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4篇“ 前牙美学“的相关文章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2025年
评价光固型复合树脂用于前牙整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的64例行前牙整复手术的64名病人,并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行全瓷冠修复治疗;观察组32例,行光固型复合树脂修补术。分别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牙周临床指标PLI、GI、SBI、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美学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光固型复合树脂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周期短,满意度高。
肖成梅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美学修复
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可信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中文大语言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问题解答中的可信性,并探究如何通过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已有模型在口腔专业问题解答中的可信度。方法:选取4个国内领先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百川大模型3.0(A)、智谱清言GLM-4(B)、文心一言3.5(C)及通义千问(D),针对十个典型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进行了测试。通过权威资料、学术文献及专家意见确立标准答案,并对比模型回答的准确性。采用柱状图直观展示各模型在每个问题上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以便于性能比较。在与大语言模型交互时加入了思维链(CoT)技术,观察是否能够对模型回答前牙美学修复相关问题时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产生积极影响。针对A和B两款模型,打开联网功能,观察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是否可改进模型的回答质量。结果:A~D组模型平均召回率分别为0.4167±0.13、0.3505±0.20、0.3587±0.01和0.5619±0.04,平均幻觉率分别为0.4651±0.04、0.6946±0.13、0.5018±0.08和0.3119±0.09。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D组和A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组在召回率和幻觉率上的优势较显著(t≈15.53,P<0.05)。引入CoT技术与模型交互,发现整体召回率有所提升,某些模型的幻觉率也出现了增长现象。当启用A模型和B模型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功能时,显著提升了问题解答的召回率并降低了幻觉率(P<0.05)。结论: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所采用的方法或特性在提高答案准确性和减少不实信息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在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解决上展现了更高的可信性。应用GoT虽能提升部分模型的正确率,也可能导致幻觉率上升。RAG策略能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正确率,减少不实输出,增强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朱国慧陈春霞
关键词:前牙美学修复召回率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2025年
分析与研究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80例前牙修复患者,根据不同修复方式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方法,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 两组前牙牙冠缺损修复、牙间隙修复及龋洞修复优良率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应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临床效果好,椅旁治疗时间缩短,患者更便利,值得推广。
马雪平
关键词:前牙美学瓷贴面
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烤瓷贴面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在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6例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烤瓷冠修复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6),正畸直丝弓矫治联合烤瓷贴面修复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n=40)。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整体牙齿功能、颜色满意度、边缘合适性、牙周健康状况、术后敏感),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评分],以及治疗完成6个月内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在整体牙齿功能、边缘合适性、牙周健康状况和术后敏感的临床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颜色满意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PES评分、W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完成6个月内,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应用于前牙修复中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美学效果,安全性较高且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海萍丁丹丹刘梦蕾
关键词:前牙修复直丝弓矫治技术烤瓷贴面美学效果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究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肃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填充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咀嚼功能、牙周指标、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USPH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无时间差异,均有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咬合力:F_(时间)=0.928,P_(时间)=0.356;F_(组间)=5.044,P_(组间)<0.001;F_(交互效应)=9.099,P_(交互效应)<0.001。咀嚼效率:F_(时间)=0.574,P_(时间)=0.567;F_(组间)=3.042,P_(组间)=0.003;F_(交互效应)=11.662,P_(交互效应)<0.001)。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1个月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前,且研究组修复后1、6个月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边缘密合性、颜色匹配度、修复体崩裂、继发龋损、形态匹配、修复体脱落、牙龈健康的USPH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牙齿美观度及修复成功率,改善牙周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张永亮
关键词:前牙美学修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进行修复。统计前牙美学修复成功率,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随访结果显示54例患者中有50例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为92.59%。4例修复失败,失败率为7.41%,其中树脂脱落2例,树脂变色1例,边缘不密合1例。结论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恢复前牙结构、功能和美观程度。
黄涛周永敏马聪聪
关键词:前牙美学修复复合树脂
前牙美学修复尺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口腔美学修复越来越受到口腔修复医生和患者的重视,也是口腔修复专业研究生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总结了前牙美学修复的几个重要参数,并介绍了基于这些参数开发的前牙美学修复尺,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初步应用的效果。前牙美学修复尺不仅可以帮助口腔医生高效地分析前牙美学参数,也可以辅助前牙美学修复的教学工作。此外,本项研发、转化工作也可以为广大口腔医疗工作者的临床和教学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胡孟龙王思仪吴丽琨魏尔凡叶红强刘云松
关键词:美学修复美学分析
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70例,均来自我院进行医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2022年9月—2023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树脂贴面修复)和观察组(铸瓷贴面修复)各35例,随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敏感发生率、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贴面完整、颜色匹配、边缘适合等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敏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88.56%)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65.71%)高(P<0.05);观察组(11.4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34.27%)低(P<0.05)。结论铸瓷贴面可有效改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的修复效果,降低磨损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的牙齿更加美观,提升治疗满意度。
崔海亮邬礼政梁会岭
关键词:铸瓷贴面前牙美学修复
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用3M-Z100纳米复合树脂和3M-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对基牙和牙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3M-Z10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观察组患者予以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学效果、牙敏感、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牙松动度(Tooth mobility degree,MD)。结果:修复1 d后观察组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3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 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敏感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1周后、修复1个月后及修复3个月后牙痛评分较修复1 d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修复1 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牙GI、PLI及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修复牙与健康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但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效果更好,且患者牙敏感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灵芝羊小娟李照芬
关键词:前牙美学效果敏感性
3D打印双定位导板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3D打印双定位冠延长导板联合3D打印临时冠对前牙红色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70颗前牙)需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组(9例,共36颗前牙)和传统修复组(11例,共34颗前牙)。3D打印组行数字化设计,3D打印制作双定位冠延长导板,指导冠延长手术,术后佩戴3D打印的临时冠;传统组行诊断蜡型设计,传统压膜制作冠延长导板,冠延长术后制作3D打印临时冠。在佩戴临时冠后1、3、6个月,从牙龈乳头指数(PIS)、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临床修复效果。采用SPSS 2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打印组6个月时的PIS评分显著优于传统修复组(P<0.05),3D打印组1、3、6个月时的PE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3D打印组1个月和6个月时的WE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3D打印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修复组。结论:应用数字化设计3D打印方法制作的双定位冠延长导板和临时冠,指导前牙美学冠延长术和修复治疗,可以提高美学修复效果,使患者有更佳的美学修复体验。
任丽娟刘佳怡李紫含方君怡崔璐汪振华
关键词:3D打印前牙美学修复

相关作者

刘云松
作品数:238被引量:54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种植 数字化 美学 随访报告 导板
周延民
作品数:469被引量:1,2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种植体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RF 牙种植 牙种植体
谭建国
作品数:169被引量:71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美学 牙科 导板 牙本质 牙体预备
周永胜
作品数:437被引量:699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数字化 导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颌 骨向分化
黄远亮
作品数:191被引量:56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牙种植 骨髓基质细胞 口腔种植 种植体 颌骨