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BCC模型MALMQUIST指数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对集群规模效益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研发基础、创新协作、规模效益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政策引导对国家级与省级、数字产业类与非数字产业类集群规模效益的影响差异。选取2023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3105份企业问卷作为样本数据,从政策、协作、创新、效益4个维度构建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影响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集群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对集群企业规模效益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对国家级和数字产业类集群规模效益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4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域推进、全链整合的政策建议。
- 张冀新陈荣松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 生态位视角下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通过聚合创新形成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力量。在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技术、组织、资本、服务创新资源生态位因子,运用生态位宽度、重叠度、适宜度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力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宽度呈递增趋势,涵盖的资源空间日益广泛,资源聚合竞争力逐年增强;生态位重叠度存在过度竞争、过度分散等问题,其中地理位置邻近、主导产业相同的创新集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偏高;生态位适宜度总体偏低,进化动量总体较高,说明多数集群在生境适应能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与领先集群间差距较大,但呈现出较好的成长性。生态位竞争力综合分析显示,创新集群形成了由四个梯队构成的产业创新空间格局。从产业特征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相关服务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优势明显,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集群则处于生态位竞争劣势;从空间维度看,南部沿海区域的创新集群生态位竞争力最强,形成珠三角经济圈创新生态高地,而大西北区域的创新集群则面临着创新生态脆弱性的挑战,存在更大的进化动量空间。据此,提出资源协同集聚、集群错位竞争和区域协调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力。
- 胡雅蓓夏勇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生态位宽度
- 从政策视角浅析地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
- 2024年
- 地方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从政策视角出发,剖析国内各地在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从深化内涵理解、创新合作理念、厚植创新生态方面,提出对地方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启示。
- 耿凯普银富施俊仙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
相关作者
- 周霞

- 作品数:120被引量:73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可拓学 实证研究
- 刘城

- 作品数:22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
- 唐勇

- 作品数:5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绩效 网络 实证 社会网络关系
- 李佐军

- 作品数:348被引量:7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常态
- 张骁

- 作品数:11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型产业集群 实证 创新绩效 企业 服务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